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林业局948项目(2001-478)

作品数:17 被引量:360H指数:14
相关作者:杨宪时许钟郭全友肖琳琳周彩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上海水产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农业科学
  • 8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0篇黄鱼
  • 9篇养殖
  • 9篇大黄鱼
  • 7篇养殖大黄鱼
  • 6篇货架期
  • 5篇单胞菌
  • 5篇细菌
  • 5篇冷藏
  • 5篇假单胞菌
  • 5篇腐败菌
  • 4篇生长动力学模...
  • 4篇货架期预测
  • 3篇优势菌
  • 3篇食品
  • 3篇特定腐败菌
  • 3篇罗非鱼
  • 2篇鱼类
  • 1篇动态建模
  • 1篇对虾
  • 1篇养殖鱼

机构

  • 17篇中国水产科学...
  • 4篇上海水产大学

作者

  • 17篇杨宪时
  • 16篇许钟
  • 13篇郭全友
  • 4篇肖琳琳
  • 1篇别春彦
  • 1篇古应龙
  • 1篇周彩华

传媒

  • 3篇水产学报
  • 2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上海水产大学...
  • 1篇海洋渔业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食品与发酵工...
  • 1篇食品科学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食品科技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海洋水产研究
  • 1篇中国食品卫生...
  • 1篇中国食品学报
  • 1篇南方水产

