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05AACG009)
- 作品数:6 被引量:25H指数:3
- 相关作者:程东辉郑文忠邢剑兵陈默刑剑兵更多>>
- 相关机构: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哈尔滨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一般工业技术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无粘结CFRP筋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试验与分析被引量:12
- 2008年
- 用CFRP(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筋替代高强钢筋作预应力筋,用普通钢筋作非预应力筋,可避免因预应力筋锈蚀而引起的结构物承载力下降和耐久性降低。为解决CFRP筋锚固问题,在XM夹片锚具与CFRP筋间设置2个一定长度的半圆钢管,通过填充于2个半圆钢管与CFRP筋间的环氧树脂,将张拉及锚固时锚具的夹持力较均匀地分布给夹持区的CFRP筋。根据综合配筋指标的不同,设计和完成了4根以CFRP筋作无粘结预应力筋、普通Ⅱ级钢筋作非预应力筋的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试验。试验表明:试验梁的平均裂缝间距仅与非预应力筋直径、有效配筋率及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有关,与无粘结CFRP筋的配置无关。使用阶段按应力增量类比,将无粘结CFRP筋等效为有粘结非预应力筋的换算系数,取为0.35;裂缝分布不均匀系数为1.31;给出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的裂缝宽度及刚度计算公式;获得了这类梁中无粘结CFRP筋极限应力增量随综合配筋指标增大而线性减小的变化规律,进而基于力的平衡提出了这类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
- 程东辉郑文忠
- 关键词:碳纤维筋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应力增量刚度
- 无粘结部分预应力纤维聚合物筋混凝土梁试验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研究无粘结CFRP筋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受力性能,荷载作用下CFRP筋应力增量、受弯构件变形以及裂缝分布特征.方法设计制作4根简支试验梁,梁中以CFRP筋作无粘结预应力筋、普通钢筋作非预应力筋,对试验梁在两点进行分级加载,根据各梁试验结果对这类梁的受力性能展开研究.结果试验梁的裂缝分布比较均匀,且主要集中在纯弯曲段;混凝土的开裂对梁的变形及CFRP筋应力增量影响不大,而非预应力钢筋屈服后,试验梁变形及CFRP筋应力增量明显增大,且CFRP筋极限应力增量受综合配筋指标影响显著;提出了以综合配筋指标为自变量的无粘结CFRP筋极限应力增量计算公式.结论无粘结CFRP筋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有良好的力学性能,试验结果为开展这类梁的设计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 程东辉郑文忠
- 关键词:无粘结部分预应力CFRP筋应力增量挠度
- 预应力纤维聚合物筋混凝土梁力学性能的有限元分析被引量:2
- 2010年
- 为了研究碳纤维筋在混凝土受弯构件中的工作状况以及配有预应力碳纤维筋的混凝土受弯构件在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性能,以碳纤维增强聚合物筋作无粘结预应力筋,以普通钢筋作非预应力筋,制作了4根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对试验梁进行两点加载试验,获得了相关的试验数据,基于试验数据开展了受弯构件的力学性能分析。进而利用所获试验数据和有限元分析程序,进行了无粘结预应力纤维聚合物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非线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结果与有限元分析结果吻合良好。根据试验与分析数据,提出了这类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公式和刚度的计算公式。
- 陈默程东辉邢剑兵
- 关键词:桥梁工程有限元分析力学性能混凝土受弯构件
- 预应力碳纤维聚合物筋混凝土梁4点弯曲荷载作用下的试验与有限元分析
- 2009年
- 为了解决混凝土构件中钢筋锈蚀问题,可以用碳纤维聚合物筋替代钢筋作为增强材料,与混凝土共同受力。为研究这类构件的力学性能,以普通钢筋作非预应力筋,以碳纤维增强聚合物筋作无黏结预应力筋,制作了4根无黏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完成了试验梁的4点弯曲加载试验。通过有限元分析了这类梁的受力性能。结果表明:试验结果与有限元分析结果吻合良好。基于试验与分析数据,提出了这类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公式和刚度的计算公式。
- 程东辉邢剑兵陈默
- 关键词:有限元分析
- 无粘结碳纤维筋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受力性能试验与分析
- 2010年
- 为解决CFRP筋张拉与锚固,探索一种CFRP筋的锚固方法,对9根无粘结CFRP筋部分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进行三分点的静载试验。试验证明这种锚固方法是可行的。基于试验数据,重点开展中支座负弯矩钢筋屈服后,这类梁的CFRP筋应力及塑性铰区域分布特征、内力重分布等方面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无粘结CFRP筋部分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等效塑性铰长度的估算公式和弯矩调幅的计算公式。
- 程东辉贾莹刑剑兵
- 关键词:连续梁塑性铰内力重分布
- 无粘结CFRP筋部分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试验与分析被引量:8
- 2008年
- 制备了9根两跨无粘结CFRP筋部分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并完成了每跨三分点加载试验。考察了在加载过程中的开裂、中支座控制截面非预应力筋屈服、跨中控制截面非预应力筋屈服、极限破坏状态等阶段的受力特征,获得了无粘结CFRP筋在设计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真实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的应力增长规律,基于试验结果提出了在这两个状态下的中支座两侧等效塑性铰长度计算公式,提出了分别以中支座控制截面综合配筋指标为自变量和以中支座控制截面相对塑性转角为自变量的弯矩调幅的计算公式。
- 程东辉郑文忠
- 关键词:应力增量内力重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