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南省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工程(2002-2007)

作品数:9 被引量:93H指数:6
相关作者:文建国王庆伟刘奎张鹏李源更多>>
相关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南大学奥斯陆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工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尿动力
  • 4篇尿动力学
  • 3篇遗尿
  • 3篇失禁
  • 3篇尿失禁
  • 2篇电刺激
  • 2篇电刺激治疗
  • 2篇动力学检查
  • 2篇影像
  • 2篇尿道
  • 2篇尿动力学检查
  • 2篇女性
  • 2篇盆底
  • 2篇盆底肌
  • 2篇疗效
  • 2篇流行病
  • 2篇流行病学
  • 2篇近期疗效
  • 2篇B超
  • 2篇B超影像

机构

  • 9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北京大学
  • 1篇郑州大学
  • 1篇中南大学
  • 1篇奥斯陆大学

作者

  • 9篇文建国
  • 7篇王庆伟
  • 5篇刘奎
  • 4篇张鹏
  • 3篇苏静
  • 3篇李源
  • 2篇文建军
  • 2篇王贵宪
  • 1篇乔保平
  • 1篇吕玉涛
  • 1篇齐艳
  • 1篇孟然
  • 1篇陈智勇
  • 1篇王志敏
  • 1篇裴宇
  • 1篇张瑞丽
  • 1篇张瑞莉
  • 1篇李真珍
  • 1篇杜爱民
  • 1篇祖雄兵

传媒

  • 4篇中华小儿外科...
  • 2篇中华泌尿外科...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医学信息(手...

