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1BAD17B01-01-5)

作品数:20 被引量:90H指数:5
相关作者:白昌军严琳玲刘国道张龙张瑜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海南大学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农业部热带作物种质资源保护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牧草
  • 4篇种质
  • 4篇间作
  • 3篇山蚂蝗属
  • 3篇人工林
  • 3篇种子
  • 3篇柱花草
  • 3篇桉树
  • 3篇桉树人工林
  • 3篇胁迫
  • 3篇萌发
  • 3篇苗期
  • 3篇抗旱
  • 3篇抗旱性
  • 3篇刚果12号桉
  • 3篇臂形草
  • 2篇豆科
  • 2篇豆科牧草
  • 2篇育种
  • 2篇适应性

机构

  • 20篇中国热带农业...
  • 6篇海南大学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20篇白昌军
  • 9篇严琳玲
  • 6篇张瑜
  • 6篇张龙
  • 6篇刘国道
  • 5篇虞道耿
  • 4篇唐军
  • 4篇陈志权
  • 3篇梁晓玲
  • 2篇王志勇
  • 2篇王文强
  • 2篇廖丽
  • 2篇刘苗苗
  • 2篇黄春琼
  • 2篇严琳琳
  • 1篇胡珊娜
  • 1篇金志强
  • 1篇缪纯庆

传媒

  • 10篇热带作物学报
  • 5篇热带农业科学
  • 2篇草业科学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草地学报
  • 1篇草业与畜牧

