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8CB418003)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8CB418003)
- 作品数:26 被引量:282H指数:11
- 相关作者:钱新张玉超钱瑜李正魁王成林更多>>
-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解放军理工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 基于气象条件的太湖“湖泛”成因分析
- 2007年与2008年5月太湖水域"湖泛"主要是由蓝藻水华引发的,但是蓝藻水华在湖湾或岸边浅水区大量堆积并不一定引发"湖泛"。本文研究发现2007年与2008年5月的"湖泛"现象存在相同的触发机制:三天以上时间维持高温(...
- 王成林陈黎明黄娟钱新
- 关键词:太湖触发机制冷空气
- 文献传递
- 支持向量机在太湖叶绿素a非线性反演中的应用被引量:17
- 2009年
- 根据湖泊监测的特点,采用支持向量机(SVM)方法,反演太湖叶绿素a的浓度分布.将2005年8月太湖29个现场水质监测点数据分为训练测试样本集和验证样本集,利用训练测试样本集以及与其时间同步的MODIS遥感影像,分别构建了4种SVM模型.对比分析表明,直接以波段反射率以及水深信息构成输入向量的SVM模型预测效果最好.利用训练测试样本构建了线性回归模型、主成分分析模型(PCA)以及神经网络模型(ANN),并利用验证数据比较了上述3种模型与SVM模型的预测结果.结果表明ANN模型和SVM模型预测能力明显优于另外2种模型,其中SVM模型对低值和高值均有较好的预测精度,平均相对误差仅为15.91%,预测精度比ANN模型提高了10%.利用SVM模型和ANN模型分别反演了2005年8月15日太湖叶绿素a浓度分布,比较了2种模型反演结果的异同,分析了太湖叶绿素a分布特征及其成因.
- 张玉超钱新钱瑜刘建萍孔繁翔
- 关键词:支持向量机叶绿素AMODIS太湖
- 离子色谱法测定太湖水体中草甘膦含量
- 草甘膦(Glyphosate,分子式CHNOP,分子量169.07,结构式见图1),是一种广谱、高效的有机磷除草剂,在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应用于农业、林业、花卉和景观等方面。草甘膦具有良好的水溶性,不溶于有机溶剂,20℃水...
- 范瑾煜耿金菊王晓蓉
- 关键词:太湖水体离子色谱法梯度淋洗
- 文献传递
- 太湖微囊藻毒素时空分布特征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被引量:20
- 2011年
-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太湖水体中溶解态微囊藻毒素(MC-LR;MC-RR)浓度进行检测,探讨微囊藻毒素浓度的时空变化及其与氮、磷、总有机碳、蓝藻生物量以及温度等湖泊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微囊藻毒素表底层浓度基本一致;在一天之内的变化没有明显规律;冬季微囊藻毒素浓度较高;位于竺山湾和西部沿岸地区的两个点(N5和N1)的微囊藻毒素浓度在一年之中变动较大;MC-LR浓度一般大于MC-RR,但在8,9两月出现相反的结果.水中溶解性微囊藻毒素与各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微囊藻毒素与总氮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总磷无显著相关性.在蓝藻暴发期,MC-LR与总氮、总磷、SS、总有机碳、蓝藻生物量呈极显著正相关;MC-RR与所测的环境因子皆无显著相关性.
