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3CB615701)

作品数:136 被引量:750H指数:15
相关作者:陈翠仙李继定王晓琳王保国孟平蕊更多>>
相关机构: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济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理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6篇期刊文章
  • 2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7篇化学工程
  • 30篇一般工业技术
  • 23篇理学
  • 6篇石油与天然气...
  • 5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电气工程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5篇渗透汽化
  • 19篇乙烯
  • 15篇热致相分离
  • 15篇微孔
  • 14篇膜分离
  • 14篇聚丙烯
  • 14篇丙烯
  • 13篇微孔膜
  • 13篇分子
  • 12篇热致相分离法
  • 12篇相分离法
  • 11篇亚胺
  • 11篇渗透汽化膜
  • 11篇酰亚胺
  • 11篇滤膜
  • 10篇电渗析
  • 10篇渗析
  • 10篇聚酰亚胺
  • 9篇溶剂
  • 9篇复合膜

机构

  • 125篇清华大学
  • 15篇济南大学
  • 15篇北京理工大学
  • 12篇南京工业大学
  • 12篇中国科学院
  • 8篇北京化工大学
  • 8篇北京工业大学
  • 7篇中国科学院生...
  • 4篇大庆石化公司
  • 3篇青海民族学院
  • 3篇北京蓝景膜技...
  • 2篇国家海洋局
  • 2篇日东电工株式...
  • 1篇华东理工大学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天津工业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中国石油

作者

  • 58篇陈翠仙
  • 58篇李继定
  • 31篇王晓琳
  • 22篇王保国
  • 15篇孟平蕊
  • 13篇赵之平
  • 12篇施艳荞
  • 12篇李良波
  • 11篇余立新
  • 10篇矫庆泽
  • 10篇吕宏凌
  • 8篇荣凤玲
  • 8篇丁怀宇
  • 8篇杨健
  • 8篇陈剑
  • 8篇田野
  • 8篇林阳政
  • 7篇赵欣
  • 7篇张国俊
  • 7篇彭勇

