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202006-02)
- 作品数:5 被引量:54H指数:4
- 相关作者:谢立璟孙承业马沛滨唐丽萍龙鑫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昆明医科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我国有毒动物、有毒植物、毒蕈中毒现况分析被引量:35
- 2013年
- 目的了解我国有毒动物、有毒植物及毒蕈中毒的现况,以进一步明确有毒生物中毒控制工作方向,为中毒控制关键技术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检索中国医院知识资源总库和万方数据库,收集1994至2011年我国公开发表的有毒动物、有毒植物、毒蕈中毒病例/事件的文献,进行回顾性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收集到符合标准的文献3463篇,共报道中毒患者94 700例,其中有毒动物中毒46 110例,有毒植物中毒37 172例,毒蕈中毒11 418例。中毒主要发生在物种分布相对丰富的南方地区,中毒病例分布地区与物种自然分布地区基本一致。毒物谱相对集中,有毒动物及有毒植物排名前5位的毒物所致中毒病例数分别占这两类中毒病例总数的78.77%(36 321/46 110)及84.03%(31 234/37 172)。导致中毒的有毒动物以毒蛇、鱼胆、河豚为主;有毒植物以豆科、毛茛科植物为主;毒蕈则以未知种类者居多,占77.09%(8802/11 418),已知种类以鹅膏科及牛肝菌科为主。中毒原因主要为意外(50.24%,41 291/82 185)和误食(42.19%,34 670/82 185)。中毒途径以经口为主(70.34%,66 438/94 458)。有毒动物、有毒植物、毒蕈中毒病死率分别为2.52%(1008/39 951)、1.66%(547/33 001)、12.39%(1248/10 076)。结论我国有毒动物、有毒植物、毒蕈中毒危害严重,具有病死率高、地域性强、毒物谱相对集中等特点。因此,今后应加强有毒动物、有毒植物、毒蕈中毒控制工作,建立相应监测体系,开展中毒控制关键技术的研发,并加强毒物识别、毒物危害及预防的宣传教育,以求最大限度降低中毒发生率。
- 何仟谢立璟马沛滨孙承业
- 关键词:中毒有毒动物有毒植物毒蕈
- 乌头属植物中毒事件的病因判定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验证中毒事件病因判定模型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发生的一起乌头属植物中毒事件病因判定中的作用。方法中毒事件病因判定模型的要点是根据现场、病例和实验研究结果进行综合判定。接到中毒事件报告后,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专业人员迅速赶往现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了解中毒患者临床情况,采集中毒患者的血液、呕吐物样本及可疑有毒植物新鲜样本,国家CDC组织相关专业机构进行可疑有毒植物的形态学鉴定、DNA分子鉴定和毒素检验,并按照中毒病因判定模型,综合3方面的结果进行病因判定,指导临床诊断和救治。结果 2010年5月30日,新疆塔城地区某县某矿业金属有限公司13名员工食用在附近山上采集的"野芹菜"后15~30 min内陆续出现口唇及四肢麻木、全身乏力、恶心、呕吐等症状,立即被送往当地医院,运送途中死亡4人,9人送到医院进行抢救,其中2人抢救无效均于中毒后4 h左右死亡。可疑有毒植物新鲜样本形态学鉴定确认为毛茛科乌头属植物。1例呕吐物样品和3例血液样品中检测出乌头碱,血液样品中乌头碱含量分别为0.17、0.25和0.48μg/L。DNA分子鉴定结果显示现场采集的可疑有毒植物新鲜叶片与乌头属植物属于同一类。综合上述结果,明确该起事件为误采误食乌头属植物茎叶所致突发中毒事件。结论中毒事件病因判定模型在中毒事件病因判定中可起到重要指导作用。
- 谢立璟王效俊侯小平刘全儒王英伟龙鑫马沛滨孙承业
- 关键词:乌头属中毒
