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12FY120200)

作品数:9 被引量:47H指数:4
相关作者:齐清文马晨燕梁迅梁启章张岸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武汉大学广州地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广东省科学院青年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天文地球
  • 2篇历史地理

主题

  • 7篇地图
  • 3篇地图学
  • 2篇地图制图
  • 2篇地图制图技术
  • 2篇制图
  • 2篇制图技术
  • 2篇民国
  • 2篇民国时期
  • 2篇可视化
  • 1篇地图要素
  • 1篇遗产
  • 1篇灾害
  • 1篇增强现实技术
  • 1篇纸质地图
  • 1篇中国地图
  • 1篇世界地图
  • 1篇视觉
  • 1篇视觉表达
  • 1篇清朝
  • 1篇清朝时期

机构

  • 5篇中国科学院
  • 4篇武汉大学
  • 1篇广州地理研究...

作者

  • 5篇齐清文
  • 4篇马晨燕
  • 3篇梁启章
  • 3篇梁迅
  • 2篇姜莉莉
  • 2篇张岸
  • 1篇庄剑顺
  • 1篇李睿卿
  • 1篇李永波
  • 1篇韩朝阳

传媒

  • 3篇地理学报
  • 2篇地球信息科学...
  • 2篇测绘地理信息
  • 1篇热带地理
  • 1篇测绘与空间地...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纸质地图增强表达与交互被引量:8
2012年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增强现实技术的出现,使纸质地图的"增强"表达和交互分析成为可能。文章探讨了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纸质地图增强表达与交互分析流程方法,认为纸质地图增强表达和交互功能的关键技术在于:纸质地图标识的计算机识别,增强地图的空间匹配方法,增强地图的显示和交互方法;同时通过实验研发了原型系统并予以实现。利用增强现实技术扩展了纸质地图的可视化表达方法,把丰富的地理信息和纸质地图结合起来,打破了传统地图可视化的静态表现形式,提供了丰富的人机交互方式,能增强人对地理信息的多维动态感知能力,也增强补充了地图对现实世界的描述。
张岸庄剑顺齐清文姜莉莉
关键词:纸质地图可视化表达人机交互
中国古地图遗产与文化价值被引量:21
2016年
中国古地图学创于公元三世纪《西晋·裴秀传》提出的"制图之体有六焉",被西方誉为中国地图学之父的裴秀(西晋司空),领衔制作了《禹贡地域图》十八篇和《地形方丈图》(公元224-271年)。其后的1600年间,先后完成了一批著名的中国古地图,例如南朝大臣谢庄领衔完成的"木方丈图"(公元502-557年)、隋炀帝命学者崔绩(550-618年)撰《区宇图志》(公元581-600年)、唐朝宰相贾耽领衔绘制《海内华夷图》(公元730-805年)、北宋科学家沈括领衔绘制《守令图》(公元1031-1095年)、南宋礼部尚书黄裳绘制《苏州石刻天文图》原图(公元1190年)、元代玄教宗师朱思本制作《舆地图》(公元1273-1333年)、明代航海家郑和领衔完成《郑和航海图》与地理学家罗洪先领衔制作《广舆图》(公元1504-1564年)、明代天文学家徐光启等完成的《恒星屏障图》、清代高邮知州魏源受林则徐委托编撰《海国图志》(公元1842-1852年)等,继承与发展了独特的中国古代地图学,即使西方经纬度制图技术于公元1584-1600年前后传至中国,启动了中西地图融合发展,中西两种制图理论和方法并行地使用了400余年。闻名中外的中国古地图,包括古天文图、世界图、中国图、航海图、区域图、水利图、军事图、风景名胜图、历史图、教育图等,迄今仍被国内外著名藏图机构分散地保存着,构成了世界古地图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十分珍贵的文化价值,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挖掘和利用。本文最后初步地探讨了中国古地图的稀有价值、应用价值、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
梁启章齐清文姜莉莉张岸梁迅
关键词:古地图
中国古-近-现代地图的传承脉络探究被引量:12
2016年
本文探究中国古-近-现代地图的传承和发展脉络,有地图制图技术传承和地图数据资料传承两重含义。中国古代地图学对近代地图学影响最大的是"计里画方"技术、西晋裴秀的"制图六体"理论、唐代贾耽的制图方法和作品、宋代沈括的二十四位向和"制图七法"、元代朱思本理论和技术体系及其地图作品5项成果。明代地图制图的传承和发展有3个分支(传承线),即传统疆域和全国地图制图、航海图和海防图、引入西方制图技术后的近代地图萌芽;清代地图学的传承和发展的5个分支(传承线),即皇家主导的全国地图制图、民间自发的全国地图制图、世界地图制图、海洋图制图、工程地图制图;民国时期的地图制图传承和发展的6个分支(传承线),即私营出版社制图、专题地图制图、航海和航道地图制图、工程地图制图、地形图制图、军事地图制图。中国古代和近代地图,对当今的地图学而言,有丰富的史料、文物价值,也有一定的信息承载价值,但在利用上有相当的难度,需要我们深入研究,探讨出适合的地图再利用模式;从地图表现形式来看,现代地图学似乎有"仿古"的趋势,但这是科学发展的一种螺旋式上升,代表了从古代地图到现代地图传承与发展的"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式升华。
