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702056)

作品数:8 被引量:82H指数:5
相关作者:邓志辉陈梅花马晓静陶京玲王煜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震局浙江师范大学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天文地球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7篇地震
  • 3篇地震异常
  • 3篇遥感
  • 3篇震前
  • 3篇汶川地震
  • 3篇卫星遥感
  • 2篇地震前
  • 2篇断裂带
  • 2篇水汽
  • 2篇裂带
  • 1篇地表
  • 1篇地表破裂
  • 1篇地表温度
  • 1篇地热流
  • 1篇地震断裂
  • 1篇地震断裂带
  • 1篇地震破裂
  • 1篇姚安地震
  • 1篇时空分布特征
  • 1篇水库

机构

  • 5篇中国地震局
  • 3篇浙江师范大学
  • 1篇广东省地震局
  • 1篇山东省地震局
  • 1篇中国地震局地...

作者

  • 6篇陈梅花
  • 6篇邓志辉
  • 3篇马晓静
  • 2篇杨竹转
  • 1篇孙谦
  • 1篇杨主恩
  • 1篇陈桂华
  • 1篇刘吉平
  • 1篇高祥林
  • 1篇孙昭民
  • 1篇王煜
  • 1篇马文涛
  • 1篇陶京玲
  • 1篇谭争光
  • 1篇宋文杰
  • 1篇韩玉兰

