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500423)

作品数:67 被引量:171H指数:8
相关作者:李文桂陈雅棠朱佑明王鸿杨梅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遵义医学院成都航天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重庆市卫生局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7篇医药卫生
  • 5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1篇疫苗
  • 27篇绦虫
  • 25篇棘球绦虫
  • 21篇多房棘球绦虫
  • 18篇介导
  • 14篇病毒
  • 13篇细胞
  • 11篇脾细胞
  • 11篇EM
  • 10篇载体介导
  • 8篇小鼠
  • 8篇免疫
  • 7篇BB
  • 6篇细胞因子
  • 6篇棘球蚴
  • 6篇棘球蚴病
  • 5篇疫苗诱导
  • 5篇抗原
  • 4篇蛋白
  • 4篇重组BCG

机构

  • 66篇重庆医科大学...
  • 4篇遵义医学院
  • 1篇四川省人民医...
  • 1篇成都航天医院

作者

  • 66篇李文桂
  • 42篇陈雅棠
  • 17篇朱佑明
  • 13篇王鸿
  • 10篇杨梅
  • 5篇周必英
  • 1篇曾莉蓉
  • 1篇陈蕊
  • 1篇刘兴超

传媒

  • 16篇中国病原生物...
  • 8篇中国地方病学...
  • 8篇中华地方病学...
  • 6篇中国人兽共患...
  • 5篇生物技术通讯
  • 3篇国外医学(医...
  • 3篇细胞与分子免...
  • 3篇热带医学杂志
  • 3篇国际流行病学...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寄生虫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地方病通报
  • 1篇免疫学杂志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国际病毒学杂...
  • 1篇生物技术进展

