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2009ZX09302-002)
- 作品数:2 被引量:13H指数:1
- 相关作者:张陆勇胡玥江振洲王静宜严明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药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度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中药中马兜铃酸肾毒性研究进展被引量:12
- 2011年
- 马兜铃酸(aristolochicacid,AA)是一种硝基菲类化合物,是马兜铃属植物如关木通、马兜铃中的主要成分。含有AA的中药或中成药,在临床上曾用于风湿病、毒蛇咬伤和癌症的辅助治疗等。我国也曾将以马兜铃酸I(AAI)为主的总酸称为“增噬力酸”,并应用于临床。1993年Van—heiweghemjI。等报道了比利时妇女因服用含有广防己的减肥药而出现急性肾间质纤维化、。肾功能不全,并提出“中草药肾病(Chineseherbnephropathy,CHN)”的概念。
- 胡玥江振洲张陆勇
- 关键词:马兜铃酸肾毒性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抑制剂高通量筛选模型的建立和应用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利用均相时间分辨荧光(HTRF)技术建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抑制剂高通量药物筛选模型,从化合物样品库中寻找小分子抑制剂。方法使用20μL检测体系,384低容量白板,采用均相时间分辨荧光技术对反应体系中的酶活性进行荧光检测,进而评价待测样品的抑制活性。模型建立的体系优化包括如下实验步骤:酶浓度及反应时间优化,ATP和底物米氏常数测定,质控实验包括反应体系信噪比实验、抑制剂SU5416的IC50测定,Z'因子的测定。在建立稳定模型检测体系之后,对本中心化合物库提供的10 560个样品进行活性筛选,并对部分活性化合物进行IC50的测定。结果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活性体系优化实验中求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激酶最适反应酶浓度为0.10 ng.μL-1,最适反应时间为15min,ATP Km=0.75μmol.L-1,底物Km=94.90 nmol.L-1,信噪比底物:SA=2∶1,Z'值为0.85,阳性药IC50=1.03μmol.L-1。通过部分初筛活性样品进行复筛研究,得到3个活性化合物S2-14,S2-16、S2-38 IC50分别为1.01×10-4,6.04×10-5,7.23×10-6mol.L-1。结论利用均相时间分辨荧光技术成功建立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激酶高通量筛选模型,并进行了一定量的定向筛选研究,发现了若干先导化合物。本实验体系方法可靠,结果稳定,可作为抗血管新生天然产物筛选体系进行应用推广。
- 严明王静宜胡洁苗靖姗何玲张陆勇
-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血管新生高通量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