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68025)
- 作品数:14 被引量:100H指数:6
- 相关作者:陶忠叶燎原高永林苏何先孙俊更多>>
- 相关机构:昆明理工大学西南林业大学云南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天文地球历史地理更多>>
- 榫头与卯口不同接触程度下大头榫节点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被引量:2
- 2018年
- 为研究不同松动对大头榫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按云南"一口印"传统穿斗式木构架做法,选用杉木由作了3个大头榫节点模型,大头榫节点松动采用削减榫头宽度的方法来模拟。通过低周期的往复载荷试验,研究了3个大头榫卯节点的损伤形态,弯矩转角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刚度退化规律和能量耗散能力。
- 刘芳莲陶忠刘涛张联霞
- 关键词:抗震性能
- 传统木结构直榫节点弯矩-转角关系理论与试验研究被引量:6
- 2017年
- 木结构榫卯节点连接属于半刚性连接,如何通过榫头与卯口尺寸确定节点的M-θ关系,是木结构设计的难点。为了解决这一困难,本文从直榫节点转动过程中的几何关系出发,借助木材嵌压理论,推导出了直榫节点M-θ理论公式,建立起榫头几何尺寸与M-θ的关系式。又通过实验研究,验证了所推导出理论模型的正确性。
- 孙俊陶忠杨淼张联霞
- 关键词:弯矩-转角关系
- 大理某大跨度贯木拱桥仿真分析被引量:1
- 2022年
- 新建的大理某大跨度人行木桥为采用传统榫卯节点连接的三跨贯木拱结构体系,为验证该拱桥的结构安全性和舒适性,利用SAP2000有限元软件对该结构进行了模态分析、静力分析,对最不利荷载组合情况下的主要受压构件进行验算。研究结果表明:在地震荷载和风荷载作用下,人行桥具有良好舒适性,避开了人行荷载谐波的基频范围,不易发生明显的人致共振现象。风荷载不是控制结构安全性的主要因素。加支撑后的拱桥整体强度应力处于安全状态,最大应力发生在拱脚附近区域。最不利荷载组合作用下,主要构件承载能力满足要求。本工程的设计可供同类工程参考。
- 赵聪陶忠戴金沙戴必辉杨克文孙俊刘芳莲
- 关键词:榫卯连接模态分析静力分析
- 不同初始安装银锭抱肩榫卯节点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研究
- 2022年
- 为研究在不同的初始安装情况下银锭抱肩榫卯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杉木和松木各作了3个银锭抱肩榫卯节点模型,制作安装误差缺陷程度的大小通过节点的紧密程度控制,采用控制卯口宽度,削减榫头宽度的方法来模拟。通过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6个银锭抱肩榫卯节点的破坏特征及滞回特性,为今后木结构的制作安装工艺提供参考。
- 戴金沙陶忠高永林张联霞
- 关键词:榫卯节点滞回特性低周反复加载抗震性能
- 应用于榫卯节点加固的扇形黏弹性阻尼器有限元分析被引量:2
- 2022年
- 为提升传统木结构建筑的抗震能力,研发一种用于榫卯节点加固的扇形黏弹性阻尼器。先介绍了2种形制不同的阻尼器(SX-1和SX-2)的构造,并对其工作机制进行分析,利用ABAQUS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对比分析2种扇形阻尼器在反复荷载下的滞回曲线饱满程度、耗能系数及等效黏滞阻尼比,研究阻尼器的变形性能和耗能特性。结果表明:阻尼器构造合理,滞回面积、耗能系数及等效阻尼比均随幅值的增加而增大;位移加载幅值较小时,SX-1和SX-2试件的耗能系数及等效阻尼比的数值均较小;SX-2形制的扇形黏弹性阻尼器滞回曲线更饱满,耗能能力强,具有较大的变形能力;SX-2形制的黏弹性橡胶阻尼器的耗能系数及等效阻尼比相较于SX-1阻尼器均得到提高,SX-2阻尼器耗能能力得到加强,能够更加有效地提高传统穿斗木构架的抗震能力。
- 徐荣荣陶忠戴必辉戴金沙赵聪杨林
- 关键词:ABAQUS滞回曲线等效阻尼比
- 榫卯侧向紧密度对台阶透榫节点抗震性能影响试验研究被引量:3
- 2020年
