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103024) 作品数:14 被引量:78 H指数:6 相关作者: 马瑞燕 赵志国 张金桐 王鑫 冯帅 更多>> 相关机构: 山西农业大学 河北农业大学 太原市星火技术发展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更多>>
不同成熟度的寄主果实对梨小食心虫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 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为探索不同成熟度的苹果、桃、梨果实对梨小食心虫Grapholitha molesta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方法]在寄主果实不同发育阶段采果,并在室温(26±0.5)℃,L:D=15:9,RH=70%±10%条件下,测定了梨小食心虫在不同成熟度的桃、梨、苹果果实上的发育历期、存活率和繁殖力,并组建了其生命表。[结果]梨小食心虫在不同成熟度的苹果、桃、梨果实上的生长和繁殖有显著差异。幼虫发育历期在幼果期的寄主果实上无显著性差异,果实膨大期和成熟期以桃最短(10.44 d,9.42 d)。总存活率在幼果期和膨大前期、膨大后期为苹果最高(3.47%,13.04%,25.35%),果实成熟期为梨最高(39.70%)。单雌产卵量在幼果期和果实膨大前期为苹果最高(138.33粒/雌,145.33粒/雌),果实膨大后期为桃最高(151.90粒/雌),成熟期为梨最高(182.12粒/雌)。生命表分析结果表明,净生殖率幼果期为苹果最高(8.60),果实膨大期为桃最高(19.42),果实成熟期为梨最高(47.44)。内禀增长率幼果期苹果最高(0.0632),果实膨大前期为桃最高(0.0210),果实膨大后期为桃最高(0.0999)成熟期为梨最高(0.1117)。[结论]幼果期最适宜的寄主为苹果,果实膨大期最适宜寄主为桃,果实成熟期最适宜寄主为梨,这为揭示梨小食心虫在不同寄主间转移为害规律和田间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参考。 王冲 杨小凡 冯娜 范凡 魏国树关键词:梨小食心虫 成熟度 生长发育 繁殖 生命表 梨小食心虫几丁质合成酶2基因的克隆与表达研究 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研究梨小食心虫Grapholitha molesta(Busck)几丁质合成酶2(GmCHS2)基因序列和表达特性,为进一步研究其功能及新型杀虫剂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转录组数据和RACE技术首次获得GmCHS2基因cDNA序列(命名为GmCHS2,GenBank登录号为KY242360),利用其他昆虫同源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GmCHS2在不同发育阶段和不同组织的表达特性。【结果】GmCHS2基因序列全长4991bp,开放阅读框为4554bp,其中5′端非编码区长267bp,3′端非编码区长170bp,共编码1517个氨基酸,包含了14个跨膜螺旋。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该基因属于几丁质合成酶2类基因。GmCHS2基因在试虫不同发育阶段都有表达,预蛹期和成虫期表达量最高;不同组织中,前肠和中肠的表达量最高,其次是后肠,其余组织表达量很少或不表达。【结论】本文研究了GmCHS2基因在梨小食心虫不同发育阶段和组织部位的表达特性,该基因可能在梨小食心虫生长发育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杨静 庾琴 高越 刘中芳 史高川 张鹏九 范仁俊关键词:梨小食心虫 几丁质合成酶 表达谱 荧光定量 PCR 梨小食心虫性诱剂效果评价 被引量:7 2012年 梨小食心虫(Grapholitha molesta Busck)是世界性的重要果树钻蛀性害虫之一。目前,性信息素诱捕器广泛应用于害虫防控,为提高性诱剂对梨小食心虫测报及诱捕效率,从两方面研究了梨小食心虫性诱剂对梨小食心虫的诱捕效果,采用了8个性诱剂产品诱杀梨小食心虫,同时每个诱捕器内设1、3、5、7、9、11个芯数,共6个处理诱杀梨小食心虫。