- 条盖盔孢伞中毒事件的调查分析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分析云南省腾冲县一起毒蕈中毒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为预防与控制类似毒蕈中毒事件提供借鉴。方法接到中毒事件报告后,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专业人员迅速赶往现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毒物鉴定工作,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12年6月30日15时左右,同一家庭的6人,包括祖父(例1,56岁)、祖母(例2,47岁)和4个孙女(例3~6,分别为8、8、7、1.5岁)一起食用了含"麻栗菌"(祖父当日自采)的午餐。次日凌晨4~6时,2个孙女(例3、5)和祖父母先后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就诊于当地卫生院,给予对症治疗后返家;例4仅出现腹泻,未就医;例6仅进食少量菜汁,未出现明显症状。7月2日例3、5出现嗜睡、昏迷,6人均被送往腾冲县人民医院,诊断为群体性毒蕈中毒并上报当地CDC。例3在急诊科经抢救无效死亡;例1入院,例2急诊留观治疗,分别在中毒后第26、19天痊愈;其他3例患儿当日转诊省级医疗机构,中毒后第10~13天痊愈。CDC专业人员在事发当地采集的新鲜"麻栗菌"标本经鉴定确认为毒蕈条盖盔孢伞(Galerina sulciceps),而非当地俗称"麻栗菌"的可食性酒色蜡蘑(Laccaria vinaceoevellanea),明确该起事件为误采误食条盖盔孢伞导致的急性中毒事件。结论条盖盔孢伞与酒色蜡蘑外观形态易混淆,故因误采误食导致中毒。专业机构应加强中毒信息管理,掌握不同地区毒蕈谱。应对医务人员进行毒蕈中毒诊断和救治知识的培训,并对普通群众开展预防常见毒蕈中毒的科普教育。
- 郭超杨承亮李新和杨祝良谢立璟
- 关键词:中毒
- 毒蕈中毒防治健康教育内容及方法初探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探讨毒蕈中毒防治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形式及效果,为今后的毒蕈中毒控制工作奠定基础。方法调查医务人员对毒蕈中毒防治知识、小学生对毒蕈识别知识掌握情况,研制预防毒蕈中毒健康教育媒体材料。针对医务人员发放毒蕈防治手册4000册,向小学生发放宣传折页200份。对265名医务人员及176名小学生实施面对面授课,并评价其短期干预效果。结果研制5类7种媒体材料,包括手册(全国版、云南版)、折页、幻灯片课件(专业版、科普版)、招贴画、仿真示教标本。医务人员问卷调查结果示毒蕈中毒临床分型知识知晓率为31.54%(82/260);毒蕈中毒防治知识问卷平均分为(68.02±18.00)分;医务人员最希望了解毒蕈中毒防治知识的方式为面对面授课(73.85%,192/260)。小学生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毒蕈识别知识问卷平均分为(56.73±17.23)分;小学生最希望了解毒蕈中毒预防知识的方式为网络(74.42%,128/172)。医务人员、小学生干预(授课)前后知识问卷平均分分别由(68.02±18.00)分提高到(86.55±14.17)分、(56.73±17.23)分提高到(90.45±13.2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期内预防毒蕈中毒的健康教育内容应以纠正毒蕈识别误区、加强专业人员毒蕈中毒诊疗知识培训、加强公众不随意采食野生蕈菌意识为主要内容。面对面授课等健康教育方法对毒蕈中毒防治起到一定干预作用。
- 谢立璟周静龙鑫唐丽萍
- 关键词:毒蘑菇蕈中毒健康教育
- 毒蕈与易混淆可食蕈菌识别研究初探被引量:12
- 2013年
- 目的初步探讨是否能用直观方法识别毒蕈与易混淆可食蕈菌,为确定毒蕈中毒控制工作重点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文献检索并结合专家意见筛选我国常见且危害较大毒蕈种类,比较我国部分常见毒蕈与易混淆可食蕈菌的宏观形态特征。野外采集蕈菌标本并进行宏观和微观的传统形态学鉴定。对文献、报刊报道和民间流传的毒蕈直观识别方法进行举例验证。结果初步筛选出15种我国常见且危害较大毒蕈种类,根据专业书籍、文献和既往工作经验对其中部分种类和与其易混淆的可食蕈菌进行宏观形态特征比较,结果证明无法仅根据宏观形态特征鉴别毒蕈与可食蕈菌。对野外采集的12种蕈菌进行传统形态学鉴定(包括宏观和微观形态特征)的结果证明,蕈菌的鉴别必须由专业人员结合宏观和微观依据完成。对6种广泛流传的毒蕈直观识别方法进行举例验证的结果表明,其中任何一种方法均不能成为通用的毒蕈识别方法。结论目前尚无通用直观毒蕈识别方法。毒蕈中毒控制工作应以毒蕈鉴定技术研究及纠正毒蕈识别误区为主。
- 谢立璟唐丽萍
- 关键词:蕈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