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08011075-1)
- 作品数:17 被引量:83H指数:7
- 相关作者:丁玲王金桃吴婷婷白兰周芩更多>>
- 相关机构:山西医科大学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上海市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叶酸与甲基-CpG-结合蛋白2基因表达在宫颈癌变中的关系及交互作用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 探讨叶酸和甲基-CpG-结合蛋白2(MeCP2)表达在宫颈癌变中的交互作用。方法 选择经病理学确诊的宫颈鳞状细胞癌(SCC)患者41例,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患者71例(34例CIN1和37例CIN2+)及61名宫颈正常(NC)妇女为研究对象。采用微生物法检测血清叶酸和红细胞叶酸水平,Western blot法和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宫颈组织中MeCP2蛋白和mRNA的表达量。利用SPSS 20.0软件进行相关资料的Kruskal-Wallis H检验、χ^2检验、χ^2趋势检验和Spearman秩相关分析,应用广义多因子降维模型(GMDR)评价交互作用。结果 随着宫颈病变程度的加重,血清叶酸(H=44.71,P〈0.001;趋势检验 χ^2=24.48,P〈0.001)和红细胞叶酸(H=5.28,P〈0.001;趋势检验 χ^2=3.83,P〈0.05)水平均呈逐渐降低趋势,且血清叶酸和红细胞叶酸水平呈正相关(r=0.270,P〈0.001);MeCP2蛋白(H=33.72,P〈0.001;趋势检验χ^2=14.74,P〈0.001)和mRNA (H=19.50,P〈0.001;趋势检验χ^2=10.74,P〈0.001)表达量随着宫颈病变的进展均呈逐渐升高趋势;叶酸水平与MeCP2蛋白表达量呈负相关(血清叶酸:r=-0.226,P=0.003;红细胞叶酸:r=-0.164,P=0.004)。GMDR交互作用分析表明,在SCC组和CIN2+组,血清叶酸和红细胞叶酸缺乏,MeCP2蛋白高表达与MeCP2mRNA高表达呈现交互作用。结论 叶酸缺乏和MeCP2基因异常高表达可增加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风险,血清叶酸缺乏、红细胞叶酸缺乏、MeCP2蛋白高表达和MeCP2mRNA高表达在宫颈癌变的发展过程中具有协同作用。
- 李巧玲丁玲南晶刘春亮杨作凯陈芳梁雅丽王金桃
- 关键词:叶酸宫颈癌变
- 叶酸对子宫颈癌细胞甲基-CpG-结合蛋白质2表达及细胞增殖抑制的作用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 探讨叶酸对MeCP2表达及宫颈癌细胞增殖抑制的影响;方法 选择宫颈癌细胞Caski(HPV16阳性)和C33A(HPV阴性)进行不同浓度叶酸干预后,用MTT法测定细胞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分别用Western blotting和 real-timePCR技术检测MeCP2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随着叶酸浓度的增加,对两种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加强,各个叶酸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C33A与Caski细胞的凋亡率随叶酸浓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MeCP2蛋白的表达量则呈下降趋势,其与叶酸浓度呈负相关(C33A:r=-0.952,p<0.001;Caski:r=-0.947 p<0.001);Caski与C33A 细胞各浓度组mRNA表达水平差别有统计学意义(C33A:F=77.041, P﹤0.001;Caski:F=59.885 P,﹤0.001);同一浓度下,500 μg/ml组 Caski 细胞MeCP2蛋白表达及mRNA水平均较C33A的高,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MeCP2的蛋白表达量与细胞凋亡率呈负相关(C33A:r=-0.970,P﹤0.001;Caski:r=-0.932,P﹤0.001)。结论 叶酸可以抑制宫颈癌细胞的生长,促进细胞凋亡,降低了MeCP2在宫颈癌细胞中的表达。MeCP2的异常高表达对宫颈癌细胞C33A和Caski 的凋亡有抑制作用。
- 白兰王金桃丁玲董倩吴婷婷周芩
- 关键词:子宫颈肿瘤叶酸细胞增殖抑制
- 红细胞叶酸与p16基因表达在子宫颈癌变中的作用及其交互效应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 探讨红细胞叶酸和p16基因表达与子宫颈癌发生发展的关系以及二者的交互效应.方法 选择经病理学确诊的子宫颈炎(CI)患者58例、低度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 Ⅰ)患者52例、高度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Ⅲ)患者60例和子宫颈鳞状细胞癌(SCC)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在收集人口学特征和子宫颈病变相关因素的基础上,检测红细胞叶酸水平(微生物法)、人乳头状瘤病毒16(HPV16)的感染状况(PCR法)、子宫颈组织中p16基因mRNA(实时定量PCR法)和蛋白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结果 红细胞叶酸水平在CI组为(285.66±48.08) ng/ml,CIN Ⅰ组为(268.70±46.01) ng/ml,CINⅡ~Ⅲ组为(251.22±32.20)ng/ml,SCC组为(226.21±44.79)ng/ml,随着子宫颈病变程度的加重,红细胞叶酸水平呈下降趋势(x 2趋势=32.39,P< 0.001);p16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逐渐升高(x 2趋势=24.68,P< 0.001;x2趋势=45.84,P<0.001);红细胞叶酸与p16mRNA及蛋白表达均呈负相关关系(r=-0.114,P< 0.001;r=-0.192,P< 0.001).交互作用分析显示,红细胞叶酸缺乏与p16 mRNA及蛋白高表达在CIN Ⅰ组、CINⅡ~Ⅲ组及SCC组均显示正相加交互作用.结论 红细胞叶酸缺乏和p16 mRNA及蛋白高表达均可增加子宫颈癌变发生的风险,两者在子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中可能存在正相加交互作用.
