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吉林省科技厅资助项目(20050411-5)

作品数:6 被引量:36H指数:4
相关作者:刘建国齐欣李冬松李叔强赵振刚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绍兴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髋臼
  • 3篇三维重建
  • 3篇生物力学
  • 3篇计算机
  • 3篇计算机辅助设...
  • 3篇辅助设计
  • 2篇髋关节
  • 2篇髋臼发育
  • 2篇髋臼发育不良
  • 2篇假体
  • 2篇股骨
  • 2篇股骨假体
  • 2篇关节
  • 2篇发育不良
  • 2篇成人髋臼发育...
  • 1篇英文
  • 1篇致病
  • 1篇致病因素
  • 1篇置换术
  • 1篇置入

机构

  • 6篇吉林大学第一...
  • 1篇绍兴市人民医...

作者

  • 6篇刘建国
  • 4篇李冬松
  • 4篇齐欣
  • 3篇李叔强
  • 2篇关继奎
  • 2篇赵振刚
  • 2篇范洪辉
  • 1篇周振平
  • 1篇姜涛

传媒

  • 3篇中国骨与关节...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年份

  • 2篇2008
  • 4篇200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不同骨质密度下生物型及骨水泥型股骨假体置入后的三维有限元分析被引量:11
2007年
目的对不同骨密度下股骨假体类型选择进行模拟对比力学实验,从而确定不同年龄段患者临床全髋关节置换术选择股骨假体的标准,为患者选择股骨假体类型提供骨量上的理论依据。方法利用Solidworks计算机软件建立人体股骨三维有限元模型。将不同年龄段骨质的密度及弹性模量分别输入计算机,模拟人体单足站立状态。测量2种人工股骨假体在不同股骨密度下的应力分布、界面应力,以及初始微动3个生物力学特性。结果生物型股骨假体上的整体应力分布,男性30~40岁组和女性30~40岁组总体应力分布相对较均匀,初始微动变化较小。骨水泥型股骨假体上的整体应力分布,在男性60~70岁组和在女性50岁组相对较均匀,初始微动变化较小。结论男性55岁以内和女性50岁以内采用生物型优于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假体的定量性标准,为临床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范洪辉李冬松周振平关继奎刘建国
关键词:三维有限元分析股骨假体骨密度
个体化股骨假体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实践及模拟力学实验(英文)被引量:2
2008年
背景:由于人体的绝对个性化特点,标准人工假体与患者骨骼之间的误差使二者难以很好匹配,不能确保人工关节的长期稳定。目的:利用已开发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程序,建立个体化股骨假体的三维模型。并通过模拟对比力学实验,验证个体化股骨假体是否优于普通型股骨假体。设计、时间及地点:开放性实验,于2006-09/2007-05在吉林大学第一临床医院骨科研究所和吉林大学生物力学研究所完成。材料:成人新鲜股骨尸体骨。方法:取成人尸体股骨做全长CT扫描,得到CT二维图像。将其输入计算机。利用开发的边缘识别和三维轮廓提取软件对二维图像进行处理,识别髓腔内外轮廓,提取髓腔内外轮廓及假体轮廓数据,建立股骨和个体化股骨假体的三维模型。利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普通生物型和骨水泥型假体三维模型,在此平台上模拟临床手术置换骨水泥型、生物型和个体化定制型3类股骨假体。主要观察指标:分别模拟单足和双足站立状态,测量3种股骨假体的应力分布、界面应力和初始微动情况。结果:对最初设计的软件中边缘提取算法进行了改进,采用Canny算子,得到了更好的边缘检测结果。改进后的软件运行稳定,计算结果可信,符合预期要求。设计的个体化股骨假体的假体应力、股骨上应力、界面应力及初始微动均显著低于生物型和骨水泥型股骨假体(P<0.01)。结论:开发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程序运行准确可靠,可完成假体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在此平台上设计的个体化股骨假体具有优于普通股骨假体的生物力学特性。