- 王经结杨佳鲜啟鸣钱新李正魁耿金菊孙成
- 关键词:微囊藻毒素太湖环境因子
- 基于控制单元的水环境容量分配研究被引量:7
- 2013年
- 以常州武南河控制单元的COD容量分配为例,构建"污染源类型—污染源细类—排污单位"3层分配结构,逐层逐类选取多水平指标体系,以各指标初始权重和量化值乘积耦合的方法计算各分配对象的综合权重,并以此为依据进行水环境容量的逐层分配。首层分配结果:生活污染和养殖业承担污染削减的主要任务,COD削减率分别为41.6%和35.5%;次层分配结果:分散养殖削减比例(43.2%)高于集中养殖(31.5%),农村生活污染削减比例(47.3%)高于城镇生活污染(28.5%),各镇(区)种植业污染无需削减,工业污染则主要由纺织染整企业等进行重点削减;末层分配结果:各镇(区)分散养殖、集中养殖、农村生活污染、城镇生活污染的削减比例与次层保持一致,印染企业削减比例高于纺织企业。逐层分配中各分配对象的COD削减比例均低于50%,说明分配结果具有可行性。
- 刘媛媛钱新王炳权周美春李慧明
- 关键词:控制单元污染总量控制指标体系
- 太湖叶绿素a浓度预测模型初探被引量:10
- 2009年
- 以太湖2005年的监测资料为基础,运用多元统计回归和BP人工神经网络方法构建模型,探求叶绿素a与水深、水温、营养盐等10项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通过验证发现BP模型对叶绿素a浓度的拟合值与叶绿素a浓度的实测值之间的均方误差为220.3059,优于统计回归模型的235.4569;此外对两种模型进行了灵敏度测试,结果都显示总磷不是太湖叶绿素a浓度的限制因子,而水深、水温、总氮的变化对叶绿素a浓度影响显著。本研究对太湖叶绿素a浓度预测模型的建立是十分有意义的。
- 刘建萍张玉超钱新钱瑜
- 关键词:太湖叶绿素A神经网络
- 固定化氨氧化细菌短程硝化特性研究被引量:3
- 2008年
- 以高分子聚合物为载体,采用固定化细胞增殖技术固定氨氧化细菌,研究温度、pH、碱度和溶解氧等因素对短程硝化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最适宜的温度、pH分别是30℃和8.5;当碱度/NH4+-N(质量比)=6.75时,亚硝化率为87.5%;溶解氧浓度影响氨氧化速率,但对亚硝化率影响不大,溶解氧的适宜质量浓度为4.03mg/L。
- 赖鼎东李正魁张晓姣杨竹攸石鲁娜
- 关键词:固定化氨氧化细菌短程硝化
- 调水对巢湖浮游植物群落演替模式的影响被引量:4
- 2012年
- 建立了巢湖生态动力学模型CAEDYM,并利用2010年的实测出入湖流量、水质、水文、气象等数据对模型进行了参数验证,确定了适用于巢湖水环境特征的生态动力学模型参数.利用模型中的磷循环原理模拟了巢湖水体中磷的生态动力学循环过程和浮游植物群落的季节性演替模式,并模拟了调水对浮游植物群落演替模式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巢湖浮游植物优势种的演替模式为:春季绿藻占优势,夏季和秋季蓝藻占优势,冬季硅藻占优势.通过夏季的短期调水可使巢湖各点最终的TN、TP分别平均下降了约18.9%,25.2%.从Chl a的计算结果可知,调水的实施对巢湖西半湖和中部湖区Chl a的改善效果比较明显,可使Chl a的峰值从69μg/L下降到57μg/L,对巢湖的蓝藻有较好的改善效果,且对浮游植物群落的季节性演替影响不大.
- 田丰钱新陈众
- 关键词:巢湖浮游植物调水工程
- 太湖梅梁湾2008年有机污染物检测及环境影响度被引量:14
- 2009年
- 利用GC-MS技术定性和定量分析2008年不同季度太湖梅梁湾水体中的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SVOCs),并采用多介质环境目标值(MEG)分别就人体健康影响度(ASI)和生态环境影响度(ASII)对太湖梅梁湾水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2008年春、夏、秋、冬太湖梅梁湾水体中25种EPA优先控制SVOCs的总浓度分别为17.459,11.140,11.147,5.675μg/L,其中检出率较高的是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苯系物和PAHs;健康和生态影响度均小于1,表明对健康和生态尚属安全.
- 高香玉崔益斌胡长伟钱新李梅
- 关键词: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GC-MS
- 两种新型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模型的比较被引量:11
- 2009年
- 为探索简单快捷、实用性强的流域非点源估算模型,基于降雨量差值法的基本思想,应用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SVM)2种技术,以渭河流域历年降雨量资料为基础建立了相应的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模型.并将2种模型估算结果与相关分析法估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综合分析渭河流域历年径流量与三者所推得的历年点源负荷的标准差.结果表明,支持向量机的估算结果最为合理,且计算简单,操作便捷,具有实用价值.
- 杨珏钱新张玉超钱瑜
- 关键词:RBF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