- 许娟王金桃丁玲高晨菲康慧杰陈芳吴婷婷白兰郝敏魏丽军
- 关键词:子宫颈肿瘤红细胞叶酸P16交互效应
- 叶酸缺乏与DNA甲基转移酶1表达异常在宫颈癌变中的相互作用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探讨叶酸缺乏和DNA甲基转移酶1(DNMT1)表达异常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相互作用。方法选择2009年9月至2010年5月,在山西某医院确诊的宫颈鳞状细胞癌(SCC)患者80例、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患者105例(其中CINI组52例,CINⅡ/Ⅲ组53例)和宫颈炎(CI)患者53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放射免疫法(RIA)检测其血清叶酸水平。同时,采用体外实验研究方法,对宫颈癌细胞Caski[人乳头瘤病毒(HPV)16阳性]和C33A(HPV阴性)进行不同浓度叶酸干预。检测宫颈组织和细胞中DNMTl蛋白的表达量和mRNA水平。利用SPSS16.0软件进行相关资料的t检验、方差分析、妒检验、Spearman相关分析,应用相加效应模型进行交互作用评价。结果cI组、CINI组、CIN11/m组和SCC组血清叶酸含量(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分别为(3.21±1.74)、(3.17±1.91)、(2.83±2.23)、(2.66±1.82)rig/ml(P〈0.05),DNMTl蛋白表达水平(元±s)分别为0.92±0.29、1.33±0.38、1.84-4-0.37、2.28±0.55,DNMTlmRNA表达水平(元±s)分别为1.33±0.11、1.27±0.12、1.27±0.12、1.26±0.13;随着宫颈病变的加重,叶酸含量逐渐降低,DNMTl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逐渐增高(P值均〈0.05);低叶酸水平和DNMTl蛋白高表达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组均存在正相加交互作用,交互作用相对超额危险度(RERI)、交互作用归因危险比(API)和交互作用指数(S)均显示正相加效应(CINI组:0.27、0.14、1.40;CINⅡ/Ⅲ组:0.47、0.19、1.46;SCC组:1.60、0.31、1.61)。体外研究显示,Caski和C33A细胞的生长抑制率从叶酸干预水平为10μg/ml时的11.4%和13.6%分别上升至1000μg/ml时的64.8%和49.4%,随着叶酸水平的升高呈上升趋势(r值分别为0.954、0.969,P值均〈0.05);DNMTI蛋白的表达量随着叶酸水平�
- 王金桃丁玲郝俊霞赵维敏周芩郝敏
- 关键词:叶酸宫颈鳞状细胞癌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DNA甲基转移酶1宫颈癌细胞
- 叶酸受体α介导ERK信号通路对宫颈癌细胞增殖凋亡的作用
- <正>探讨叶酸受体α(FRα)介导ERK信号通路对宫颈癌细胞增殖凋亡的作用。采用体外实验研究方法,以FRαt阳性的宫颈癌Hela细胞为实验对象进行siRNA干扰,进行了干预前后细胞增殖与活性(CCK-8法)、细胞周期与凋...
- 王金桃丁玲白丽霞康慧杰孙雪松高晨菲许娟
- 关键词:宫颈癌ERK信号通路
- 文献传递
- FHIT基因与HPV16感染在宫颈癌变中的交互效应
- <正>探讨FHIT基因mRNA及其蛋白异常表达与HPV16感染的关系以及在宫颈癌变中的交互效应。选择2009年9月至2011年3月在山西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就诊的宫颈鳞状细胞癌新发病人100例,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妇科、太...