李叔强李冬松齐欣姜涛刘建国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设计三维重建生物力学
成人髋臼发育不良的治疗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07年
赵振刚刘建国齐欣
关键词:髋臼发育不良退行性骨关节炎致病因素文献统计髋关节
非骨水泥型臼杯位置对植入假体髋臼内应力分布的影响(英文)被引量:4
2007年
背景:髋臼假体植入位置对于术后假体的活动范围及防止脱位的发生是至关重要的。髋臼假体植入位置不良将会导致聚乙烯假体磨损率的增加、骨盆周围骨熔解,髋臼假体移位(无菌性松动),但目前对于髋臼植入位置仍无明确的统一标准。目的:探讨臼杯在何种置入角度下髋臼周围应力分布最为合理,验证臼杯置入角度的合理范围,从生物力学的角度为临床手术中臼杯置入的位置提供理论标准。设计:重复测量设计。单位:吉林大学第一临床医院骨关节二科。材料:健康成人男性新鲜尸体骨盆骨一具由吉林大学解剖教研室提供。方法:实验于2005-09/2006-05在吉林大学第一临床医院骨科研究所和吉林大学生物力学研究所完成。取新鲜人体骨盆标本,行螺旋CT断层扫描,得到CT数据二维图像,采用GE medical systems软件系统处理,人工识别骨盆边缘轮廓,将数据输入计算机,利用Solidworks计算机软件建立人体骨盆三维有限元模型。髋臼假体采用天津华北医疗器械厂生产的φ48生物型假体,应用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测量仪器研究所生产的CLY系列单臂三维测量仪对髋臼假体进行测量,导出坐标数据,利用三维CAD软件SliodWorks2003在计算机上进行自动化建模。模拟人体单足站立状态,而后对重建的人体骨盆模型进行力的加载与约束,分析髋臼内Mises应力及剪切应力的分布情况,预测术后假体失效的力学危险性。主要观察指标:不同髋臼植入位置下髋臼内Mises应力及剪切应力的分布情况。结果:所构建的人体骨盆三维有限元模型共有103043个节点,69271个单元。在髋臼假体外翻角为40°~50°的范围内,假体外翻角的变化对假体-骨界面间的Mises及剪切应力变化无影响(P>0.05),当髋臼假体外翻角<35°或>55°时,假体外翻角的变化对界面间的Mises及剪切应力将产生显著影响。在5°~30°范围内,髋臼假体前倾角
李冬松李叔强齐欣刘建国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设计三维重建生物力学
髋臼内壁内移截骨全髋置换治疗成人髋臼发育不良的有限元分析及临床意义被引量:9
2007年
目的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有限元分析,找寻髋臼内壁截骨的合适内移范围,为临床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Solid Works2005软件,建立髋臼发育不良骨盆的三维模型,模拟髋臼内壁内移截骨术式,使髋臼内壁骨从未完全陷入盆腔内保持2mm骨性接触处开始,逐渐内移至完全陷入盆腔内7mm处,每隔1mm为1个实验组,分成10个实验组。每组髋臼人为划成4个象限,分别对各组假体臼-骨界面间进行计算机模拟对比力学实验分析,测量出髋臼假体-骨界面间的Mises应力及剪切应力值,找寻出应力分布较为均匀的实验组。结果Mises应力及剪切应力均有1个象限内的值较大,通过2次统计学分析计算,得出实验结果。结论当髋臼内壁内移至未完全陷入盆腔内1mm处到完全陷入盆腔内1mm处的范围内,髋臼假体-骨界面间的应力分布均匀,最佳位置在完全陷入盆腔内1mm处。
赵振刚刘建国齐欣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术髋臼发育不良
非骨水泥型臼杯位置对髋臼内应力分布的影响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08年
首先基于螺旋CT构建人体骨盆三维有限元模型,而后利用计算机力学测试软件(Solidworks),在重建模型上测定不同臼杯的摆放位置对髋臼周围应力分布的影响,寻找在何种置入角度下髋臼周围应力分布最为合理,验证臼杯置入角度的合理范围,从生物力学的角度为临床手术中臼杯置入的位置提供理论依据。
李冬松刘建国李叔强范洪辉关继奎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设计三维重建生物力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