年份

  • 4篇2023
  • 5篇2022
  • 4篇2021
  • 6篇2020
  • 7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6篇2009
  • 8篇2008
  • 10篇2007
  • 6篇2006
6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房棘球绦虫重组BCG-EmⅡ/3疫苗诱导小鼠脾细胞因子变化的研究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探讨多房棘球绦虫(Em)重组BCG-EmⅡ/3疫苗免疫和Em原头节攻击后小鼠脾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将Balb/c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3组:疫苗皮下注射组、疫苗鼻腔内接种组、对照组。免疫后8周用Em原头节进行攻击感染,感染后18周杀鼠取脾,分离脾细胞,分别用原液、Em抗原(EmAg)、刀豆蛋白A(ConA)或植物血凝素(PHA)培养,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脾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2(IL-2)、1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结果疫苗皮下注射组原液培养条件下IL-2、IFN-γ、TNF-α和IL-4水平分别为(34.6±2.7)、(34.5±2.8)、(265.0±0.0)、(9.8±2.6)ng/L,与对照组[(25.0±1.9)、(30.0±0.0)、(10.0±0.0)、(12.5±2.7)ng/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疫苗鼻腔内接种组原液培养条件下上述4种指标分别为(32.5±2.2)、(33.6±2.7)、(130.0±0.0)、(10.4±2.7)ng/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疫苗皮下注射组原液培养条件下TNF-α水平明显高于疫苗鼻腔内接种组(P〈0.01)。EmAg、ConA(或PHA)刺激培养条件下,上述4种指标明显高于相同组别的原液培养(P〈0.01),且ConA(或PHA)刺激培养条件下,上述4种指标明显高于相同组别的EmAg刺激培养条件(P〈0.01)。结论多房棘球绦虫重组BCG-EmⅡ/3疫苗诱导小鼠产生辅助T淋巴细胞(Th)1型免疫反应,从而对抗Em原头节攻击感染。
李文桂王鸿朱佑明
关键词:棘球蚴病细胞因子类
鸡痘病毒介导的呼吸道病毒疫苗的研制现状被引量:1
2019年
呼吸道病毒通常引起呼吸道的相关感染,研制疫苗防治该类疾病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鸡痘病毒可诱导感染的宿主产生细胞、体液和粘膜免疫应答,是一种理想的疫苗载体,可表达呼吸道病毒的多种蛋白。这些呼吸道病毒包括禽流感病毒、新城疫病毒、火鸡鼻支气管肺病毒、出血性肠炎病毒和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等,本文综述以鸡痘病毒为传递载体的呼吸道病毒疫苗的研制现状。
李文桂陈雅棠
关键词:呼吸道病毒鸡痘病毒疫苗
多房棘球蚴病诊断抗原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09年
多房棘球绦虫特异性和保护性抗原的研究是多房棘球蚴病免疫和诊断的基础。由于天然抗原来源有限,应用受到限制,重组抗原的研制则可解决质量控制和抗原来源的问题。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对多房棘球蚴病诊断抗原尤其是重组抗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周必英陈雅棠李文桂
关键词:多房棘球绦虫多房棘球蚴病免疫诊断
载体介导的布鲁菌外膜蛋白疫苗研制现状被引量:1
2019年
布鲁菌引起的布鲁菌病是严重危害人畜健康的传染性疾病,采用疫苗防治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外膜蛋白(OMP)是一种有效的疫苗候选分子,本文综述了鼠伤寒沙门菌、卡介苗、根癌农杆菌、大肠杆菌、毕赤酵母、禽流感病毒、山羊痘病毒和牛痘病毒等载体介导的布鲁菌OMP疫苗的研制现状。
李文桂陈雅棠
关键词:布鲁菌外膜蛋白疫苗
多房棘球绦虫重组Bb—EmⅡ/3-Em14—3—3疫苗诱导BALB/c小鼠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多房棘球绦虫(Em)重组Bb-EmⅡ/3-Eml4.3.3疫苗免疫和Em原头节攻击后小鼠脾CD4+和CD8+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用重组Bb-EmⅡ/3-Em14.3.3疫苗分别通过皮下注射、肌肉注射、鼻腔黏膜接种以及口服接种免疫BALB/c小鼠,双歧杆菌(Bb)液和磷酸盐缓冲液(PBS)为对照,12周后,用50个Em原头蚴腹腔注射进行攻击,攻击感染18周剖杀小鼠,检获泡球蚴组织,称取重量,计算减蚴率;分离脾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脾CD4+和CD8+T淋巴细胞亚群的百分比。结果疫苗免疫组(皮下注射、肌肉注射、鼻腔黏膜接种、口服接种)小鼠检获泡球蚴重量[(0.77±0.52)、(0.87±0.60)、(2.17±0.50)、(3.06±0.15)g]均明显低于PBS对照组[(3.54±0.32)g.P〈0.05或〈0.01]。疫苗免疫组(皮下注射、肌肉注射、鼻腔黏膜接种、口服接种)小鼠脾CD4+T细胞亚群[(28.2±2.5)%、(25.0±2.7)%、(24.0±1.3)%、(23.0±1.8)%]显著高于PBS对照组[(16.1±2.2)%,P均〈0.01];各疫苗免疫组小鼠CD8+T细胞亚群水平均轻微升高,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36,P〉0.05)。皮下注射组小鼠CD4+T细胞亚群高于肌肉注射组、鼻腔黏膜接种组和口服接种组(P均〈0.05)。结论CD4+T细胞亚群在Em重组Bb-EmⅡ/3-Em14-3-3疫苗诱导的小鼠抗Em原头节攻击感染的保护性免疫机制中起关键作用,疫苗皮下注射是一种较好的免疫途径。
杨梅李文桂刘兴超
关键词:多房棘球绦虫T淋巴细胞亚群
多房棘球绦虫重组BCG-Em14-3-3疫苗诱导小鼠脾细胞凋亡的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以多房棘球绦虫(Em)重组BCG-Em14-3-3疫苗免疫小鼠再以Em的续绦期幼虫泡球蚴的原头节攻击后,鼠脾细胞凋亡的变化。方法:将疫苗采用皮下注射和鼻腔内接种分别免疫BALB/c小鼠,免疫后8周用Em原头节进行攻击感染。感染后18周杀鼠取脾分离脾细胞,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脾细胞的凋亡,同时设空载体、BCG和PBS对照组。结果:疫苗接种组小鼠脾细胞的凋亡率明显低于感染对照组;鼻腔内接种组脾细胞的凋亡率显著低于皮下注射组。结论:泡球蚴的感染可引起小鼠脾细胞发生凋亡,Em重组BCG-Em14-3-3疫苗接种可抑制感染小鼠脾细胞的凋亡。疫苗鼻腔内接种是一种较好的免疫途径。
李文桂王鸿朱佑明
关键词:多房棘球绦虫重组BCG-EM14-3-3疫苗脾细胞凋亡
乳球菌介导的重组寄生虫疫苗的研制现状被引量:7
2015年
寄生虫病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是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的公共卫生问题。药物化疗是治疗寄生虫病的重要措施之一,但某些寄生虫的虫株已对一种或数种化疗药物产生了抗药性,研制疫苗防治寄生虫病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
李文桂陈雅棠
关键词:寄生虫疫苗
多房棘球绦虫EmⅡ/3抗原研究进展
2007年
本文综述了多房棘球绦虫EmⅡ/3基因及表达蛋白EmⅡ/3的抗原性和免疫性,为多房棘球蚴病的疫苗研究和免疫诊断研究提供参考。
杨梅李文桂
关键词:多房棘球绦虫疫苗
细菌转基因植物疫苗研究进展被引量:14
2006年
李文桂陈雅棠
关键词:疫苗研究转基因植物活菌苗DNA疫苗分子疫苗破伤风
双歧杆菌生物学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24
2006年
李文桂陈雅棠
关键词:双歧杆菌生物学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