齐清文
关键词:脉络
明、清、民国时期制图技术发展分析
2019年
中华大地形成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时,也产生、保存了大量的地图,这些地图对于现代人了解当时的历史情况,研究地图制图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参考作用^([1])。在阅读大量的中国近代(即明、清、民国时期)地图资料的基础上,本文总结和提炼了中国近代3个不同时期地图制图技术的概况,并对3个时期中国地图制图技术的发展做了简要分析,以期对现代地图学的发展起到一些作用。
马晨燕高少华刘斌
关键词:地图制图技术历史背景地图学
明、清、民国时期地图要素视觉表达方法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自明代杰出的地图学家罗洪先(1504-1564年)所编制的《广舆图》(1541年)和利玛窦带来西方精确地图测绘技术开始,中国的地图制图技术已经迈入了近代地图学的门槛,因此,明-清-民国是中国近代地图学从雏形走向成熟的完整阶段[1]。随着现代地图的应用与发展广泛、深入,抽象的概括型地图符号及普通的二维平面地图已不能满足读图者的需求,制图者开始探索虚拟现实、三维地图等表达方法,这与中国近代传统制图的写景法有异曲同工之处。所以,对中国近代地图制图技术及表现方法的研究,对于现代地图学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阅读大量的中国近代(即明、清、民国时期)的地图资料,查阅前人的研究资料,总结和提炼了中国明、清、民国3个不同时期地图制图的技术,分别阐述了3个时期地图要素、表示方法及其制图技术的发展。
韩朝阳马晨燕刘樯漪李永波
关键词:地图要素地图制图技术
清朝时期中国地图测绘技术的发展被引量:1
2015年
通过研究中国清朝的制图历史,分析清朝时期的地图作品,对中国清朝制图技术做了概括和探讨。
马晨燕李睿卿
关键词:地图学清朝地图
中国古代世界地图主要成就与特色初探被引量:5
2015年
世界地图的编辑出版一直被认为是文明国家的标志之一。在《中国近代地图志》世界地图篇的编写基础上,首先系统地梳理了明清两代近600年间(公元1368-1911年)的25余种代表性世界地图,着重地分析了这些世界地图的历史背景,探讨了明清世界地图特色、贡献和作用。主要结论为:1中国古代文明与经济水平长期领先于世界,自然成就了先于西方完成世界地图之创举;2受制于多个皇权实施"闭关锁国"保守政策,中国古代世界地图呈现出集中于5个相对开放繁荣时段轨迹,即"自主传统、中西融合、康乾盛世、自主创新和近代化发展"时段;3中国古代世界地图具有5个鲜明的成就与特色,即"先于西方成图、资料积累丰富、传统制图优势、图文并茂模式、中西融合先河";4诠释了中国古代世界地图在传播世界地理知识与推动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总之,中国古代世界地图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现实意义。
梁启章齐清文梁迅
基于GIS可视化的中国大陆沿海城市自然灾害风险评估被引量:4
2018年
依据灾害系统理论,从生态环境脆弱性、气候变化影响风险性及社会经济暴露性三方面出发,构建中国大陆沿海城市自然灾害风险评估体系。采用乘法计算模型,即风险=脆弱性×危险性×暴露性,求得自然灾害综合评价指数。分析探究中国大陆53个沿海城市自然灾害风险特征,识别高风险、高脆弱性区域。
陈慧马晨燕
关键词:风险评估GIS自然灾害
中国11件享誉世界的古—近代地图多元价值被引量:1
2017年
"制图六体",作为中国古地图学的核心内容,开创于西晋裴秀,后经历代著名地图学家继承和发展,先后创作了一批十分珍贵的古地图。本文以亲自参加的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中国近代地图志》编研工作为基础,参考了《中国古代地图集》(3卷),遴选出11件享誉世界的中国古—近代地图(单幅图或地图集),分别是:西晋首创科学地图《地形方丈图》;唐代首创亚洲图《海内华夷图》;宋代首创科学《天文图》;元代《舆地图》成就影响了几个世纪,成为中国古地图科学完善标志;明代《大明混一图》、《更路薄》、《郑和航海图》、《广舆图》与《坤舆万国全图》,象征着中国古—近代地图演变进程,完成了世界上第一幅真正科学的洲际航海图以及第一幅最为精确的大型彩色中文世界地图;清代《康熙全览图》开创了大型经纬度实测地图,以及《海国图志》被誉为"中国近代自编世界地图集里程碑"。全文着重分析评价了这些古—近代地图在科学、历史、外交、航海、疆域、军事、人文等领域的多元价值,同时首次梳理了中西古地图定位技术及其融合发展历程,最后呼吁中国政府主管部门给予更多的支持,推进建设"中国古地图生态系统",吸引相关领域专家协同研究,加快中国古地图遗产挖掘、评价与利用工作。
梁启章齐清文梁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