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杭州市重大科技创新项目(20092113A05)

作品数:7 被引量:78H指数:4
相关作者:洪盛茂焦荔毕晓辉徐昶何曦更多>>
相关机构:杭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南开大学复旦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杭州市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杭州市环境保护科研课题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篇颗粒物
  • 3篇消光
  • 2篇能见度
  • 2篇污染
  • 2篇细颗粒
  • 2篇细颗粒物
  • 2篇消光系数
  • 2篇粒径
  • 2篇化学组成
  • 2篇大气颗粒
  • 2篇大气颗粒物
  • 2篇大气细颗粒物
  • 1篇有机气溶胶
  • 1篇有机碳
  • 1篇气溶胶
  • 1篇气态
  • 1篇气态污染物
  • 1篇污染物
  • 1篇无车日
  • 1篇硝酸盐

机构

  • 7篇杭州市环境监...
  • 3篇南开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中国气象科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7篇焦荔
  • 7篇洪盛茂
  • 3篇毕晓辉
  • 3篇沈建东
  • 3篇何曦
  • 3篇徐昶
  • 2篇冯银厂
  • 2篇叶贤满
  • 2篇应方
  • 2篇杨乐
  • 1篇姚晗
  • 1篇林丰妹
  • 1篇张仁健
  • 1篇符淙斌
  • 1篇韩志伟
  • 1篇孙鸿良
  • 1篇徐虹
  • 1篇刘文高
  • 1篇张天
  • 1篇徐鸿

