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975118)

作品数:2 被引量:7H指数:1
相关作者:陈子元汪志平马丽芳刘新颖吕蓓芬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葡萄藻
  • 2篇布朗葡萄藻
  • 1篇形态学
  • 1篇荧光
  • 1篇荧光光谱
  • 1篇荧光光谱法
  • 1篇脂质
  • 1篇脂质含量
  • 1篇生态学
  • 1篇系统发育
  • 1篇系统发育学
  • 1篇光谱
  • 1篇光谱法
  • 1篇分子生态
  • 1篇分子生态学
  • 1篇分子系统
  • 1篇分子系统发育
  • 1篇分子系统发育...
  • 1篇超声波

机构

  • 2篇浙江大学

作者

  • 2篇刘新颖
  • 2篇马丽芳
  • 2篇汪志平
  • 2篇陈子元
  • 1篇刘俊稚
  • 1篇于金鑫
  • 1篇吕蓓芬

传媒

  • 1篇生态学报
  • 1篇生物工程学报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布朗葡萄藻脂质含量的荧光光谱检测方法的改进被引量:6
2013年
布朗葡萄藻是一种含脂量高、开发潜力大的能源微藻,但因其细胞呈集落态且胞壁较坚厚,应用传统的尼罗红荧光光谱法测定其脂质含量时,通常因灵敏度低、重复性差而难以获得可靠结果。本研究通过超声波分散集落、二甲基亚砜辅助尼罗红进入细胞、优化染色条件,有效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具体方法为:藻液先经频率为20 kHz、发射功率为100 W的超声波按1 s/1 s(开/关)间歇处理20 s使细胞分散,而后依次加入与藻液等体积的15%二甲基亚砜溶液和3μg/mL尼罗红溶液,充分混匀后于黑暗中40℃染色10 min,再于490 nm激发光下进行荧光光谱检测。上述改进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检测灵敏度提高了196.6%,反映检测重复性的相对标准偏差(RSD)由10.91%降至1.84%。该方法为布朗葡萄藻育种与培养等研究提供了快速、灵敏的脂质含量检测技术。
刘新颖汪志平于金鑫吕蓓芬马丽芳陈子元
关键词:布朗葡萄藻脂质荧光光谱法超声波
富油微藻布朗葡萄藻分子生态学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5年
分子生态学是研究生命系统与环境系统相互作用机理及其分子机制的科学,可以从宏观和微观结合的角度真实反映生态现象的本质。简述产烃布朗葡萄藻形态与化学种等生理生态特征的基础上,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布朗葡萄藻分子生态学研究的新进展,主要包括分子系统发育学及其与化学种、基因组、地理来源等之间的关系。经典分类学上,关于布朗葡萄藻属于绿藻门(Chlorophyta)还是黄藻门(Xanthophyta)存在争议,而基于18S核糖体核糖核酸(18S ribosomal ribonucleic acid,18S rRNA)序列的分子系统发育学研究结果将布朗葡萄藻界定为绿藻门、共球藻纲(Trebouxiophyceae)。依据藻株的产烃种类和化学结构特征,可将布朗葡萄藻划分为A、B和L 3个化学种,而布朗葡萄藻的分子系统学进化关系与化学种间高度统一。在基因组大小上,位于同一大亚聚群中的化学种B与L间却存在明显差异,而进化关系较远的化学种B与A间则更相近。不同地理来源布朗葡萄藻的18S rRNA序列和内部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多态性较高,提示不同地缘藻株间存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探讨了布朗葡萄藻分子生态学研究尚待解决的问题,并对今后相关研究做了展望。
马丽芳刘俊稚刘新颖汪志平陈子元
关键词:布朗葡萄藻形态学分子生态学分子系统发育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