传媒

  • 46篇膜科学与技术
  • 12篇高分子材料科...
  • 11篇化工学报
  • 6篇功能高分子学...
  • 6篇高等学校化学...
  • 4篇功能材料
  • 4篇化工进展
  • 4篇高校化学工程...
  • 4篇天津工业大学...
  • 4篇济南大学学报...
  • 4篇第一届全国化...
  • 3篇现代化工
  • 3篇高分子通报
  • 3篇清华大学学报...
  • 3篇南京工业大学...
  • 2篇合成树脂及塑...
  • 2篇北京理工大学...
  • 2篇电池
  • 2篇华东理工大学...
  • 1篇分析化学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1
  • 5篇2010
  • 20篇2009
  • 23篇2008
  • 36篇2007
  • 27篇2006
  • 23篇2005
  • 21篇2004
1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热致相分离法微孔膜 (Ⅱ)成膜的影响因素和膜材质的选择被引量:4
2006年
综述讨论了热致相分离法(TIPS)制作微孔膜的影响因素及相关规律,以及近年来在膜制作方法和膜材质方面的一些重要的研究进展.
丁怀宇曾一鸣施艳荞矫庆泽陈观文
关键词:热致相分离成膜机理
影响酚酞基聚芳醚砜/DMAc/水三元体系相图的因素被引量:2
2007年
采用浊点滴定法测定了聚芳醚砜(PES-C)铸膜液的浊点,并绘制了PES-C/DMAc/H2O三元体系相图.在PES-C/DMAc溶液体系中分别加入草酸(OA)、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无水氯化锂(LiCl)、聚乙二醇600(PEG-600)、吐温80(Tween-80)、乙醚(EE)6种添加剂,考察了不同添加剂对体系相图的影响,并对机理进行简要分析.此外,还考察了草酸浓度对该体系相图的影响.
刘峙岳赵欣陈翠仙李继定
关键词:聚芳醚砜三元相图添加剂
双极膜电渗析理论与应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5
2004年
从理论和应用研究两方面较为全面地综述了双极膜电渗析技术在近些年的发展 ,阐述了双极膜中水解离、水迁移、离子迁移以及双极膜电渗析过程等理论研究新进展 ,介绍了它在有机酸的回收制备、环境保护和食品医药工业及其他领域中的新应用 。
唐宇王晓琳龚燕余立新
关键词:双极膜电渗析水解离
聚苯醚蜂窝状多孔膜的形成及溶剂对孔形态的影响被引量:6
2006年
以聚苯醚(PPO)为膜材质,在高湿度环境中用浇铸成膜的方法制得了具有规整蜂窝状孔结构的薄膜,探讨了聚苯醚规整多孔膜形成的机理;并研究了溶剂与聚合物的相容性,以及溶剂的挥发性对蜂窝状孔结构形成的影响。
刘爽田野施艳荞矫庆泽
关键词:聚苯醚
基于Simha-Somcynsky状态方程的高分子-溶剂体系扩散系数模型被引量:1
2007年
将Simha-Somcynsky状态方程引入到Vrentas-Duda扩散系数模型,建立基于状态方程的溶剂在高分子中扩散系数模型。与原模型相比,改进的模型避免进行高分子的黏弹性实验测定,模型中高分子的相关参数仅由状态方程的特征温度和特征体积确定,提高了模型的预测能力。对苯、甲苯、乙苯、氯仿在聚苯乙烯、聚异丁烯和聚醋酸乙烯酯中的扩散系数计算结果表明,改进模型的预测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
吕宏凌王保国杨基础
关键词:高分子溶剂
手性选择性阴离子交换膜的制备及性能被引量:5
2005年
为得到较高通量的手性选择性阴离子交换膜,将β环糊精作为手性选择剂添加在膜相中,制得具有手性选择性的阴离子交换膜。将其用于拆分DL-对羟基苯甘氨酸外消旋混合物的电渗析过程。在碱性条件下L-对羟基苯甘氨酸优先通过手性阴膜,分离因子达1.25,通量达到60.4 g.m-2.h-1,验证了预期的拆分效果。使用普通阴膜,并在电渗析实验中对比了在料液中添加β环糊精以及不添加β环糊精的分离性能,β环糊精添加在料液中有明显的拆分效果,不添加β环糊精的普通电渗析几乎没有拆分效果。结果进一步验证了手性选择性来源于手性膜的β环糊精。
林涛王军彭勇余立新
关键词:电渗析阴离子交换膜手性拆分Β环糊精对羟基苯甘氨酸
双组分无机电解质溶液的纳滤膜分离性能被引量:10
2005年
Investigations have revealed the permeation performance of electrolytes in the separation process by nanofiltration membranes in single salt solutions. However, there is still not much information about the separation process of mixed electrolyte solutions, and by now most of the investigations have been on solutions containing three kinds of ions, in which anions are mostly NO-3, Cl- and SO 2-4, and cations are mostly Na+,Ca 2+ and Mg 2+. In this work, permeation experiments of three kinds of nanofiltration membranes(ESNA 1-LF, ESNA 1 and LES 90) for binary electrolyte solutions(NaNO3, Ca(NO3)2; NaCl, NaNO3; NaCl, Ca(NO3)2; etc.) were carried out, and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co-ions and counter-ions were investigated.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ion with better permeation performance would permeate first,thus depressing the rejection of itself and enhancing the rejection of the co-ion with poor permeation performance. Interaction between co-ions with similar permeation performance was not obvious. Counter-ions influenced each other mainly through the electroneutrality principle.
苏萌王大新王晓琳安藤雅明新谷卓司
关键词:膜分离纳滤混合电解质
低温等离子体接枝改性PVDF膜被引量:21
2007年
采用低温等离子体接枝技术改性聚偏氟乙烯膜(PVDF),在PVDF膜表面引入疏水性单体苯乙烯,达到改变膜表面孔径的大小和孔径分布的目的.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ATR)对改性前后的PVDF膜表面进行了结构分析,考察了PVDF膜接枝前后官能团的变化.采用示差扫描量热仪(DSC)分析了PVDF改性前后膜的孔径分布,考察了改性条件对膜孔径大小和分布的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观测了PVDF膜改性前后表面形貌的变化.研究了接枝温度、接枝时间等接枝条件对PVDF改性膜纯水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照射时间和接枝时间的延长,PVDF改性膜的孔径分布变窄,纯水通量下降,接枝率提高.
陈剑李继定王鼎赵之平陈翠仙
关键词:低温等离子体PVDF膜接枝改性苯乙烯
研究浓差极化和膜污染过程的方法与策略被引量:38
2006年
简要综述了浓差极化和膜污染的研究方法和策略.利用超滤法处理印钞擦版废液实验说明研究思路和各种分析方法的应用.通过膜阻力模型实验,分析出各污染途径产生的阻力大小,讨论了应注意的问题.采用EDX,ICP,TOC,SEM,FTIR和MC对膜污染物、酸洗和碱洗液、清洗前后膜表面形貌分析鉴定,发现主要无机污染物是钙离子,主要有机污染物是磺化蓖麻油.模拟实验结果与上述结果一致,并引导出四步清洗方法,可对污染膜进行有效清洗;并发现对于严重污染的膜,采用三个以上清洗周期才能使膜通量得到完全恢复.最后提出一个浓差极化和膜污染的研究方法和策略框架图.
刘忠洲张国俊纪树兰
关键词:浓差极化膜污染
聚酰亚胺渗透汽化膜的研究 (Ⅲ)水蒸气小分子在PI膜中的传质行为被引量:3
2006年
以2种二酐、2种二胺为单体,制备了4种不同结构的聚酰亚胺(PI)均质膜;用建立的动态吸附/脱附实验装置测定水蒸气在PI膜中的吸附/脱附行为;考察了不同结构的PI膜对水蒸气吸附/脱附的影响;计算了反常扩散指数;研究了温度对水蒸气在聚酰亚胺膜(PI)中扩散系数的影响.分析了扩散系数与温度和聚合物重复单元的摩尔自由体积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水蒸气小分子在PI膜中的扩散系数随着温度增加而增加,随着聚合物重复单元摩尔自由体积的增加,扩散系数也呈上升的趋势.
陈剑李继定曾楚怡王鼎赵之平陈翠仙
关键词:聚酰亚胺膜水蒸气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