结果表明,A诱捕性诱芯和C诱捕性诱芯诱捕效果最好;诱捕器的诱芯数量为1时引诱到的梨小食心虫数量最多。建议在田间测报和大量诱捕时,使用A诱芯,可达到较高诱捕量,同时也可节约成本,提高效率。 赵志国 杨慧娟 冯帅 刘艳俊 张金桐 马瑞燕关键词:梨小食心虫 性信息素 诱芯 诱捕器 印度谷螟成虫复眼的外部形态及显微结构观察 被引量:4 2012年 利用扫描电镜和石蜡切片技术观察研究了印度谷螟[Plodia interpunctella(Hübener)]成虫复眼的外部形态和明暗适应对其内部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1)该蛾复眼半球形,位于头部两侧,略成"八"字形排列,单个复眼的小眼数约为1 950;(2)每个小眼主要由角膜、晶锥、小网膜细胞柱、视杆和基膜组成,其中角膜、晶锥、小网膜细胞周围环绕着由初级虹膜色素细胞分泌的初级虹膜色素颗粒和由6个次级虹膜色素细胞分泌的次级虹膜色素颗粒,基膜处分布有基膜色素颗粒,且密集的气管穿过基膜进入网膜区;(3)明适应时,大部分次级虹膜色素颗粒向视杆远心端移动,覆盖整个小网膜细胞柱区域;暗适应时,次级虹膜色素颗粒逐渐向晶锥方向聚集,分布在各晶锥周围和小网膜细胞柱的远心端。结果表明:印度谷螟成虫复眼为典型的重叠像眼,其主要通过色素颗粒发生纵向位移来调节对光的吸收,以适应外界光环境的变化。 陆苗 范凡 杨小凡 张胜杰 魏国树关键词:印度谷螟 复眼 显微结构 成虫饲养密度对梨小食心虫寿命及生殖力的影响 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明确成虫饲养密度对梨小食心虫寿命及生殖力的影响,为梨小食心虫的室内继代饲养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室内继代饲养的梨小食心虫,在雌雄比1∶1条件下,分别设置5,10,15,20和25对5个饲养密度,较系统地观察雌雄虫寿命、产卵前期、产卵期、产卵量、后代孵化率等主要生物学参数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饲养密度为15对时,雌成虫寿命显著低于其他饲养密度下的雌成虫寿命,雄成虫寿命显著高于其他饲养密度下的雄成虫寿命,雌成虫寿命极显著低于雄成虫。饲养密度为5对时,产卵前期显著高于其他饲养密度下的产卵前期,不同饲养密度梨小食心虫产卵期无显著差异。饲养密度为5对时,单雌产卵量显著低于饲养密度为10对、15对和25对下的单雌产卵量。在不同饲养密度下,梨小食心虫后代卵孵化率无显著差异,其单雌日产卵量均呈先增后减的趋势。饲养密度为10对、15对、25对时,其产卵高峰单雌日产卵量显著高于饲养密度为5对时的产卵高峰单雌日产卵量。回归分析表明,饲养密度(x)与总产卵量(y)之间的关系符合S型曲线方程。【结论】梨小食心虫成虫寿命因不同的饲养密度和性别而异,在500mL烧杯空间内,以饲养密度15对最佳。 郭丽娜 张南 解幸承 仵均祥关键词:梨小食心虫 饲养密度 生物学参数 生殖力 不同口径陷阱诱捕器诱杀梨小食心虫研究 被引量:8 2013年 梨小食心虫Grapholitha molesta(Busck)是重要的蛀果类害虫之一,目前性信息素广泛应用于梨小食心虫防治,为明确性信息素陷阱诱捕器的诱捕效果,针对开口方式设计四面开口和两面开口两种处理的陷阱诱捕器;针对口径的大小下设计2、3、4、5、6 cm的5种口径的对口瓶陷阱式诱捕器,分别在桃园对梨小食心虫进行诱捕试验,诱捕结果显示两面开口的诱捕器诱捕效果比四面开口的诱捕器效果显著,口径为2 cm和3 cm的陷井式诱捕器诱捕效果最佳,诱捕量显著高于5 cm和6 cm,诱捕量达34.6头/日和20.4头/日。通过试验明确了陷阱诱捕器的最佳诱捕效果的参数,同时为测报及田间大量诱杀的诱捕器使用提供依据,为防控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诱捕器提供标准化参数。 赵志国 刘宝玲 王鑫 张利军 马瑞燕关键词:梨小食心虫 性信息素 诱捕器 口径 不同边长三角形诱捕器诱捕梨小食心虫的研究 被引量:9 2013年 梨小食心虫(Grapholitha molesta Busck)是世界性危害严重的蛀果害虫之一,性信息素广泛应用于梨小食心虫的测报和诱捕防治。