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10JM5007)
- 作品数:5 被引量:110H指数:5
- 相关作者:王超杨文强曹玉亭刘良朱小辉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塔里木盆地西南缘铁克里克地区博查特塔格组的组成和时代:来自碎屑锆石U-Pb年龄的指示被引量:12
- 2012年
- 博查特塔格组分布于塔里木地块西南缘的铁克里克地区,前人认为其主要由一套海相碳酸盐岩组成,底部为含砾粗砂岩,并将其时代划为蓟县纪。笔者对来自博查特塔格组中的条带状大理岩和含砾粗砂岩中的碎屑锆石样品进行了LA-ICP-MSU-Th-Pb同位素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含砾粗砂岩中的碎屑锆石频谱图具有1953、2038、2163-2182、2225-2243、2281-2343Ma等多个年龄峰值,2281-2343Ma年龄值为主要峰值,其中最小谐和年龄1953Ma代表了该粗砂岩最早的沉积时代;条带状大理岩中的碎屑锆石年龄峰值主体介于772-856Ma之间,最小谐和年龄值为772Ma,代表了该大理岩最早的沉积时代。分析结果说明,原划为蓟县系的博查特塔格组由不同时代的物质组成,该地层单元需要解体。博查特塔格组的岩石组合应为中上部的碳酸盐岩夹细碎屑岩建造,该地层最早的沉积时代为772Ma,形成时代为南华纪。
- 王超何世平时超于浦生
- 关键词:碎屑锆石古元古代塔里木盆地西南缘
- 北阿尔金构造带红柳沟钾长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LA-ICP-MS锆石U-Pb定年和Hf同位素组成被引量:27
- 2011年
- 出露于阿尔金构造带北缘红柳沟-拉配泉混杂岩带西段的红柳沟钾长花岗岩,SiO2>69.0%,Al2O3>13.0%,(K2O+Na2O)>7.0%,K2O/Na2O>1,A/CNK介于1.04~1.08之间,属高钾钙碱性系列的弱过铝质岩石。该岩石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亏损Nb、Ta、Sr、P、Ti等高场强元素(HFSE);∑REE偏低(128.47×10-6~150.67×10-6),Eu负异常中等(δEu=0.59~0.67),LREE相对富集,轻重稀土元素分馏明显,其Nb/Ta、Zr/Hf比值接近上地壳,锆石具有负的εHf(t)值(-7.13~-5.12),两阶段Hf模式年龄(TDM2)变化范围为1786~1912Ma,反映其源区物质主要来源于古老地壳。源岩判别图解和Al2O3/TiO2<100指示其为中上地壳变质砂屑质沉积岩部分熔融的产物。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500.3Ma±1.2Ma,结合锆石CL图像具有岩浆环带特征和Th/U>0.4,推断该年龄为花岗岩的形成年龄。综合区域地质背景,认为该岩石形成于与洋壳俯冲作用有关的陆缘火山弧环境。
- 康磊刘良曹玉亭王超王超杨文强
- 关键词:钾长花岗岩锆石LA-ICP-MSU-PB定年HF同位素
- 阿尔金南缘鱼目泉岩浆混合花岗岩LA-ICP-MS测年与构造意义被引量:40
- 2012年
- 阿尔金南缘鱼目泉花岗质岩体中含有大量暗色闪长质包体,岩相学及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该岩体是由同期的幔源基性岩浆和酸性岩浆在近于液相(或"晶粥状")状态下发生不均匀混合作用的产物。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测年结果显示其形成年龄(496.9±1.9Ma)与南阿尔金山大陆深俯冲超高压变质岩的峰期变质年龄(504~487Ma)相一致,且在地球化学特征上具有高Al2O3(平均15.88%),较高的K2O/Na2O值(平均1.26),高Sr(平均446×10-6),高(La/Yb)N值(平均24.04)和Sr/Y值(平均40),极低的Y(平均14.0×10-6)及Yb含量(平均1.5×10-6),类似于加厚地壳背景下形成的高Sr、低Y及Yb型花岗岩,反映出约500Ma时的南阿尔金造山带总体上处于地壳相互叠覆增厚的陆-陆碰撞造山作用阶段。分析认为,约500Ma时,南阿尔金山地区伴随着增厚地壳发生熔融作用产生大规模酸性岩浆活动的同时,还存在幔源基性岩浆的底侵,其原因可能与同时期大陆深俯冲作用所诱发的深部热地幔上升有关。
- 孙吉明马中平唐卓李向民
- 关键词:地球化学特征
- 西昆仑早古生代岩浆作用过程:布隆花岗岩地球化学和锆石U-Pb-Hf同位素组成研究被引量:21
- 2013年
- 西昆仑布隆二长花岗岩出露于西昆仑库地蛇绿混杂岩两侧。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布隆二长花岗岩主要为高钾钙碱-钾玄岩系列、过铝质花岗岩(A/CNK=1.1)。岩石具有低的Rb/Sr(0.67~0.88)、Sr/Y比值(13.2~16.6),弱的负Eu异常(Eu/Eu~*=0.68~0.84)和中等Sr(214×10^(-6)~247×10^(-6))、Rb含量(165×10^(-6)~191×10^(-6)),指示布隆二长花岗岩主要为黑云母和角闪石脱水熔融源区,其原岩可能来自于杂砂岩或壳源中性岩类。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该花岗岩的结晶年龄为441±2 Ma(MSWD=0.33)。锆石的ε_(Hf)(t)值(平均值为-3.0)和Hf两阶段模式年龄值(1 493~1 116 Ma)反映该花岗岩来自于中新元古代地壳的熔融。新获得的资料显示,西昆仑早古生代花岗岩均发育于库地蛇绿混杂岩两侧,且具有多个期次:507~500 Ma、471~468 Ma、447~430Ma和408~404 Ma,推测西昆仑早古生代花岗岩为古特提斯洋在该地区长期俯冲的背景下形成的产物。
- 王超王超刘良何世平杨文强曹玉亭朱小辉
- 关键词:锆石HF同位素特提斯西昆仑
- 华北克拉通西南缘汝阳群沉积时代及其地质意义:来自碎屑锆石U-Pb年龄的证据被引量:13
- 2013年
- 汝阳群分布在华北克拉通西南缘,位于河南-陕西-山西交界地区,主要为一套未变质的碎屑岩及碳酸盐岩地层,不整合于熊耳群火山岩系之上,其上被洛峪群整合覆盖。长期以来,其地质时代一直存有较大的争议。本文通过对汝阳群下部白草坪组4个石英砂岩样品中的碎屑锆石进行LA-ICP-MS U-Pb年龄测定,获得的^(207)Pb/^(206)Pb年龄分布范围为3 000~1 800 Ma,主要集中在2 600~2 400 Ma之间(约占67%),年龄主峰值为2 550~2 500 Ma,说明其沉积物质主要来源于新太古代末以及古元古代的地质体。其中,最年轻锆石的^(207)Pb/^(206)谐和年龄值分别为1 817±22 Ma、1 838±23Ma、1 924±17 Ma和1 829±28 Ma,说明汝阳群沉积时代不老于1 800 Ma,与其上覆洛峪群中近期获得1 611±8 Ma的年龄相吻合,因此其形成时代应为中元古代早期。
- 李猛王超王钊飞
- 关键词:汝阳群碎屑锆石U-PB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