年份

  • 1篇2015
  • 6篇2014
  • 4篇2013
  • 9篇2012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间作牧草对桉树人工林生长量及凋落物的影响被引量:6
2012年
对海南省西北部干旱地区刚果12号桉人工林间作牧草对桉树生长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施肥的情况下,间作牧草桉树胸径增粗49.70%,株高增加17.86%,桉树枯落物增加25.35%,林间蓄积的半分解物量提高了41.69%~52.73%,有利于养分的归还,提高了林地养分供应能力,说明在桉树林间作牧草有利于桉树林的生长以及土壤养分的提高。
白昌军虞道耿陈志权刘国道
关键词:刚果12号桉牧草间作
8种柱花草属牧草SSR-PCR反应体系优化及引物筛选被引量:20
2014年
柱花草(Stylosanthes)是优良的豆科牧草,叶片中含有大量的多糖多酚,本研究利用改良CTAB法抽提柱花草叶片中总DNA。通过正交试验设计L16(45),确立了柱花草SSR-PCR最佳反应体系:20μL体系中1μL 50ng·μL-1模板DNA,1.6μL 5μmol·L-1引物,1.6μL 10mol·L-1dNTPs,1.2μL 25mol·L-1 Mg2+,0.3μL 5U·μL-1 Taq聚合酶,2μL 10×PCR Buffer(Mg2+free),剩余用ddH2O补足。扩增反应程序为94℃变性40s,Tm(不同退火温度)退火时间40s,72℃延伸45s,循环数35个。利用优化体系对来自7种柱花草的123对SSR引物在8个不同种柱花草中进行转移,共筛选出44对引物在8种柱花草中都能有效扩增,并从中筛选出26对在8个不同种柱花草中富含多态性引物,为今后利用SSR标记对柱花草属的指纹图谱构建、遗传多样性分析、分子育种和品种鉴定与保护等工作提供重要依据。
张龙丁西朋严琳玲胡珊娜白昌军
关键词:柱花草SSR-PCR引物筛选
桉树人工林间作豆科牧草适应性评价被引量:9
2014年
桉树人工林单一种植引起植被多样性减少是普遍存在的问题,间作成为恢复与重建桉树林下植被多样性的重要途径。桉树人工林下间作豆科牧草综合评价结果表明GC1581、GC1517、热研10号和热研2号柱花草牧草产草量达296.54~852.08kg/hm2,耐干旱,旱季牧草产量占年产草量的18.42%~23.95%,在极端干旱条件下仍保持一定的生长和生物量的积累.植株存活率达50-2%~61.9%,间作牧草在桉树行间形成良好的覆盖层,覆盖度达47.083%~79.252%,适应性强。间作可促进林下植被的恢复,进而促进植被多样性的形成,这对增加桉树人工林的群落组成、形成多层次片层结构有积极意义。
白昌军虞道耿陈志权刘国道
关键词:刚果12号桉牧草间作豆科牧草适应性
山蚂蝗属(Desmodium Desv.)种质资源形态多样性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对37份山蚂蝗材料的植物学特征、外部性状的变异及其规律进行观测统计及聚类分析。通过数据统计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山蚂蝗的植物学特征存在广泛变异,其变异系数为85%(叶柄长)-9%(叶色),平均为45%;(2)山蚂蝗植物学各性状指标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其中叶片类型、叶尖、花冠颜色、茎的生长习性、旗瓣大小、荚果长、荚果宽、单荚粒数之间存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正相关,叶长与叶宽正相关系数最大(0.892);叶片类型与叶长、叶宽、花序轴长度成极显著负相关,系数分别为-0.611、-0.462、-0.485。通过聚类分析,在欧氏距离8.0处,可将37份供试山蚂蝗材料划分为6类,其中度尼山蚂蝗CIAT46562和灰色山蚂蝗CPI46561单独聚为一类,为直立或斜升、羽状三出复叶型。
刘苗苗严琳琳张瑜廖丽白昌军王志勇
关键词:山蚂蝗属
山蚂蝗属种质材料苗期耐盐性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对18份不同来源的山蚂蝗属种质材料在3、4、5、6 g/L等不同NaCl处理进行盐胁迫研究。结果表明:糙伏山蚂蝗、南01966银叶山蚂蝗、050223217大叶拿身草等材料耐盐性较强,070312008长波叶山蚂蝗等耐盐能力最差。
梁晓玲白昌军严琳玲张瑜唐军张龙
关键词:山蚂蝗属种质材料苗期耐盐性隶属函数
温度胁迫对柱花草萌芽特性的研究
2012年
研究不同柱花草(Stylosanthes spp.)种子在不同温度胁迫环境下的萌发特征。结果表明,随着温度上升,柱花草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确定柱花草萌芽的最适昼夜温度为30℃/20℃,光照周期8 h/16 h。在同一温度下,发芽率的大小依次为热研18号>热研20号>热研2号>热研5号柱花草。
严琳玲张龙白昌军
关键词:柱花草温度胁迫萌发特性
基因工程在牧草育种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5
2013年
目前,国外在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进行牧草育种研究方面已经取得重大进展,而国内利用该技术进行相关领域的研究还相对滞后。本文从品质改良、抗病虫害、抗逆性、抗除草剂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牧草基因工程育种的研究进展,简要评述了牧草基因工程育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黄春琼刘国道白昌军
关键词:牧草基因工程育种
桉树林草间作系统根层结构的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试验对6 a树龄桉树人工林12个牧草间作3 a后间作系统根层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间作牧草3 a后桉树根系主要分布在距树基50~100 cm的行间,间作禾本科牧草限制了桉树根系向行间(4 m)伸展,而间作豆科牧草促进了桉树根系向行间伸展。桉树根系主要集中在10~50 cm的土层,占总根量的74.81%,间作禾本科牧草抑制了桉树根系向浅层分布的可能,而间作豆科牧草后桉树根系向土壤中上层扩展,且更加集中在20~40 cm土层。
白昌军虞道耿陈志权刘国道
关键词:刚果12号桉根系结构豆科牧草禾本科牧草
木豆贮藏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其序列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根据几种豆科植物贮藏蛋白基因序列同源性设计简并引物,通过反转录扩增,经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和测序,并利用NCBI数据库及Blast工具进行分析,从木豆中克隆得到1个贮藏蛋白基因的cDNA片断,长度为833 bp。采用RACE、RT-PCR技术扩增得到该基因的全长cDNA,含1 595bp,推测编码区为1551 bp(16-1 566bp),编码516个氨基酸,分子量为57.718 ku,等电点为4.68。该基因推导的氨基酸与大豆(1303273A)、野生大豆(CAA55977.1)、羽扇豆(AEB33710.1)、花生(AAU21493.1)、菜豆(ADR30064.1)、野豌豆(CAA83674.1)为、截形苜蓿(XP_003590690.1)的贮藏蛋白同源性分别达到83%、79%、77%、73%、67%、65%、65%。
唐军王文强白昌军金志强
关键词:木豆贮藏蛋白克隆同源性
华南地区热带亚热带草种质资源考察收集与保存利用现状及前景(英文)被引量:4
2012年
作为最基本的农业自然资源,牧草在草地畜牧业、生态环境保存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简述了热带亚热带草种质资源在华南地区的调查收集、保存鉴定及繁育保存的方法。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牧草研究中心一直致力于热带亚热带草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和利用。目前已建成完整的热带牧草种质资源保存利用体系,包括低温保存种子库、离体保存库及无性繁殖材料田间保存圃,已收集保存华南地区12科161属435种5 190份野生牧草种质资源,引进保存豆科和禾本科2科42属87种1042份外来牧草种质资源。其中低温种子库保存6科96属207种2 870份,离体保存3科6属6种482份,无性繁殖材料田间保存3科8属10种341份。
白昌军刘国道张瑜虞道耿
关键词:热带亚热带地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