- 丁玲郝俊霞周芩郝敏王金桃
- 关键词:宫颈癌变HPV16交互效应
- 文献传递
- 叶酸缺乏及其与HPV16感染的交互效应对宫颈癌变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4年
- 目的 探讨血清叶酸和红细胞叶酸水平与宫颈癌变的关系以及叶酸缺乏和HPV16型感染在宫颈癌变中的相互作用.方法 选取经病理学确诊的宫颈炎症(CI)患者80例、低度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Ⅰ)患者55例、高度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Ⅱ/Ⅲ)患者55例以及宫颈鳞状细胞癌(SCC)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PCR法检测HPV 16感染状况、微生物法测定血清叶酸及红细胞叶酸水平.结果 随着宫颈癌变的进展,HPV16感染率升高(趋势x2=34.96,P<0.001),血清叶酸含量(趋势x2=42.17,P<0.001)和红细胞叶酸含量(趋势x2=31.39,P<0.001)均呈逐渐降低趋势,血清叶酸和红细胞叶酸含量呈正相关(r=0.405,P<0.001).分组分析显示,血清叶酸和红细胞叶酸含量的OR和调整OR(aOR)值在CINⅡ/Ⅲ和SCC组均呈上升趋势,趋势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在CIN Ⅰ组未显示相同趋势.血清叶酸缺乏与HPV16感染在CINⅡ/Ⅲ及SCC组中存在正相加作用,而红细胞叶酸缺乏与HPV16感染在CIN各组和SCC组中均存在正相加作用.结论 叶酸缺乏可增加宫颈癌变的发生风险,在宫颈癌变的过程中与HPV16感染可能具有协同作用.
- 孙雪松丁玲陈芳吴婷婷王金桃
- 关键词:血清叶酸红细胞叶酸人乳头瘤病毒16型宫颈癌变
- DNA甲基转移酶1表达异常及叶酸缺乏对宫颈癌变的作用
- 目的探讨DNA甲基转移酶1(DNMT1)表达异常和叶酸缺乏与宫颈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及其对宫颈癌变的作用。方法选择经病理学确诊的宫颈鳞状细胞癌(SCC)患者80例、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患者105例(其中CINⅠ52例,...
- 王金桃丁玲郝俊霞赵维敏周芩杨作凯张丽郝敏
- 文献传递
- 叶酸与HPV16E6/E7mRNA表达在宫颈癌变中的交互作用被引量:10
- 2016年
- 目的探讨叶酸与人乳头瘤病毒16型(HPV16)E6/E7mRNA表达在宫颈癌变中的交互作用。方法选取经病理学确诊的宫颈鳞状细胞癌(SCC)患者64例、低度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1)患者55例、高度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1N2+)患者55例和正常宫颈(NC)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微生物法测定血清叶酸和红细胞叶酸水平,应用real—timePCR法检测HPV16E6/E7mRNA表达水平。利用SPSS16.0软件进行相关资料的χ2检验、方差分析、Welch检验、Kruskal—WallisH检验、有序logistic回归和Spearman秩相关分析,应用相加模型进行交互作用分析。结果随着宫颈癌变的进展,血清叶酸和红细胞叶酸水平均呈逐渐降低趋势(χ2=32.71,P〈0.001;χ2=16.32,P〈0.001),且血清叶酸和红细胞叶酸含量呈正相关(r=-0.41,P〈0.001);HPV16E6/E7mRNA表达水平随着宫颈癌变的进展呈逐渐升高趋势(χ2=30.11,P〈0.001;χ2=38.99,P〈0.001);红细胞叶酸含量与HPV16E6/E7mRNA表达量呈负相关(E6:r=-0.14,P=0.009;E7:r=-0.21,P=0.001),红细胞叶酸缺乏与HPV16E6/E7mRNA高表达在C1N1、CIN2+和SCC组均存在正相加交互作用。结论叶酸缺乏和HPV16E6/E7mRNA高表达均可增加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发生的风险,两者在宫颈癌变进展中存在协同作用。
- 南晶丁玲刘学智李娟吴婷婷陈霄王金桃
- 关键词:宫颈癌变叶酸MRNA
- 叶酸及其代谢相关的还原型叶酸载体、甲硫氨酸合成酶还原酶基因多态性与子宫颈癌关系的研究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 探讨血清叶酸、叶酸代谢相关基因还原型叶酸载体(RFC-1)A80G和甲硫氨酸合成酶还原酶基因(MTRR)A66G多态性与子宫颈癌易感性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选择经病理学确诊的子宫颈鳞状细胞癌新发病例107例作为病例组,同期就诊子宫肌瘤患者107例作为对照组。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叶酸水平,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法检测基因RFC-1 A80G和MTRR A66G多态性。结果 病例组血清叶酸水平[(1.86±0.60)ng/ml]低于对照组[(2.30±1.14)ng/ml](Z=2.08,P=0.04),随着血清叶酸水平的降低,发生子宫颈癌的风险增加(χ2趋势=12.57,P=0.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RFC-1 80位点GG基因携带者患子宫颈癌的危险性是AA型的2.42倍(95 % CI 1.01~5.81),是A等位基因(AA+AG)携带者的1.65倍(95 % CI 0.77~3.53);MTRR 66位点GG携带者患子宫颈癌的危险性是AA型个体的1.35倍(95 % CI 0.40~4.56),是A等位基因(AA+AG)携带者的1.26倍(95 % CI 0.38~4.16)。结论 血清叶酸缺乏可增加子宫颈癌发生的风险,RFC-1 A80G可能是子宫颈癌发生的易感因素,携带GG基因型的个体患子宫颈癌的风险增加。尚不能认为MTRR基因多态性与子宫颈癌发生的易感性有关。
- 陈芳王金桃丁玲周芩武媛媛
- 关键词:叶酸宫颈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