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876034)
- 作品数:11 被引量:61H指数:5
- 相关作者:刘健孔祥淮徐刚仇建东温春更多>>
- 相关机构: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中国海洋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土资源部地质大调查项目国土资源部海洋油气资源与环境地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 南黄海西北部SYS-0803孔第四纪晚期底栖有孔虫群落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被引量:10
- 2011年
- SYS-0803孔取于南黄海西北部(35°02′N、121°45′E,水深49.00m),其60.30m长的柱状样记录了约140ka以来的沉积环境演变。对248个样品中25个底栖有孔虫变量的Q型因子分析得到4个主因子,累计方差贡献为93.0%。通过底栖有孔虫组合分析,在140ka以来的沉积中共发现4个海相层和4个陆相层,其中MIS 6晚期海侵层(孔深53.06~50.28m)中以含典型暖水底栖有孔虫为特征,推测该时期可能存在有暖流;MIS 5e期高海面海相层(孔深33.76~30.55m)中的微体化石群以典型的冷水底栖有孔虫和介形虫占优势,推断当时的黄海与现代一样,发育有强盛的冷水团。在冰后期海侵层位中发现了以短期海退为特征的YD事件(孔深13.80~12.91m,12 460~11 572cal.aBP)。
- 王飞飞王红刘健宫少军
- 关键词:底栖有孔虫第四纪晚期南黄海
- 南黄海西部陆架区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评价被引量:14
- 2012年
- 对南黄海西部陆架区486个表层沉积物中的Cu、Zn、Pb、Cd、Cr、Hg、As进行了化学测试分析,并依据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对沉积物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表层沉积物中的重金属Hg、Cd、Pb、Zn的含量都低于国标规定的一类沉积物的最高标准;Cr、Cu、As的含量在大部分区域也都低于国标规定的一类沉积物的最高标准,仅在局部区域为二类沉积物区。利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重金属污染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表层沉积物中主要重金属污染因子为As,As在局部站位表现为中等单因子污染,Cr在研究区只有一个站位为中等单因子污染,其它重金属为低单因子污染,重金属总体污染低。另外,研究区各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低,总的潜在生态风险低。
- 徐刚刘健孔祥淮
- 关键词:重金属污染评价
- 江苏废黄河口光学后向散射浊度计的沉积物标定被引量:4
- 2009年
- 以往的光学后向散射浊度计(Optical Backscatter,OBS)标定,多用其输出的浊度值进行研究,此研究目的是对OBS的原始输出的值进行了标定。利用在江苏北部废黄河口获得的表层沉积物样品和水样悬沙数据,分别对OBS的原始输出的值进行了室内标定和现场标定。结果表明:OBS值与悬沙含量呈强的线性关系,特别是在近岸悬浮体含量较高的水域。此外,室内用表层沉积物标定结果获得的悬沙含量值比实有含沙量高。像OBS的浊度值一样,OBS的原始输出的值能应用于悬沙的分析。这说明,即使没有浊度标定文件,使用OBS获得的数据也可以进行悬沙含量分析。
- 周良勇刘健孔祥淮毕世普
- 南黄海江苏岸外潮流沙脊远端沉积与演化被引量:3
- 2011年
- SYS-0702孔位于南黄海江苏岸外潮流沙脊的远端(水深32m),其最顶部18.64m岩心对应于潮流沙脊沉积。根据对潮流沙脊沉积物的岩性特征、粒度分析、AMS 14 C测年资料和210 Pb测试分析,结合通过该孔位的高分辨率浅地层剖面,揭示了该远端沙脊的沉积特征、形成时间以及老黄河从江苏入海(1128—1855年)对沙脊沉积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远端沙脊形成于约2.5cal.kaBP至今,其内部的反射层向东、东北方向倾斜而下超至沙脊的底界面上;沙脊内部的前积反射层倾角一般<0.2°,大多呈上凸形态,与底部的侵蚀界面相切;远端沙脊总体上显示从下至上逐渐变粗的反粒序,砂质沉积物中跃移组分达到80%以上,悬浮组分不到20%,分选性较好;在老黄河从苏北入海期间(1128—1855年),潮流沙脊远端的沉积速率较之前明显增加,即由0.28~0.77cm/a增加到1.10cm/a;在老黄河1855年再次改道入渤海后,沙脊远端的沉积速率明显下降,减少至0.23cm/a。根据以往的研究,长江古河口湾和苏北东台为辐射状潮流沙脊顶点的发育时间分别为8和6kaBP,至约2.5cal.kaBP潮流沙脊由这两处向海进积至SYS-0702孔位所在的远端沙脊,其直线平均进积速率分别为61.7m/a和65.9m/a;自2.5cal.kaBP以来沙脊远端向离岸方向进积的速率大为降低(约4m/a),可能与深水区潮流作用减弱、沉积物供应减少有关。
- 温春刘健张军强仇建东刁少波岳保静孙丽莎孔祥淮
- 关键词:潮流沙脊南黄海
- 南黄海西部陆架氧同位素3期以来的古沉积环境演化被引量:7
- 2012年