- 制作卯口为定值、榫头宽度不同的台阶透榫节点模型,将节点模型分为宽松、适中和过紧3个模型。通过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研究榫卯节点榫头与卯口侧向间紧密度对榫卯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同时通过采用简易云纹技术(在榫头受力部位画出5 mm×5 mm方格网),观察试验过程中榫头发生嵌压破坏的现象及过程。结果表明:紧密程度对节点耗能、极限承载力、初始刚度和延性具有较大影响,榫卯越紧密,脆性特征越明显。极限承载力大小关系:过紧节点模型>适中节点模型>宽松节点模型;初始刚度大小关系:过紧节点模型>适中节点模型>宽松节点模型;等效黏滞阻尼系数大小关系:适中节点模型>过紧节点模型>宽松节点模型;过紧的榫卯节点模型延性差,脆性特征明显,极限转角正向仅为0.08 rad,反向0.06 rad,而宽松、适中节点模型最小极限转角均达到了0.12 rad。
- 苏海红高永林陶忠苏何先张庆
- 关键词:低周反复加载试验抗震性能
- 传统木结构典型榫卯节点基于摩擦机理特性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研究被引量:35
- 2015年
- 为研究榫卯节点接触面间的摩擦效应对榫卯节点减震耗能能力的影响,通过改变榫卯节点接触面间的摩擦系数,对3种古建筑中常用的透榫节点、燕尾榫、梁下有枋透榫节点模型进行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并对基于摩擦特性的节点耗能能力的影响进行量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摩擦对3类节点的破坏形态、承载力及延性影响不大;透榫及梁下有枋透榫节点滞回曲线呈现出典型的反Z形,捏缩效应比较明显,且摩擦系数小的模型滞回环面积明显小于摩擦系数大的模型,燕尾榫节点滞回曲线较为饱满,未出现明显捏缩效应,摩擦系数改变对燕尾榫节点滞回环面积影响较小;摩擦对透榫及梁下有枋透榫节点初始刚度影响较大;透榫节点摩擦系数为0.38时的等效黏滞阻尼系数是摩擦系数为0.20时的2倍多,梁下有枋节点摩擦系数为0.38时的等效黏滞阻尼系数是摩擦系数为0.20时的1.4倍,摩擦对燕尾榫节点等效黏滞阻尼系数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节点耗能能力达到峰值的发挥速度上。
- 高永林陶忠叶燎原王丹张联霞
- 关键词:榫卯节点低周反复荷载试验耗能减震
- 带有黏弹性阻尼器穿斗木结构振动台试验研究被引量:24
- 2017年
- 按照云南"一颗印"构造要求制作了一个两层传统穿斗式木结构房屋模型进行模拟振动台试验。对结构模型的破坏模式、动力响应、应变响应,扭转效应、剪力分布、弯矩变化及耗能能力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结构模型满足中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要求;结构模型具有明显扭转效应;层间剪力分布取决于质量分布;弯矩随地震激励增大不断增大,结构模型未发生塑形破坏;层间累积耗能能力一层耗能能力最大,二层次之,屋脊最小。
- 高永林陶忠叶燎原吴克川周立超苏何先
- 关键词:黏弹性阻尼器振动台试验抗震能力评估
- 墨江M5.9地震农危改房屋震害调查与分析被引量:6
- 2021年
- 墨江M5.9地震极震区烈度达到Ⅷ度.地震也是对该地区近年来农村危房改造成效的一次集中检验.为验证农危改工作实施成效,总结农房加固改造震害经验,首先,根据该区域强震动观测记录,从地面峰值加速度衰减规律和地震波频谱特性方面对地震动特性进行分析;然后,在震害调查的基础上,结合灾区建筑结构特点对Ⅶ度区、Ⅷ度区农房震害特征进行阐述,对农危改房屋在地震中的表现进行对比分析并总结震害经验;最后,结合本次震害调查从加强地震观测、加大力度推进农村危房改造、推广新技术新材料运用和重视震害调查等方面,对提高农房抗震防灾能力提出建议.
- 戴必辉陶忠叶燎原叶燎原高永林
- 关键词:震害分析农房抗震加固
- 高延性混凝土和扇形黏性阻尼器在云南农村危房改造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9年
- 依据昭通市彝良县住建局收集的相关危房资料以及当地地理条件,首次在云南地区采用高延性混凝土构造带加固砖砌体结构、石结构以及采用扇形黏性栉固阻尼器加固木结构房屋。本文主要介绍了木结构与砖砌体结构的加固技术。
- 陈小洪陶燕柴栋陶忠
- 关键词:砖砌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