为了确定三角形诱捕器的边长,分别设计了10、20、30、40、50cm 5种不同边长的三角形诱捕器进行诱捕梨小食心虫研究,结果表明,10和20cm直径的三角形诱捕器的诱捕量诱捕达到每天27.6头和22.0头,与30、40、50cm的诱捕器差异显著(F=3.191,df=4,35,P<0.05),10cm边长诱捕量最高。建议在田间诱杀梨小食心虫的三角形诱捕器边长最适范围是10~20cm。明确了三角形诱捕器大量诱捕时的边长,提高了田间梨小食心虫诱捕效率,为果园使用三角形诱捕器防控梨小食心虫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赵志国 王鑫 冯帅 刘艳俊 张金桐 陈淑芹 马瑞燕关键词:梨小食心虫 性信息素 隔离迁移(Isolation with Migration)模型数值计算的并行实现 被引量:2 2012年 在群体遗传学和分子生态学研究中,种群的分化分析是一个重要的内容。IM(Isolation with Migration)模型以DNA序列数据为基础同时评估两个种群分化过程中分化时间和迁移概率。IM模型能够模拟许多真实世界中一个种群分行为两个种群的现象。IM模型应用MCMC(Markov Chain Monte Carlo)方法进行参数的推断。然而马尔科夫链需要经过漫长的时间才能达到一个稳定的概率分布,并且参数推断所需要的空间可能超过一个计算机的内存。本文利用MPI(Message Passing Interface)实现了基于数据并行的IM模型,在减少单个计算机内存使用和总的运行时间方面都有很好的效果。 周纯葆 郎显宇 王彦棡 朱朝东关键词:MCMC方法 MPI 数据并行 梨小食心虫自然种群与室内继代饲养种群生物学特性比较 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为明确梨小食心虫Grapholita molesta自然种群与室内继代饲养种群生物学特性的差异,以期为梨小食心虫的人工饲养以及测报与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对室内继代饲养的和从田间采集的梨小食心虫,在室内同等条件下饲养,较系统地观察两者的生物学特性并对其主要生命表参数进行了比较。【结果】在本试验条件下,梨小食心虫室内继代饲养种群的蛹期极显著长于自然种群(t=-10.78,df=4,P=0.0004);卵期、幼虫期以及预蛹期均稍长于自然种群,但无显著差异。室内继代饲养种群的幼虫存活率、化蛹率、羽化率极显著高于自然种群(存活率:t=-7.61,df=4,P=0.0016;化蛹率:t=-24.32,df=4,P=0.0017;羽化率:t=-6.96,df=4,P=0.0022);两个种群的卵孵化率、蛹重、成虫寿命、产卵前期、产卵期及单雌产卵量均无显著差异。自然种群蛀果率高于室内继代饲养种群,但差异不显著。生命表分析表明,梨小食心虫室内继代饲养种群的种群趋势指数I、净增殖率R0、内禀增长率rm、平均世代周期T、周限增长率λ均极显著高于自然种群(I:t=-12.20,df=4,P=0.0003;R0:t=-11.72,df=4,P=0.0003;rm:t=-9.77,df=4,P=0.0006;T:t=-12.05,df=4,P=0.0003;λ:t=-9.79,df=4,P=0.0006),种群加倍时间Dt极显著低于自然种群(t=7.17,df=4,P=0.0020)。【结论】室内继代饲养种群在室内连续饲养50多代后,与自然种群比较,不仅各生命表参数和钻蛀危害果实的能力没有下降,反而在与自然种群同等的室内饲养条件下,表现了更好的适应性,在本供试条件下,后代具有更大的种群增长潜力。所以,利用室内继代饲养种群进行的相关试验研究结果可以作为梨小食心虫预测预报与防治实践的依据。 郭丽娜 方程 李怡萍 许向利 仵均祥关键词:梨小食心虫 自然种群 生物学特性 生命表参数 抗冻蛋白特征、作用机理与预测新进展 被引量:16 2012年 抗冻蛋白(antifreeze proteins,AFPs)可以通过抑制冰晶生长保护生物体免受低温冻害,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和应用价值。现在在鱼类、节肢动物、植物及微生物中均发现有AFPs的存在。基于对已有研究文献和相关网络数据的系统调查统计,详细描述了AFPs数据的类别特征,并对其作用机理的研究历史和最新取得的突破性进展作了较为系统的阐述,并对AFPs预测所取得的成果作了介绍,还对AFPs研究的现状和未来研究方向作了讨论和展望。 李文轲 马春森关键词:抗冻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