年份

  • 5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青春期慢性前列腺炎及其盆底肌生物反馈治疗被引量:17
2006年
目的探讨青春期慢性前列腺炎(CPP)的临床特点及盆底肌生物反馈治疗疗效。方法CPP患者25例,平均年龄16岁。下尿路相对正常研究对象15例作为对照组,平均年龄16岁。CPP患者组行慢性前列腺炎症状(NIH-CPSI)评分,前列腺按摩液(EPS)常规检查、细菌培养,行NIH分型。40例均行尿动力学检查,分析尿流曲线,记录最大尿流率(Q_(max))、剩余尿量(PVR)、逼尿肌括约肌协同失调(DSD)、最大逼尿肌排尿压(P_(det.max))、最大尿道闭合压(MUCP)等参数。CPP患者行生物反馈治疗,10周后评估疗效。结果CPP组中Ⅱ、ⅢA和ⅢB型分别为1、3和21例。治疗前CPP组和对照组Staccato排尿(20例vs.1例)和DSD (22例vs.1例)、Q_(max)(10.7±3.7 ml/s vs.15.0±4.3ml/s)、PVR(7.7±4.1 ml vs.3.2±2.6 ml)、P_(det.max)(115.1±33.6 cm H_2O vs.76.8±16.6 cm H_2O)和MUCP(176.5±45.7 cm H_2O vs.86.2±28.5 cm H_2O)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PP组患者生物反馈治疗前后NIH-CPSI疼痛评分(4.6±2.2 vs.2.1±1.6)、排尿评分(7.9±2.0 vs.2.2±1.7)、生活影响评分(9.4±2.2 vs.2.6±2.1)、总分(22.0±5.2 vs.7.0±4.2)和Q_(max)(10.7±3.7 vs.14.9±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PP以ⅢB型多见,临床主要表现为排尿异常,患者精神压力较大,有盆底肌功能障碍和尿动力学异常表现,盆底肌生物反馈治疗的近期疗效满意。
李源齐琳文建国祖雄兵陈智勇
关键词:慢性前列腺炎青春期尿动力学生物反馈
原发性夜遗尿症尿动力学检查评估被引量:21
2005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夜遗尿(PNE)儿童的尿动力学表现形式并评估其价值。方法156例PNE患儿分单症状性遗尿(MPE)(120例)和复杂性遗尿(CPE)(36例)二组。因上尿路疾病需要手术治疗而下尿路功能正常的20例患儿作对照组,进行膀胱压力容积、压力流率和静态尿道压力分布测定。结果MPE组中,逼尿肌不稳定收缩占56.7%(68/120)例,膀胱顺应性下降占3.3%(4/120)例,最大膀胱容量/正常膀胱容量≤80%9例;CPE组中,逼尿肌不稳定收缩占80.6%(29/36)例,膀胱顺应性降低占22.2%(8/36)例,最大膀胱容量/正常膀胱容量≤80%12例,二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MPE组中,尿道高压66例,逼尿肌括约肌协同失调78例;CPE组中,尿道高压25例,逼尿肌括约肌协同失调21例,二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MPE,CPE中逼尿肌不稳定收缩、逼尿肌括约肌协同失调和尿道压增高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而CPE中顺应性下降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尿动力学检查结果提示MPE、CPE二组遗尿患儿尿动力学检查的必要性。
杨合英文建国王庆伟苏静齐艳
关键词:尿动力学检查逼尿肌不稳定遗尿尿道括约肌
青少年女性特发性急迫性尿失禁盆底肌电刺激治疗近期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 初步观察电刺激疗法治疗青少年女性特发性急迫性尿失禁(UUI)的近期疗效。方法 选取经临床和尿动力学检查证实为特发性急迫性尿失禁26例女性患儿年龄10~18岁,平均14±2岁)。使用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仪(NeuroTrac5^TM)治疗,每周3次,每次60min,疗程12周。治疗前后分别记录排尿日记、填写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简表(ICI-Q-SF)和进行尿动力学测定。结果 治疗12周后,11例(42.3%)尿失禁症状消失,12例(46.2%)尿失禁症状显著改善,3例(11.5%)症状无改善。症状消失和改善患儿治疗后72h总尿量、功能性膀胱容量、正常尿意膀胱压测定容量、最大膀胱压测定容量、最大尿道压和最大尿道闭合压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72h总排尿次数、72h总漏尿次数、尿失禁ICI-QSF评分和逼尿肌无抑制收缩压力和逼尿肌无抑制收缩持续时间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 应用电刺激疗法治疗青少年女性UUI近期疗效明显,具有疗效可靠、无创伤性和经济方便的优点。
苏静文建国王庆伟刘奎张鹏
关键词:尿失禁电刺激疗法
B超影像尿动力学检查在诊断小儿下尿路功能障碍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探讨B超影像尿动力学检查在下尿路功能障碍患儿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69例小儿分2组,患儿组54例,为下尿路功能障碍的患儿,男30例,女24例,年龄4~18岁,平均(10.7±3.6)岁;对照组15例,为下尿路正常的患儿(因上尿路异常作下尿路检查者),男11例,女4例,年龄3~17岁,平均(9.9±3.7)岁。分别进行尿动力学检查,同步耻骨上、会阴部和直肠B超观察膀胱壁厚度、膀胱颈口形态、膀胱充盈和排尿后尿道形态等。结果患儿组尿动力学异常表现有残余尿量增多、膀胱顺应性降低、逼尿肌过度活动、逼尿肌括约肌协同失调和逼尿肌瘫痪等,B超影像检查异常表现有膀胱壁增厚、毛糙,颈口抬高,后尿道扩张,排尿期尿道开放不完全等,其中2例后尿道瓣膜患儿发现膀胱憩室。对照组B超影像检查显示充盈期膀胱壁光滑,厚度(2±1)mm,均小于3 mm;膀胱颈口关闭,无抬高;排尿期膀胱颈口、后尿道充分开放,残余尿量小于10ml。结论B超影像尿动力学检查可将膀胱的功能性改变和形态学信息相结合,能更全面准确地诊断和了解下尿路功能障碍。
文建国刘奎李真珍张红杜爱民王庆伟张瑞丽
关键词:尿动力学尿道
Oct4在干细胞和肿瘤细胞中的表达被引量:13
2007年
王道协文建国索振河
关键词:OCT4干细胞肿瘤