传媒

  • 2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地震地质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华南地震
  • 1篇Scienc...
  • 1篇浙江师范大学...
  • 1篇Engine...
  • 1篇中国地震学会...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从卫星红外亮温与大地热流的关系看地震前的热红外异常被引量:14
2009年
一些强地震前地表可产生热异常是人们比较一致的认识,但能否用卫星遥感技术观测到地下热异常则存在很大的分歧.本文试图通过分析热红外亮温与大地热流值的关系,探讨利用卫星遥感技术观测地震热异常的可能性及其存在的一些问题.研究结果表明:(1)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亮温随大地热流值的升高而升高,升高的速率平均为0.057℃/mW·m^(-2).如果地震引起的大地热流异常为100 mW·m^(-2),则有可能产生卫星红外平均亮温约5.7℃的异常.(2)不同地区亮温随大地热流值变化速率不同,即使地震前出现了卫星热红外亮温异常,但不同地区表现也是不同的.(3)在一些地区一些季节,亮温与大地热流值关系不明显,可能是亮温数据受气象因素干扰所致.这说明地震前的热红外亮温异常是复杂的,甚至有时是难于观测到的.
马晓静邓志辉陈梅花杨竹转高祥林
关键词:红外亮温大地热流卫星遥感地震异常
断裂带内外温差法在震前红外异常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33
2007年
以2000年姚安MS6.5地震、1997年玛尼MS7.5地震为例,应用断裂带内外卫星红外亮温差(下文简称亮温差)值分析法,研究震中附近活动断裂上震前卫星红外异常的时间演化过程。分析结果表明,在正常时期红河断裂带内外的亮温差值在0~1.5℃范围内波动,而在异常表现很强烈的时段,沿红河断裂带内外的亮温差达到3℃以上,比正常时期高出2℃左右。通过对1997年11月8日玛尼7.5级地震发震断裂——马尔盖茶卡断层东段1996,1997,1998年3年带内平均值和带内外的亮温差值的对比研究发现,由于受大面积降雪的影响,1997年10月初至11月中旬,断裂带内平均亮温比1996和1998年同期亮温都要低,但断裂带内外亮温差值却比1996和1998年同期高出2~3℃左右。地震之后相对亮温差很快回到正常状态。运用同样的方法对华北和川滇近几年未发生强震的几条重要的活动断裂带的卫星红外亮温特征进行了研究,未发现类似震前红外异常的情况。
陈梅花邓志辉马晓静陶京玲王煜
关键词:卫星遥感姚安地震玛尼地震
芦山地震、汶川地震与龙门山地区水汽异常
<正>通过对龙门山地区水汽动态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2013年芦山Ms7.0级地震和2008年汶川Ms8.0级地震前,龙门山地区大气相对湿度异常频次都出现了先逐年下降,然后快速回升的过程;下降时间较长,10年以上,上升...
邓志辉陈梅花杨竹转严兴邓远立
关键词:汶川地震
文献传递
Self-organized ordering of earthquakes(M≥8) in China's Mainland被引量:10
2010年
The paper presented a new regular pattern (network structure ) of great earthquakes occurred in China's Mainland during the past 700 years, which may be helpful to improve the understanding of great earthquakes and can serve as a base for the study of prediction of future great earthquakes. It can be done because there are quite complete and confident records of historical and recent earthquakes in a wide extent in China.
Xu DaoyiMen KepeiDeng Zhihui
2010年智利M_S8.8级地震前可能的潜热通量异常及其与地表温度变化的关系被引量:9
2011年
本文研究了2010年2月27日智利8.8级地震前后地球表面潜热通量的时空演化过程,并分析了可能的潜热通量异常及其与地表温度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1)此次地震及其强余震前出现了三次明显的潜热通量异常,第一次潜热通量异常出现于主震1个月前,主要分布在震中及其东南陆区,第二次潜热通量异常出现在主震前7天,异常区分布在震中西南的海域,呈北西向分布,指向俯冲带,第三次潜热通量异常出现在强余震前,异常区分布在震中西南的海域及北段俯冲带上;(2)相似于2004年印度尼西亚地震海啸前潜热通量的异常演化特征,潜热通量异常从弧后向俯冲带迁移,此次地震前的潜热通量异常首先出现在弧后火山活动强烈地区,然后迁移到海域俯冲带附近,可能反映了临震前的构造变形过程;(3)当陆区出现潜热通量异常时,同时也可见地表温度异常,但在海域出现潜热通量异常时,却未发现有地表温度异常,这可能是由于海域水的热容量较大,不易出现红外温度异常所致.
陈梅花邓志辉马晓静
关键词:地震异常潜热通量地表温度卫星遥感
近40年江浙沪及其周边地区可降水量的时空分布特征被引量:1
2018年
为了深入地认识江浙沪地区气候变化趋势与该区的极端气候,利用ECMWF提供的可降水量数据,运用Mann-Kendall检验法对可降水量的时间变化趋势及突变进行分析,并分析了极端年份可降水量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1)可降水量季节分布不均,夏高冬低.2)海陆对比明显:春夏海洋可降水量小于大陆,冬季海洋可降水量大于陆地;2006年之前海洋上空可降水量小于大陆上空,2006年之后,出现了逆转.3)1998年春夏、2004年夏秋、2016年春秋季节可降水量距平显著偏高或偏低,与研究区洪涝和干旱灾害相应.这3 a可降水量异常偏高或偏低的时段与区域洪涝和干旱在时间上也比较一致.
陈梅花黄晶晶周佳敏
关键词:可降水量ECMWF
Complicated phenomena of the Beichuan-Yingxiu surface fracture zone during Wenchuan Ms8.0 earthquake in Sichuan Province,China被引量:4
2008年
After Wenchuan Ms8.0 earthquake,the surface fractures have been investigated in Beichuan City and Yingxiu Town.It was found that the Beichuan-Yingxiu earthquake fracture zone trends northeastward,dipping to northwest.The earthquake fracture zone is mainly characterized by thrust faulting with small amounts of strike-slip movement,and demonstrating various complexities for different areas.The phenomena related to dextral strike-slip displacement are found in Beichuan City and those related to left-lateral strike-slip movement in Yingxiu Town.The compressive shortening of the two surface fracture zones in Beichuan City is 2.8―3.9 m and the left-lateral strike-slip displacement of the surface fractures in Yingxiu Town is 0.52 m.
DENG ZhiHuiYANG ZhuEnSUN ZhaoMinCHEN GuiHuaMA WenTaoSUN Qian
关键词:汶川地震地震断裂带
利用GPS观测资料反演水汽含量及地震异常初步探讨被引量:4
2017年
利用GPS观测数据反演大气水汽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大气探测手段。根据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简称陆态网)和广东省地震局建设的广东省地壳运动观测网络提供的GPS数据反演大气水汽含量,用ECMWF水汽含量数据进行对比和补充,并试图把它们应用于地震研究,探讨广东地区地震前后的水汽含量变化特征。结果表明:GPS反演结果是可靠的;广东地区水汽含量具有夏高冬低的年变规律和南高北低的分布特征;广东地区2000年以来3个MS4.8级地震前1个月以内震中区都出现了显著的水汽含量增加的现象,异常幅度超过平均值30 mm,高值区沿构造带展布,并在水汽含量出现异常的同时,伴随着地表气温的异常,说明水汽含量增加与震中区热作用增强、水汽蒸发加速有关,可能是地震前的异常反应。
陈梅花邓志辉谭争光刘吉平韩玉兰宋文杰
关键词:GPS水汽含量地震新丰江水库
四川汶川Ms8.0级地震北川-映秀地表破裂的复杂现象被引量:11
2008年
通过对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Ms8.0级地震后北川和映秀两地的地震破裂带调查,得出几点初步认识:北川-映秀地震破裂带总体上走向NE,倾向NW;北川-映秀地震破裂带以逆冲为主,兼小量走滑运动,并表现出不同地区的复杂性,在北川发现与右旋走滑相关的现象,在映秀则可见左旋走滑构造;北川2条地表破裂带挤压逆冲缩短量总和为2.8~3.9m,映秀地表破裂左旋走滑位移为0.52m.
邓志辉杨主恩孙昭民陈桂华马文涛孙谦
关键词:汶川地震地震破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