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AIA100007)
- 作品数:30 被引量:785H指数:14
- 相关作者:史秋衡文静郭建鹏汪雅霜杨凌燕更多>>
- 相关机构:厦门大学爱荷华大学天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 压力概念的内涵阐释被引量:15
- 2016年
- 压力一词被广泛使用,但其概念实质往往被表象描述所遮盖或取代。本文采用历史文献法、质性访谈法、综合分析法,从词源学、心理学、压力源三个视角对压力概念的内涵进行深入剖析与阐释。研究发现从词源学到心理学,人类关于压力感知与体验的认识经历了从物质、生理层面到精神、心理层面的过程。词源学强调压力是由外在刺激给人带来重负与困苦,刺激物的性质与刺激量是关键指标;心理学和压力源视角的研究则发现压力的产生不仅取决于刺激事件,更取决于个体对刺激物所持的态度与评估。主观评估是刺激与压力体验之间重要的中介变量。压力是个体对刺激进行主观评估后,感到自身难以应对时产生的消极身心反应,这种反应具有解释性、情绪性、防御性等特征。
- 陈秋燕
- 关键词:词源学心理学压力源
- 中国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基于学情调查的自我评价分析被引量:54
- 2012年
- 大学生就业能力是反映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需求契合度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维度。本文以就业能力培养的USEM模型为基础,通过国家大学生学习情况问卷设计与调查,从实证的视角深入剖析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和就业理念。调查表明,我国高校亟须改善大学生就业理念感知的内外部环境,以优化就业能力各要素的培养绩效为切入点,把就业能力提升的内容融入人才培养模式之中,实现大学生就业能力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 史秋衡文静
- 关键词:大学生调查就业能力
- 大学文化:提升学生学习的育人文化被引量:3
- 2012年
- 大学文化是育人为本的文化,基于提升学生学习在高等教育中的核心价值地位,大学文化的关注点必须更加聚焦于学生学习。以提升学生学习为出发点的研究视角,是一个离大学文化的育人内涵最为切近的角度。调查表明,大学文化建设在提升学生学习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促进了大学育人目标的实现。但其中呈现出来的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面向教育本身,把提升学生学习放到大学文化建设中应有的重要位置,强调提升学生学习的大学文化新理念。
- 史秋衡卢丽君
- 关键词:大学文化育人为本
- 巴基斯坦大学生满意度的实证研究被引量:11
- 2015年
- 本研究对巴基斯坦三所大学的学生展开调查。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得到巴基斯坦大学学生满意度的11个基本要素,并发现了巴基斯坦大学学生满意度的基本特征:学生在教师指导、教师教学、图书馆和同伴关系的满意度水平处在第一梯队,在管理服务、课程与要求、住宿条件、交通与安全的满意度水平处在第二梯队,在咨询服务、校园支持和教室条件的满意度水平处在第三梯队。此外,学生满意度在性别、父母月收入、兄弟姐妹数量、高中成绩四个投入变量下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学校、院系、是否住校和大学成绩这四个环境变量存在显著性差异。政策的制定者需关注学校的咨询服务,提高财政和校园支持,改善教室条件;考虑不同背景特征学生的不同需求,在实践过程中有所侧重。
- 史秋衡古尔扎·阿里·沙阿布哈里
- 关键词:学生满意度
- 我国大学生学情状态与影响机制的实证分析
- 采用整群分层抽样的方法,使用自编量表对全国23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52所高校的92 122名大学生进行学习观、课堂体验、学习方式和学习收获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大学生的学习观、课堂体验、学习方式和学习收获偏正面,但也存在...
- 史秋衡郭建鹏
- 关键词:学习观
- 文献传递
- 不同类型高校本科生源质量的实证研究——基于“国家大学生学习情况调查”的数据分析被引量:31
- 2014年
-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对高校生源质量的评价应转向对公平性和适切性的追求;公平性强调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获得不受除能力以外的因素影响,适切性关注学生发展需求与学校定位的匹配程度。使用国家大学生学习情况调查的数据分析不同类型高校生源质量的公平性和适切性,结果发现:"985"院校和"211"院校更加注重以高考成绩为表征的学生能力,一般本科院校在能力的基础上关注弱势群体的成效更加显著;各类高校生源质量均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适切性的要求。研究建议:未来需要更加关注高考对于学生大学预备能力的检测,"985"院校和"211"院校的生源质量需在能力的基础上提高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各类院校均应结合学校定位和生源质量的特征对学生生涯发展提供恰当的全过程指导。
- 史秋衡矫怡程
- 关键词:生源质量本科学情调查
- 大学生学习满意度测评逻辑模型的构建被引量:16
- 2013年
- 逻辑模型表征着组织要素之间的学理关系,成为高等教育系统的主要分析框架之一,运用于大学生学习满意度的评价。基于大学生学习满意度测评结果,使用逻辑模型构建分析框架,从而呈现出各要素指标之间的学理关系、组织流程和出现的绩效结果、影响形式。根据分类学的视角,在对大学生学习满意度测评构建逻辑模型时,分别对个人发展、群体收获、项目管理和制度建设条件下的大学生满意度进行具体分析与研究,从不同层面构建大学生学习满意度测评的逻辑模型。
- 史秋衡文静
- 关键词:逻辑模型分类学
- 大学生学习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13
- 2013年
- 学习满意度是大学生学习情况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自编量表和整群分层抽样的方法,本研究对全国高校在校大学生进行在线调查。74 867名本科生的调查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大学生目前处于'基本满意'的状态,并认可学习满意度处于'重要'的地位。同时,对不同影响因素的分析,不仅能体现差异,更能反映问题并引起深思。因此,未来的改革需要在立足学生发展的需求与规律基础上开展,在引导高校分层分类发展并形成共同进步方面继续有所作为。
- 文静
- 关键词:学习满意度影响因素
- 大学生课堂体验对学习方式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多水平分析的结果被引量:78
- 2013年
- 基于全国23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39所高等学校的74687名大学本科生的学情调查数据,采用两水平分层线性模型分析大学生课堂体验对学习方式的影响,结果显示,我国大学生的课堂体验对学习方式具有显著影响,学校特征也能够改变课堂体验对学习方式的影响程度。此外,学生的学科、年级、性别、学习观等个体特征,以及学校类型和所处区域的学校特征也显著影响大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我国大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必须改善大学生的课堂体验,深入研究院校差异,依据学科特点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尽早做好大学生的心理和学习调适,提高教学设计的针对性。
- 郭建鹏杨凌燕史秋衡
- 关键词:课堂体验高等教育质量
- 我国大学生学校适应特征的实证分析被引量:9
- 2014年
- 大学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实现学校适应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采用自编量表对74602名大学生进行学校适应的调查发现,学习适应和就业自信是大学生学校适应最为困难的两个维度,不同类别的大学生其学校适应水平呈现出显著不同,其中大二学生、理学类学生的学校适应需要得到进一步关注。
- 邹小勤
- 关键词: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