年份

  • 1篇2007
  • 8篇2006
  • 7篇2005
  • 1篇2004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闽东大黄鱼在养殖和处理加工过程中的细菌污染被引量:4
2006年
为了解闽东养殖大黄鱼的食品卫生状况,研究了闽东三都湾刚捕获及其经过冷却处理加工的养殖大黄鱼可食部分的细菌总数和细菌相。由于受不同养殖海区卫生状况的影响,刚捕获大黄鱼的细菌总数差别很大,为103~106CFUg。处理加工后大黄鱼细菌总数变化不明显。养殖密集海区刚捕获大黄鱼菌群中,嗜水气单胞菌居优势(25.2%),阴沟肠杆菌和弗氏柠檬酸杆菌占较大比例。处理加工后,嗜水气单胞菌所占比例下降为0,阴沟肠杆菌有所下降,其它菌群的比例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刚捕获和处理加工后大黄鱼的细菌总数和细菌相表明,大黄鱼的微生物污染主要来自养殖海区,处理加工过程没有明显的细菌污染,但是在处理加工结束时鱼体温度没有下降到0~8℃的冷却链范围,有待改进。
许钟郭全友杨宪时
关键词:大黄鱼食品污染冷却处理食品处理和加工
冷藏养殖大黄鱼品质变化特征及细菌相分析被引量:29
2006年
对养殖大黄鱼5℃冷藏过程中品质变化特征及新鲜鱼、货架期终点时细菌相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用Gompertz方程定量描述了冷藏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细菌生长情况。新鲜大黄鱼菌落总数(TVC)为(5.52±0.41)log10 cfu/g,挥发性盐基氮(TVBN)为(10.65±0.41)mg/100g,细菌相比较复杂,革兰氏阴性菌占84.3%,主要包括气单胞菌属(Aeromonas spp.)7.1%,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 spp.)15.7%,弗氏柠檬酸杆菌(Citrobacter freundii)10.0%,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p.)12.9%,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18.6%,革兰氏阳性菌玫瑰小球菌(Micrococcus rose)7.1%。货架期终点216~264h时,菌落总数为(7.63±0.28)log10 cfu/g,挥发性盐基氮为(30.35±0.95)mg/100g。冷藏过程中细菌相发生很大变化,腐败希瓦氏菌(Shewanella putrefaciens)增殖比其他细菌快,货架期终点比例为86.0%。
郭全友许钟杨宪时
关键词:养殖大黄鱼菌落总数
养殖大黄鱼冷藏过程中细菌菌相的变化被引量:19
2007年
采用感官、挥发性盐基氮(TVBN)、菌落总数对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在0℃、5℃冷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对细菌菌相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冷藏初期、高品质期和货架期终点菌落总数N(CFU/g)的对数值(lgN)分别为5.40±0.17、6.98±0.17、7.38±0.09,TVBN分别为(7.00±1.82)mg.100-1.g-1、(13.00±1.42)mg.100-1.g-1、(29.92±1.75)mg.100-1.g-1。冷藏初期分离获得211株菌株,84.8%是革兰氏阴性菌,出现少量革兰氏阳性菌(6.2%),优势菌群是肠杆菌科细菌(6.6%)、气单胞菌属(14.2%)、不动杆菌属(13.3%)、摩氏杆菌属(11.8%),并出现了一定比例的假单胞菌属、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和其他细菌。冷藏过程中细菌菌相逐渐变得单一,腐败希瓦氏菌上升趋势明显。高品质期时,0℃冷藏大黄鱼优势菌群为腐败希瓦氏菌(45.8%)和缺陷短波胞单胞菌(13.6%);5℃冷藏大黄鱼优势菌群为腐败希瓦氏菌(37.9%)和假单胞菌属(15.6%)。货架期终点时,0℃、5℃冷藏大黄鱼优势菌为腐败希瓦氏菌,比例分别为75.5%和59.6%。
郭全友杨宪时许钟吴建军
关键词:大黄鱼冷藏细菌菌相优势菌
水产食品特定腐败菌与货架期的预测和延长被引量:93
2004年
食品的微生物腐败是全球关切的领域,据估计,人们生产的食物中有25%的收获后因微生物的腐财而造成损失[1].国内外市场欢迎的水产鲜品和温和加工品是极易腐财的食物,其防腐保质成为该领域关注的热点.
杨宪时许钟肖琳琳
关键词:水产食品特定腐败菌货架期保鲜动态建模靶向抑制
冷藏大黄鱼货架期预测模型的建立和评价被引量:32
2005年
