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Y201120445)
- 作品数:2 被引量:64H指数:2
- 相关作者:张茹萍范永升何昱钱家健石森林更多>>
- 相关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项目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雷公藤多苷主要有效成分的含量研究被引量:32
- 2013年
- 目的:测定雷公藤多苷中雷公藤甲素、雷公藤内酯酮、雷公藤晋碱、雷公藤次碱、雷公藤红素、雷公藤内酯甲6个有效成分的含量,为雷公藤多苷的质量评判以及组分与药效、毒性之间的关系探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雷公藤多苷中6个有效成分的含量,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18(4.6 mm×250 mm,5μm),乙腈-0.1%磷酸-0.2%三乙胺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75 mL.min-1,柱温35℃,检测波长225 nm(0~65 min)、210 nm(65~80 min)。结果:在所选择的分析条件下,较好地定量了样品中的各组分。6个有效成分雷公藤甲素、雷公藤内酯酮、雷公藤晋碱、雷公藤次碱、雷公藤红素、雷公藤内酯甲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05~0.10 mg.mL-1(r=0.9998)、0.01~0.06 mg.mL-1(r=0.9995)、0.10~0.20 mg.mL-1(r=0.9993)、0.10~0.20 mg.mL-1(r=0.9997)、0.0025~0.20 mg.mL-1(r=0.9995)、0.015~0.07mg.mL-1(r=0.999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74%(RSD=1.5%)、96.85%(RSD=1.3%)、98.66%(RSD=2.4%)、95.61%(RSD=2.6%)、99.26%(RSD=1.9%)、99.25%(RSD=2.7%)。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可用于雷公藤多苷有效成分的定量分析;不同厂家生产的雷公藤多苷化学组成存在着较明显的差异。
- 何昱石森林张茹萍钱家健范永升
- 关键词:雷公藤多苷雷公藤甲素雷公藤内酯酮雷公藤红素雷公藤内酯甲
- 雷公藤药材中6种有效成分以及总二萜内酯、总生物碱、总三萜的含量测定被引量:34
- 2013年
- 目的:建立HPLC同时定量雷公藤药材中6种有效成分的方法,以及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雷公藤总二萜内酯、总生物碱、总三萜3个有效部位含量的方法,并研究不同产地的雷公藤药材中上述成分的含量差异。方法:①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Agilent ZORBAX SB-C18柱(4.6mm×250mm,5μm),以乙腈-磷酸(0.1%)-三乙胺(0.2%)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柱温35℃;检测波长:0-65min为225nm;65min后转换为210nm;流速0.75mL/min,运行时间80min,测定11个不同产地雷公藤药材中6种有效成分的含量。②分别以雷公藤甲素、雷公藤次碱、雷公藤红素为对照,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雷公藤总二萜内酯、总生物碱及总三萜的含量。结果:不同产地的雷公藤药材有效成分及有效部位的含量差异悬殊,如雷公藤晋碱的含量相差291.6倍,总二萜内酯类高低含量之间相差34.7倍。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方法稳定性、精密度、重复性良好,适用于雷公藤有效成分和有效部位的含量测定;不同来源的药材成分含量差异显著,对雷公藤实施多指标的含量控制是保证其临床药用安全可控的必要途径。
- 张茹萍何昱石森林钱家健范永升
- 关键词:雷公藤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