传媒

  • 3篇中国环境科学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环境与发展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杭州市区污染物消光特性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利用美国IMPROVE能见度公式,分析2011年6月至2012年5月杭州大气复合污染综合监测数据,研究污染物的消光特征,确定首要消光物质.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能见度降低,污染物消光系数在大气总消光系数中的比例逐渐减少,从10 km处的85%左右降低到2 km以下的22%左右.与10 km处相比,2 km处的NO-3和SO2-4消光系数分别增长3.43倍和2.15倍.杭州污染物质的消光系数具有非常明显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特征,硝酸盐表现为夏季较低,冬季较高;硫酸盐表现为秋季高,其他3季相对较低.
洪盛茂徐昶沈建东焦荔何曦杨乐孙鸿良徐鸿叶贤满张天何纪平姚晗
关键词:能见度大气复合污染消光系数硝酸盐硫酸盐
杭州市大气细颗粒物分粒径来源解析被引量:9
2014年
利用安德森分级采样器采集大气细颗粒物样品,分析它们的质量浓度及无机元素、水溶性离子和碳等组分的含量.采用OC/EC最小比值法确定二次有机碳对细颗粒物的贡献,重新构建受体化学成分谱.使用化学质量平衡模型对杭州市区大气细颗粒物进行分粒径来源解析.结果表明,在小粒径段中,二次粒子和机动车尾气尘为主要贡献源类;在粗粒径段中,城市扬尘、建筑水泥尘和煤烟尘的贡献逐渐增多,二次粒子与机动车尾气尘的总分担率下降到50%左右.
沈建东焦荔徐昶何曦应方洪盛茂
关键词:大气细颗粒物化学质量平衡模型
杭州市大气颗粒物消光贡献的来源解析
2017年
2010年8月-2011年8月在杭州市五个环境受体点采集不同粒径的大气颗粒物样品,并对主要消光组分特征进行分析。SO_4^(2-)、EC、OC和NO_3^-对杭州市颗粒物消光能力相对分担率之比为8.7%:15.4%:27.8%:30.3%。二次转化生成的硝酸盐是杭州市能见度下降的主要影响因子。结合CMB模型和IMPROVE公式得出,建筑水泥尘、煤烟尘、土壤风沙尘、(NH_4)_2SO_4、NH_4NO_3、机动车尾气尘、粗颗粒物和二次有机碳对杭州市细颗粒物(PM_(3.3))消光能力相对贡献率之比为0.04%:3.66%:0.30%:10.20%:11.66%:48.87%:10.81%:14.46%。汽车尾气尘对颗粒物的消光能力贡献最大,贡献率达到了48%以上,是杭州市能见度下降的首要污染源,因此,要有效控制杭州市大气能见度的降低,应首要控制机动车尾气的排放。
包贞毕晓辉应方洪盛茂焦荔
关键词:大气颗粒物CMB
2011年冬季长江三角洲气态污染物的模拟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利用MM5-CMAQ模式系统,对2011年12月8—16日长江三角洲一次大气污染过程进行模拟.在NO x排放源影响下,上海和杭州是NO2高值区.杭州西南部,安徽、浙江和江西3省交界处O3质量浓度较高,在40 ppb以上.受SO2排放源影响,上海和南京的SO2浓度较高,高值中心在50 ppb以上.过程分析结果表明,污染扩散过程减弱时,平流输入和排放的SO2、排放和化学转化的NO2逐渐累积;污染过程出现时,夜间排放的NO也逐渐累积,NO2的化学转化过程变慢,O3质量浓度下降.
高丽娜张仁健韩志伟符淙斌颜鹏洪盛茂焦荔
关键词:CMAQ气态污染物
杭州无车日大气细颗粒物化学组成形成机制及光学特性被引量:20
2013年
在世界无车日期间对PM2.5化学组分、光学参数及气态污染物进行同步监测,评估机动车尾气排放对杭州市细颗粒物污染及能见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管制期间NO2、NOx、CO和PM2.5浓度分别为45.0,50.8,1119,85.8μg/m3,比平日分别下降了17.5%、23.3%、20.6%和32.6%.管制期间PM2.5中OC、EC和二次无机组分浓度为8.58,4.29,25.95μg/m3,比管制前下降了13.8%、12.6%和15.7%,管制后则达到20.24,10.85,27.39μg/m3,上升了136.0%、152.7%和5.5%.管制期间较高的NO3-/PM2.5和NOR(0.15)表明PM2.5的形成更多受二次无机转化影响,管制后PM2.5中上升的OC、EC比例和较低的NOR(0.07)则说明PM2.5主要来自机动车排放的碳质组分的贡献.硫酸盐、硝酸盐、有机气溶胶和EC是最主要的消光组分,共解释了总消光系数的74.0%~89.7%.管制后,机动车排放的有机物和EC消光比例达到26.6%和24.6%,大气消光系数则达到438.7Mm-1,比管制期间上升了60.5%,表明机动车污染排放已成为影响杭州大气细颗粒物污染和能见度下降的重要因素.
徐昶沈建东何曦杨乐叶贤满洪盛茂焦荔
关键词:PM2无车日化学组成有机气溶胶消光系数
杭州市大气降尘与PM10化学组成特征的研究被引量:29
2011年
2006年6月~2008年5月,在杭州市采集了大气降尘和PM10样品以及3类PM10源样品,对样品中12种无机元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杭州市大气降尘量与PM10浓度相对于国内其他城市均属于较低水平,二者的季节变化存在明显差异;降尘量和PM10浓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存在相似性,均与人类活动的强度密切相关.空间分布显示除PM10在朝晖和玉泉两采样点的成分谱相似,各采样点降尘和PM10成分谱间的相似性均不高.PM10与各源类成分谱的相似性高于降尘与各源类成分谱的相似性,二者来源的差异可能是造成降尘和PM10化学组分特征不同的原因,其中PM10与城市扬尘的化学成分相似性最高.
徐虹林丰妹毕晓辉焦荔冯银厂洪盛茂刘文高
关键词:降尘PM10化学组成
杭州市大气颗粒物消光组分的粒径分布特征研究被引量:19
2012年
2010年8月在杭州市朝晖、云栖、杭钢和下沙4个点位采集了不同粒径大气颗粒物样品,并对其主要消光组分的粒径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包括SO42-、NO3-、NH4+、OC和EC等.同时在朝晖点位对多种气态污染物和多个气象要素进行了同步观测,以评估杭州市能见度下降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PM2.5、RH、SO2和NO2均与能见度呈一定负相关关系.4个监测点位颗粒物浓度变化均呈双峰型,峰值出现在0.4~0.7μm和9.0~10μm粒径段.以3.3μm为粗细颗粒的分界线,不同监测点位PM10中粗、细颗粒所占比例均等.水溶性离子消光组分的浓度大小顺序为:SO42-〉NH4+〉NO3-.SO42-、NO3-和NH4+均显单峰结构,SO42-和NH4+的峰值出现在0.4~1.1μm的粒径段,NO3-峰值出现在5.8~10μm粒径段.OC显单峰结构,峰值出现在0.4~0.7μm粒径段;EC显双峰结构,峰值出现在0.4~0.7μm和2.1~3.3μm范围内.因而,要解决杭州的能见度问题,应减少细颗粒物,尤其是粒径〈1.1μm的颗粒物的污染.NO3-、SO42-、OC和EC对杭州市颗粒物消光能力相对贡献率之比为2.2%:13.7%:29.8%:43.8%.因此要有效控制杭州市大气能见度的降低趋势,首要的就是控制EC的主要排放源,即机动车尾气的排放.
王琼毕晓辉张裕芬杨成军洪盛茂焦荔冯银厂
关键词:能见度大气颗粒物粒径分布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