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73579)
- 作品数:2 被引量:21H指数:2
- 相关作者:胡园刘屏刘明月张岗强辛海量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河北北方学院第二军医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开心散对小鼠抑郁样行为及海马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被引量:13
- 2012年
- 目的观察开心散对悬尾模型小鼠行为学、脑内单胺类递质及海马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的影响,探究开心散的抗抑郁效果与海马中BDNF含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小鼠悬尾实验,观察不同剂量开心散对小鼠不动时间的影响;HPLC法测定脑内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5-羟色胺(5-HT)的含量;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小鼠海马中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p-CREB、BDNF的表达;RT-PCR检测海马中BDNF mRNA的表达,Pearson相关性检验确定开心散的抗抑郁作用与海马中BDNF蛋白和mRNA水平的相关性。结果开心散可缩短悬尾小鼠不动时间(P<0.05),可增加小鼠脑内单胺类递质(DA、5-HT)和海马中CREB、p-CREB、BDNF的含量(P<0.05),其抗抑郁作用与海马中BDNF水平呈良好相关性(蛋白质:r=-0.694,P<0.01;mRNA:r=-0.547,P<0.01)。结论开心散对小鼠的抗抑郁作用与海马BDNF水平呈正相关性,提示开心散可能通过增加海马中BDNF表达发挥抗抑郁作用。
- 刘明月董宪喆张岗强辛海量刘屏胡园
- 关键词:开心散海马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质
- 3,6'-二芥子酰基蔗糖联合tenuifoliside A协同抗抑郁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研究远志中3,6'-二芥子酰基蔗糖(DISS)和tenuifoliside A(TFSA)协同抗抑郁作用及其初步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经典的行为绝望抑郁模型——小鼠悬尾实验,随机分为对照组、阳性药组、DISS 5、10 mg·kg^(-1)、TFSA 5、10mg·kg^(-1)、DISS 5 mg·kg^(-1)+TFSA 5 mg·kg^(-1)、DISS 5 mg·kg^(-1)+TFSA 10 mg·kg^(-1)、DISS 10 mg·kg^(-1)+TFSA 5 mg·kg^(-1)和DISS 10 mg·kg^(-1)+TFSA 10 mg·kg^(-1);灌胃给药7 d,观察DISS和TFSA单体及其合用对小鼠悬尾不动时间的影响;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小鼠海马及皮层内BDNF的表达;蛋白质印记法检测小鼠海马内CRTC1、CREB、p-CREB及BDNF的表达。结果 DISS和TFSA及其二者合用均可缩短悬尾小鼠的不动时间,其中DISS(10 mg·kg^(-1))和TFSA(10 mg·kg^(-1))组与单剂量药物组相比明显,并稳定缩短小鼠悬尾不动时间(P<0.05)。免疫组化实验中,DISS和TFSA及其合用组均可提高海马及皮层内BDNF的表达量(P<0.05),同时DISS和TFSA及其合用组可增加海马中CRTC1、CREB、p-CREB及BDNF蛋白的含量,其中合用组明显高于单药组(P<0.05)。结论 DISS与TFSA双药合用启动CREB共转录因子CRTC1,激活海马内CREB的磷酸化,进而增加其下游BDNF表达,发挥协同抗抑郁作用。
- 赵润清胡园李牧函张静张静谭潇
- 关键词:CREBBDN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