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徽省卫生厅自然科学基金(2002B053)

作品数:1 被引量:3H指数:1
相关作者:王祥官建中刘振华更多>>
相关机构: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卫生厅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液相
  • 1篇液相色谱
  • 1篇色谱
  • 1篇头孢
  • 1篇头孢唑啉
  • 1篇椎间隙
  • 1篇椎间隙感染
  • 1篇微环境
  • 1篇相色谱
  • 1篇抗生素
  • 1篇高效液相
  • 1篇高效液相色谱

机构

  • 1篇蚌埠医学院第...

作者

  • 1篇刘振华
  • 1篇官建中
  • 1篇王祥

传媒

  • 1篇蚌埠医学院学...

年份

  • 1篇2008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不同微环境下椎间隙内抗生素浓度检测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观察不同微环境下经静脉注入抗生素在椎间隙内的浓度分布,为椎间隙感染的抗生素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椎间隙内注射金黄色葡萄球菌,建立狗椎间隙感染模型,经下腔静脉缓慢推注头孢唑啉液(40mg/kg),30min后,获取少许感染椎间盘,彻底清除病灶。饲养1周后,再次下腔静脉推注头孢唑啉液(40mg/kg),30min后,取椎间隙感染病灶清除后的椎间隙内组织及正常椎间盘髓核。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不同微环境下椎间隙内组织药物浓度。结果:正常椎间盘髓核、椎间盘感染、椎间隙感染病灶清除后的椎间隙组织内药物浓度分别为(4.62±1.74)μg/mg、(7.00±2.48)μg/mg和(14.11±2.10)μg/mg,椎间隙感染病灶清除后的椎间隙组织内药物浓度较正常椎间盘髓核和感染椎间盘内药物浓度有显著升高(P<0.01)。结论:椎间隙感染病灶清除后,椎间隙内头孢唑啉浓度有明显提高。
王祥刘振华官建中
关键词:椎间隙感染头孢唑啉高效液相色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