- 本文选用南黄海西部陆架SYS-0701孔33.30m岩心,通过有孔虫分析,结合粒度变化和过孔浅地震剖面解译,揭示了本区MIS3期以来的古环境演化。MIS3期早期为近岸浅海环境,沉积相为泥质(远端)三角洲前缘和前三角洲沉积,中晚期为滨岸环境,沉积相为砂质(近端)三角洲前缘沉积;MIS2期地层缺失;MIS1期底部为全新世早期海水入侵时留下的潮道充填沉积,中晚期为浅海环境,沉积相是近500年以来形成的老黄河三角洲的水下三角洲沉积。通过研究识别出了全新世小冰期(LIA)中的2个冷期和1个暖期对应沉积,其中孔深7.21—6.29m为LIA第1冷期(1450—1510AD)沉积,期间有孔虫丰度低,典型冷水种Buccella frigida和半咸水低温低盐种El-phidium magellanicum含量均较高;孔深6.29—4.30m为LIA第1暖期(1510—1560AD)沉积,有孔虫丰度大幅度增加呈峰值区,Buccella frigida含量降低,而温带广温种Ammonia maruhasii则有所增加;孔深4.30—1.43m为LIA第2冷期(1560—1690AD)沉积,丰度降低,但属种面貌未很好体现,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加以验证。
- 王飞飞丁璇刘健
- 关键词:有孔虫沉积环境南黄海
- 南黄海西部陆架区表层沉积物稀土元素及其物源分析被引量:7
- 2012年
- 对南黄海西部陆架区486个表层沉积物样品的稀土元素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稀土元素总量分布特征受粒度影响,其含量总体上随平均粒径的减小而升高,但在局部站位其含量还可能受矿物控制。稀土元素相关参数,如轻重稀土元素分异度、铈异常以及铕异常基本不受粒度影响,而主要受源岩组分控制,可以进行有效的物源判别。研究区不同站位沉积物中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均为右倾的负斜率模式,相对富集轻稀土元素,显示中等程度的铕负异常,无明显铈异常。稀土元素相关参数物源判别表明研究区物质主要来源于黄河。
- 徐刚刘健孔祥淮张军强仇建东
- 关键词:稀土元素物源分析
- 海底浅表层沉积物声速测量方法的发展与现状被引量:1
- 2010年
- 介绍了海底浅表层沉积物声速测量方法研究的发展现状,指出了对声速产生影响的一些重要因素,重点分析了常用的几种海底浅表层沉积物声速测量方法,在此基础上讨论对比了不同测量方法的优缺点。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提高声速测量精度的建议。
- 方中华赵铁虎冯京
- 关键词:原位测试经验公式反演
- 南黄海西部中陆架区近50年来沉积物重金属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被引量:2
- 2012年
- 以南黄海西部中陆架区SYS-0701钻孔顶部102.5cm岩心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岩心沉积物的210 Pb、137 Cs同位素测年和重金属元素(Cu、Pb、Zn、Cr、Hg、As、Cd)含量分析,研究了该孔0~102.5cm岩心的沉积速率及其重金属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岩心沉积物的平均沉积速率为2.16cm/a;重金属含量在1961—1970年含量较低,1970—2004年呈上升趋势,随后开始减少,这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SYS-0701孔顶部102.5cm岩心未明显受重金属污染,且与黄渤海其他海域相比重金属含量偏低,其原因可解释为该钻孔岩心沉积物主要为老黄河沉积物(1128—1855年)在1855年之后被海流侵蚀并搬运而来,来自苏北岸外的现代沉积含量较低。
- 胡睿刘健仇建东
- 关键词:南黄海西部重金属元素沉积速率
- 晚第四纪深切谷研究综述被引量:1
- 2009年
- 关于深切谷的形成因素,考虑较多的还是海平面变化的影响,此因素也是大家一直都非常认可的;对于气候和构造运动等因素对深切谷形成和充填的影响,目前研究的比较少。冰后期深切谷开始充填,但对于其充填模式存在较大分歧,目前国外流行的是Zaitlin等建立的波浪型河口湾深切谷充填模式,但此模式不能应用于沙量丰富的大河河口湾,目前在国内还没有一种理想的深切谷充填模式。晚更新世以来,海平面经历了半个变化周期,却在深切谷内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海侵、海退沉积序列,但对其初始海泛面和最大海泛面的确定,大多数学者的观点不是很统一,对于体系域的划分也存在一些分歧。
- 徐刚刘健李安龙韩宗珠孔祥淮
- 关键词:充填序列层序地层学晚第四纪
- 南黄海西部陆架区表层沉积特征与物源分析被引量:18
- 2010年
- 对南黄海西部陆架区626个海底沉积物进行了沉积特征分析,包括粒度和黏土矿物测试。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的表层沉积物类型主要包括砾石、砂、粉砂质砂、砂质粉砂、粉砂、砂质泥和泥。依据表层沉积物成因,将调查区分为4个区:苏北近岸老黄河细粒沉积物区、中东部的残留砂沉积区、西北部的准残留砾石区和东北部的山东半岛水下楔形体末端沉积区。研究区的黏土矿物组合类型主要为伊利石-蒙皂石-绿泥石-高岭石,组合类型与黄河黏土矿物组合类型相同,表明主要物质来源于黄河。研究区中东部分布有粉砂质砂和砂,具有滨岸环境的沉积特征,而与现在所处的沉积环境不相一致,它们被解译为形成于全新世早期的滨岸环境,并在海底留存至今,属"残留沉积"。
- 徐刚刘健温春孔祥淮
- 关键词:粒度黏土矿物物源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