建立和验证了用于预测冷藏养殖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鲜度和剩余货架期的特定腐败菌生长动力学模型.感官、VBN评价和微生物生长动态分析表明,大黄鱼在0℃、5℃、10℃时有氧贮藏的特定腐败菌假单胞菌(Pseudomonasspp.)在感官货架期终点菌数Ns(CFU·g-1)的对数(lgNs)平均值为6.48±0.14.将获得的假单胞菌在0℃、5℃、10℃的生长实验值用于建立生长动力学模型,结果显示,最大菌数Nmax(CFU·g-1)受贮藏温度的影响不大,在3种温度下lgNmax为7.18±0.031.温度对最大比生长速率(μmax)和延滞时间(Lag)的影响,采用Belehradek方程描述,呈现良好线性关系,R2分别为0.991和0.996.获得0~10℃有氧贮藏大黄鱼的剩余货架期(SL)预测模型为:SL=1/(0.093 8T+0.086)2-(7.18-lg N0)/[2.718×(0.009 6 T+0.082 8)2]×{ln[-ln(6.48-lg N0)/(7.18-lg N0)]-1}(T为贮藏温度,N0为初始假单胞菌数).用大黄鱼贮藏在3℃和8℃的货架期实测值验证建立的模型,预测值和实测值的相对误差分别为-8.89%和-6.59%,显示建立的模型可以快速可靠地实时预测0~10℃有氧贮藏大黄鱼的鲜度和剩余货架期.
许钟杨宪时郭全友肖琳琳
关键词:大黄鱼冷藏假单胞菌生长动力学模型货架期预测
冷藏养殖大黄鱼品质变化特征和货架期预测研究被引量:16
2006年
本文研究了养殖大黄鱼0、5℃冷藏过程中微生物、化学、感官品质变化,用修正的Gompertz方程描述细菌生长情况,结合TVBN和感官品质指标确定货架期并用指数腐败货架期模型加以验证。研究结果表明0、5℃冷藏货架期分别为408h和252h,货架期终点细菌总数分别为7.37±0.04、7.26±0.07lgCFU/g,TVBN分别为31.16±0.64、27.32±0.76mg/100g。用指数腐败方程预测3﹑5℃冷藏大黄鱼货架期,预测值和实测值的相对误差为5.6%~-14.9%,显示该方程可以快速可靠地实时预测0~5℃有氧冷藏大黄鱼的鲜度和剩余货架期。
郭全友许钟杨宪时
关键词:养殖大黄鱼冷藏货架期
养殖鱼类货架期预测系统的设计与评估被引量:27
2006年
以自然污染养殖罗非鱼贮藏在0℃、5℃、10℃、15℃过程中的特定腐败菌一假单胞菌生长动态数据,建立假单胞菌在0~15℃温度范围的生长动力学模型,选用Visual Basic为程序编写工具,建立了用于罗非鱼冷却链鲜品流通品质监控和剩余货架期预测的专家系统(FSLP)。剩余货架期预测值与实测值的可靠性评估表明,相对误差在±10%以内,显示建立的预测系统可以快速可靠地实时预测养殖罗非鱼的鲜度和剩余货架期。该研究采用以自然污染鱼得到试验数据建立特定腐败菌生长动力学模型的方法,增加了预测的准确度,并较好地解决了在波动温度下预测微生物生长相对困难的难题,提高了预报系统的实际应用价值。该预测系统为设计和评估生鲜鱼品冷却链的技术参数,预测和监控冷却链生鲜鱼的鲜度品质提供一种迅速而有效的工具。
杨宪时许钟郭全友
关键词:养殖鱼类货架期预测应用软件假单胞菌生长动力学模型
养殖大黄鱼细菌菌群分离鉴定与分析被引量:17
2006年
对新鲜大黄鱼感官、化学、微生物品质和细菌菌群组成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细菌总数为5.51±0.25log10cfu/g,挥发性盐基氮为7.84±2.25mg/100g。分离获得279株细菌,84.2%是革兰氏阴性菌,少量革兰氏阳性菌被检出(6.1%)。优势菌群是肠杆菌科(14.7%)、气单胞菌属(12.5%)、不动杆菌属(11.5%)、摩氏杆菌属(11.1%),并出现了一定比例的假单胞菌属、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和其他细菌。肠杆菌科出现较多,表明大黄鱼细菌污染主要来自养殖海区,受非原有菌污染较重,应引起重视。
郭全友杨宪时许钟
关键词:养殖大黄鱼优势菌
养殖大黄鱼冷却链全程细菌定性和定量研究被引量:13
2005年
对在闽东三都湾养殖密集海区所捕获的大黄鱼冷却链全过程的产品品质和细菌相变化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研究。刚捕获的大黄鱼,其细菌总数受养殖水域卫生状况影响很大,为4.1×106cfu/g,菌群中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居优势,占25.2%,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和弗氏柠檬酸杆菌(Cirtobacterfreundii)占较大比例。处理后的细菌总数和细菌相表明,加工处理过程没有明显的细菌污染。冰藏初期细菌总数明显下降,菌群中好冷的不动细菌(Acinetobactria)和摩氏杆菌(moxeralle)比例上升,其他菌群不同程度下降,出现了较多比例的假单胞菌(Pseudomonasspp.)和腐败希瓦氏菌(Shewanella putrefaciens),表明鱼体温度迅速下降对有些细菌产生了冷冲击致死作用。冷藏过程中,腐败希瓦氏菌增殖比其他细菌快,在货架期终点达到86.0%,是冷却链大黄鱼产品的优势腐败菌。货架期终点12 d时,细菌总数为6.7×107cfu/g。
许钟郭全友杨宪时
关键词:大黄鱼
食源性病原菌预报模型库及其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应用被引量:15
2006年
介绍了与美国农业部东部研究中心合作开发的病原菌预报模型库(PMP)中文系统软件及其在食品安全管理中的应用领域,探讨了PMP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氧生长模型在控制出口冻鳕鱼片加工过程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增殖的应用实践。PMP预报模型库可以作为食源性病原菌风险评估和危害分析的数字化研究的辅助工具。
杨宪时许钟郭全友
关键词:预测微生物学病原菌模型库食品安全金黄色葡萄球菌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