盆底肌电刺激治疗女性真性压力性尿失禁的近期疗效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观察应用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仪治疗女性真性压力性尿失禁的近期疗效。方法:选择2004-08/2005-06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尿动力学中心就诊的真性压力性尿失禁女性患者50例,均自愿参加观察。患者治疗前记录3d排尿日记,填写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简表,并按照世界尿控协会推荐的标准进行尿动力学测定。使用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仪进行盆底肌电刺激治疗,采用表面电极,置于会阴部尿道括约肌处。电刺激模式为专为盆底肌锻炼设计的一组程序化刺激。3次/周,每次60min/次,共治疗12周。治疗结束前3d开始记录排尿日记,刺激结束后复查尿动力学和填写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简表(主要反应尿失禁的发生率和尿失禁对患者生活的影响程度,共21分,分值越高尿失禁越严重)评估治疗效果。结果:50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①盆底肌电刺激治疗对患者的干预效果:经过12周治疗后,24例患者(48%)尿失禁症状消失,21例患者(42%)尿失禁症状改善,5例患者(10%)尿失禁症状无改善。②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的尿动力学主观、客观指标比较:患者治疗12周后功能性膀胱容量、valsalva漏尿点压、最大尿道压和最大尿道闭合压显著高于治疗前(t=2.309~2.840,P<0.05),总排尿次数、总漏尿事件次数和尿失禁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t=3.389~3.415,P<0.05)。结论:应用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仪治疗女性真性压力性尿失禁近期疗效显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尿失禁症状,具有无创伤和经济方便的优点,患者依从性较好。
苏静文建国王庆伟张鹏刘奎张瑞利
关键词:尿失禁压力性电刺激尿动力学
儿童和青少年原发性夜遗尿症患病率现状和回顾性调查被引量:21
2007年
目的对河南省儿童和青少年作原发性遗尿症(PNE)患病率调查,为儿童和青少年的保健与疾病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2003年7月~2004年12月,随机选取河南省7个城市管辖区中小学的5~18岁儿童和青少年进行PNE流行病学调查。采用无记名调查问卷的方式。对目前无夜间尿床儿童,要求父母回忆其停止夜间尿床的年龄。结果实际发放调查问卷11 799份,回收10 383份,有效问卷10 088份,有效回收率为85.5%。现况调查5~18岁儿童PNE总体患病率为4.07%(95%可信区间3.68~4.46)。5岁患病率为11.83%(95%可信区间9.25~14.41),12岁降为1.72%(95%可信区间1.10~2.43),15岁时降为1.21%(95%可信区间11.50~1.96),以后稳定于1.0%左右。男性PNE患病率为4.57%(95%可信区间4.00~5.14),与女性3.56%(95%可信区间3.04~4.08)之间的差异有呈著性意义(P<0.05)。男女PNE患病率均具有随年龄的增加而显著降低趋势。回顾性调查5岁时PNE患病率为9.6%,10岁时为1.02%,以后各年龄段PNE降至1.0%以下。现状调查时男性、女性和总体PNE患病率均高于回顾性调查。结论回顾性调查和现状调查均显示5~7岁儿童仍有10%左右的儿童患有PNE,是影响儿童生活质量的主要疾病之一,应引起社会关注。
文建国王庆伟文建军李源孟然吕玉涛裴宇王贵宪
关键词:遗尿流行病学
411例遗尿症儿童和青少年的家族史和家系分析被引量:9
2007年
目的调查遗尿症儿童和青少年亲属遗尿症的发生率和遗传模式。方法在河南省10 088例儿童和青少年(年龄5~18岁)进行的遗尿症流行病学调查中,对发现的411例遗尿症患者的遗传资料进行分析。主要调查家族成员包括先证者的一级亲属(同胞兄弟姐妹、父母)和二级亲属[(外)祖父母]。遗尿症定义为5岁以上儿童和青少年在过去4周至少1次晚上发生尿床;严重遗尿症定义为过去4周中平均1周至少2次发生尿床。被调查遗尿症儿童家族成员中出现5岁后仍遗尿症者为家族史阳性。结果411例遗尿症患者中,94例(22.87%)存在遗尿症家族史阳性。其中父亲占48.94%(46/94),母亲占8.51%(8/94),父母共同占6.38%(6/94),同胞兄弟占6.38%(6/94),(外)祖父母占29.79%(28/94)。60个(14.60%)家系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其中13个(3.16%)为高外显率,47个(11.44%)为低外显率;6个(1.46%)符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345个(83.94%)遗尿症家系为散发。所有遗尿症先证者中,男235例,女176例,男:女为1.3:1.0,排除性染色体遗传。遗尿症家族史阳性遗尿症患者的年龄、白天排尿异常和严重性遗尿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家族史阴性遗尿症患者,而性别、居住环境和觉醒障碍发生率在二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部分遗尿症有家族遗传倾向。家族史阳性者多表现为严重性遗尿症和伴随有白天排尿异常症状。
文建国王庆伟文建军刘奎张鹏王志敏王贵宪
关键词:遗尿症流行病学
体位对女性尿失禁B超影像尿动力检查的影响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平卧位和坐位对女性各型尿失禁患者B超影像尿动力检查的结果影响。方法选取女性尿失禁患者78例(年龄24~76岁,平均51岁),按照国际尿控协会推荐标准方法分别于平卧位和坐位行B超、膀胱压力流率和静态尿道压测定,比较两次检查结果。结果坐位和平卧位相比,初始尿意容量(91±29vs103±35)ml,正常排尿感容量(251±97vs289±109)ml,强烈排尿感容量(402±117vs451±124)ml,最大膀胱测压容量(434±129vs.486±134)ml,排尿时间(56±29vs68±32)s,VLPP(105±48vs91±39)cmH2O均显示坐位显著小于平卧位测得的值(P<0.05);坐位测得的最大尿流率(23.3±8.5)ml/s大于平卧测得的最大尿流率(19.5±7.8)ml/s。在压力性尿失禁和混合性尿失禁中,平卧位B超观察发现静止期膀胱颈口呈现漏斗状开放分别为2例和1例,而在坐位为10例和8例,两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压力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混合性尿失禁的检出率,坐位分别检出31例、14例、10例,而平卧位分别检出16例、5例、2例,两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坐位较平卧位符合排尿习惯,更能使盆底肌肉放松;对各型女性尿失禁的评估更加准确、敏感。在B超影像尿动力检查测定中我们推荐受试者首先采用平卧位插入测压导管,然后患者改为坐位进行B超和膀胱压力/流率测定。
文建国张国贤张鹏刘奎王庆伟李源车英玉张瑞莉乔保平
关键词:体位女性尿失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