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2009225027)
- 作品数:3 被引量:8H指数:2
- 相关作者:王军刘华岩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芍药苷对Aβ_(1-42)诱导的小胶质细胞炎性反应和趋化性的影响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讨芍药苷(PF)对β-淀粉样蛋白(Aβ)_(1-42)诱导的小胶质细胞炎性反应和趋化性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大鼠小胶质细胞,分别用0、5、25、50μmol/LPF预处理细胞后,采用CCK-8法和LDH法检测细胞毒性。将培养的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正常培养基)、阳性对照组(Aβ_(1-42)处理细胞)和实验组(PF+Aβ_(1-42)处理细胞)。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趋化因子配体1(CXCL1)、趋化因子配体2(CCL2)的表达水平。采用Transwell小室进行小胶质细胞体外趋化实验,观察各组细胞趋化迁移情况。结论培养大鼠原代小胶质细胞纯度达90%以上,CCK-8法和LDH法测定均显示PF对小胶质细胞无明显细胞毒作用(均P>0.05)。PF可抑制Aβ_(1-42)诱导的小胶质细胞分泌促炎性介质TNF-α、IL-1β、IL-6和趋化因子CXCL1、CCL2(均P<0.01)。同时,PF可抑制小胶质细胞向Aβ_(1-42)的趋化(均P<0.05)。结论 PF可抑制Aβ_(1-42)诱导的啮齿动物小胶质细胞生成促炎性介质和趋化因子,并抑制小胶质细胞向Aβ_(1-42)趋化迁移,提示PF可能为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提供新的契机。
- 刘华岩王军
- 关键词:Β-淀粉样蛋白小胶质细胞趋化
- 十全大补汤对小鼠骨髓源性细胞向脑内迁移的影响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探讨十全大补汤对小鼠骨髓源性细胞向脑内迁移的影响。方法将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小鼠的骨髓细胞通过股静脉移植入实验小鼠制作成嵌合鼠模型,4周后分为实验组(口服十全大补汤组)和对照组(给水组),继续饲养5周。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鼠血中GFP及CD11b阳性细胞比例,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鼠脑GFP或Iba1阳性细胞的分布。结果骨髓移植成功,嵌合鼠79%以上血白细胞由移植来源的骨髓细胞产生,十全大补汤能够促进血中单核巨嗜细胞系统的增殖。2组小鼠小脑内均偶可见GFP阳性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十全大补汤能够增加小鼠脑海马区固有小胶质细胞的数量。结论对于无脑部损伤的小鼠,口服十全大补汤能够促进血中CD11b阳性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增殖,同时能够增加脑中固有小胶质细胞的数量。
- 刘华岩王军
- 关键词:骨髓干细胞小胶质细胞十全大补汤绿色荧光蛋白
- 十全大补汤对阿尔茨海默病小鼠骨髓源性细胞向脑内迁移及分化的影响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十全大补汤对阿尔茨海默病(AD)小鼠骨髓源性细胞(BMDC)向脑内迁移及分化的影响。方法将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GFP)转基因小鼠的骨髓细胞通过股静脉移植入实验小鼠制作成嵌合鼠模型,并通过海马内注射纤维化Aβ1-42(fAβ42)建立AD模型,分为实验组(口服十全大补汤组)和对照组(给水组)。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鼠血中GFP及CD11b阳性细胞比例,利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鼠脑海马fAβ42注射病灶及病灶周围GFP阳性细胞的分布,利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鼠脑非病灶临近部位GFP阳性细胞的分布,利用免疫荧光染色法确定鼠脑GFP细胞的表型。结果骨髓移植成功,嵌合鼠79%以上血白细胞由移植来源的骨髓细胞产生,十全大补汤能够促进血中CD11b阳性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增殖。注射fAβ42能够引起BMDC向病灶处的迁移和聚集,实验组和对照组间无明显差异;但十全大补汤可以明显增加距离病灶区相对远的脑区的BMDC数量。脑内GFP细胞呈现小胶质细胞(MG)表型。结论十全大补汤能促进AD小鼠血单核巨噬细胞增殖,引起BMDC归巢,进而分化为MG,加强了对fAβ42的吞噬,同时在非病变脑区起免疫监督作用。在应用BMDC治疗AD等神经系统疾病中,同时应用十全大补汤,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契机。
- 刘华岩王军
-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骨髓干细胞小胶质细胞十全大补汤小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