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73860) 作品数:10 被引量:83 H指数:5 相关作者: 岳增辉 谢涛 杨俊 文琪琦 王艳 更多>> 相关机构: 湖南中医药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家兔动脉粥样硬化球囊损伤模型的制备过程与分析 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寻求制备动脉粥样硬化球囊损伤动物模型的理想方法。方法根据实际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对常规造模方法进行优化设计,观察其造模效果,并加以分析。结果对20只家兔实施造模,成功15只,效果良好,能够满足研究需要。结论笔者所使用的造模方法依据充分、切实可行、值得推广,可供其他研究人员借鉴。 胡岗珠 岳增辉 杨俊 谢涛关键词:动物模型 家兔 针灸治疗原发性失眠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2016年 原发性失眠症(primary insomnia,PI)是目前严重影响全球人们生活质量的一种非器质性睡眠障碍,受到了国内外医学界的重视。西医治疗有药物依赖性和停药反弹的副反应,且不能明显提高睡眠以及生活质量,而针灸在治疗PI方面有良好的疗效。该文探讨针灸在治疗PI方面的最新研究状况。以查询中国期刊网(中国知网、维普、万方)为主,搜索近5年来研究针灸治疗PI的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总结。结果显示针灸治疗PI具有近期疗效显著、总有效率高的优势,可有效治疗原发性失眠症。 王艳 李萍 文琪琦 刘丽 陈小丽 魏歆然 岳增辉关键词:针灸疗法 失眠症 刺激方式对腧穴配伍效应影响的概述 被引量:5 2015年 从中国古典文献和万方数据库中查阅相关资料,对近年来刺激方式与腧穴配伍效应的研究概况进行综合分析和评论。结果表明:不同的刺激方式所产生的腧穴配伍效应有差异,但刺激方式不是影响腧穴配伍效应单一因素,腧穴特异性亦为另一个重要因素。目前对两者关系的研究甚少且尚未有明确的结论何种刺激方式对腧穴配伍效应的影响更好。建议今后针对不同的刺激方式,深入研究其不同作用因素的影响。同时,转变观念,从另外的角度去思考两者的关系,为临床治病提供依据。 杨俊 岳增辉 谢涛 胡岗珠关键词:腧穴配伍 拮抗作用 浅谈炼脐法 被引量:2 2015年 炼脐法,是由李梴在《医学入门》中首次提出的以神阙穴为施灸部位,用某些药物制成适当的剂型来填充的一种隔物灸,集中药、灸疗、腧穴三者合一,其目的是防治疾病,是一种特色的灸法。文章试从炼脐法的历史、作用机理和特点进行阐述,以便于更好的激发其在学术和临床中的运用。 王艳 岳增辉 文琪琦 李萍 刘丽 陈小丽 魏歆然关键词:神阙 中药 TLR2/4-IRF3信号通路调控胆固醇逆转运及其对动脉粥样硬化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014年 Toll样受体(toll like receptors,TLRs)是天然免疫系统识别病原微生物的主要受体,在天然免疫反应中具有重要的作用,TLR2/4-IRF3信号通路对胆固醇逆转运的调控能对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产生影响。本文就TLR2/4-IRF3信号通路如何调控胆固醇逆转运从而影响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作一综述。 谢涛 岳增辉关键词:TOLL样受体 胆固醇逆转运 动脉粥样硬化 隔药饼灸与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综述 被引量:1 2014年 从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中查阅相关资料,对近年来隔药饼灸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概况进行综合分析和评论。隔药饼灸在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目前隔药饼灸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机制尚不明确,在现代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结果甚少。建议今后要提升研究水平,开拓思路,明确隔药饼灸治疗该病的机制,同时采用现代分子生物学等现代科学手段,进一步寻求有价值的观察指标。为临床合理应用隔药饼灸干预疾病的发生发展提供依据。 杨俊 岳增辉 谢涛 胡岗珠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 易损斑块 隔药饼灸 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与TLR4/NF-κB信号通路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2014年 Toll受体4(TLR4)能识别多种病原相关分子模式,并能促进白细胞浸润、脂质核心的形成、纤维帽变薄、血管新生等病理过程,在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极其重要。TLR4能激活核转录因子(NF-κB)和促炎性蛋白,进一步促进炎症反应的发生和动脉粥样斑块的不稳定性增加。本文总结近年有关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与TLR4/NF-κB信号通路关系的研究进展。 杨俊 岳增辉 谢涛 胡岗珠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 核转录因子 易损斑块 针灸治疗失眠症用穴规律探究 被引量:11 2016年 该文归纳分析了针灸治疗失眠症的取穴规律,结果表明针灸治疗失眠症取穴以头部穴位为主,取穴最多的经脉为足太阳膀胱经,运用具有特殊作用的特定穴随症配伍,并注重奇穴、三部配穴,对失眠症进行整体治疗。 王艳 岳增辉 李萍 文琪琦 陈小丽 刘丽 魏歆然关键词:失眠症 针刺 配穴法 取穴规律 针刺风池、率谷等经穴治疗无先兆偏头痛的临床评价研究 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观察针刺风池、率谷等经穴治疗无先兆偏头痛的临床疗效,进一步证实经穴效应特异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单盲的研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偏头痛患者分为A组(循经取穴组)、B组(非经非穴组)和C组(等待治疗组),每组20例,治疗组均给予电针治疗30min。每组穴位与非经非穴取单侧,左右交替使用,每日针刺1次,5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天,共治疗4个疗程,研究周期共为28周。分别记录患者治疗前和治疗结束、4周随访、8周随访、12周随访、16周随访、20周随访的头痛强度;记录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的SAS评分及SDS评分。结果:在头痛强度级别变化上,与治疗前、B组、C组比较,A组治疗结束及随访各时相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与治疗前、C组比较,B组只有在治疗结束及4周随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时点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SAS评分及SDS评分上,与治疗前比较,A组和B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治疗后三组组间比较,A组和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C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风池、率谷等经穴治疗无先兆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显著持久,进一步证明了经穴效应具有特异性。 许丽超 岳增辉 李朵朵 谢涛 胡岗珠 杨俊关键词:针刺 无先兆偏头痛 经穴 高脂饲养结合腹主动脉球囊损伤制作兔腹主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探索制作快速、稳定可靠的动脉粥样硬化家兔模型的方法。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结合动脉内膜球囊损伤的方法建立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于高脂喂养的第10周末取颈动脉血测定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的含量,并于腹主动脉取样作HE染色观察。结果高脂饲养10周后,动物TC、TG和LDL显著升高(P<0.05或0.01),主动脉内壁肉眼可见典型动脉粥样斑块,光镜下见内膜明显增厚,形成明显的斑块及纤维帽结构,斑块厚度与内中膜厚度比值增加明显。结论高脂饲料喂养动脉内球囊损伤法可以短期内成功复制出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 杨俊 岳增辉 谢涛 胡岗珠关键词:球囊损伤 动物模型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