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69018)

作品数:11 被引量:20H指数:3
相关作者:裴国霞张琦高丽惠郭琦王晶更多>>
相关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黄河
  • 4篇冰封期
  • 3篇水库
  • 3篇金海
  • 2篇多环芳烃
  • 2篇水质
  • 2篇黄河包头段
  • 2篇健康风险评价
  • 2篇包头段
  • 2篇HCHS
  • 2篇PAHS
  • 1篇单因子评价
  • 1篇冻融
  • 1篇冻融过程
  • 1篇冻融期
  • 1篇断面
  • 1篇逸度
  • 1篇逸度模型
  • 1篇藻类
  • 1篇生态风险

机构

  • 11篇内蒙古农业大...

作者

  • 11篇裴国霞
  • 8篇张琦
  • 4篇高丽惠
  • 3篇郭琦
  • 3篇王晶
  • 2篇魏乐
  • 2篇曹伟娟
  • 2篇韩珍
  • 1篇张岩
  • 1篇王利明
  • 1篇刘耕耘
  • 1篇赵胜男
  • 1篇韩艳红

传媒

  • 2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干旱区研究
  • 1篇环境科学研究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管...
  • 1篇水生态学杂志
  • 1篇Water ...
  • 1篇中国科技论文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3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黄河包头段冻融期水体中PAHs的生态风险评价被引量:4
2018年
选取黄河包头干流段为研究区域,于2012—2014年流凌期、封河期及融冰期采集水体样品,检测该河段水体中美国环保局优先控制的16种多环芳烃的残留含量,并利用实际监测数据对黄河包头段水体冻融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潜在生态风险进行初步评价。结果表明:水体中共检测出11种PAHs,Σ11PAHs的总量为6.58~222.37ng·L-1,平均含量为61.48 ng·L-1,且冰封期含量最高,开河期含量最低。部分断面苯并[a]芘含量超出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规定限值。不同时期均以四环为主,其中荧蒽为最主要的污染物。水体中危害相对较高的为蒽、荧蒽及苯并[a]芘,其中蒽暴露浓度超过影响5.00%的水生生物的概率为83.92%。水体中Σ6PAH联合毒性均高出生态风险最大的蒽单独作用的毒性,甚至大于单体ΣPAH重叠面积之和,表现出显著的联合毒性效应。
裴国霞张琦李汗青高丽惠王晶
关键词:冻融期生态风险黄河包头段
黄河包头段冻融过程中PAHs的分布特征及来源解析被引量:3
2016年
为研究黄河包头段冻融过程中PAHs(多环芳烃)的分布特征及来源,分别于2012—2014年流凌期、封河期及融冰期采集黄河包头段干流水相及冰相样品,分析该河段PAHs的时空分布特征,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探究污染物的来源.结果表明,水相中共检测出11种PAHs,ρ(∑_(11)PAHs)的范围为6.58~222.37 ng/L,平均值为61.48 ng/L,其中Fla(荧蒽)为最主要的污染物,部分组分在个别采样点超出了EPA882-Z-99-001中规定的标准限值;冰相中共检测出8种PAHs,ρ(∑_8PAHs)的范围为4.91~59.39 ng/L,平均值为27.17 ng/L,ρ(4环PAHs)所占比例最大.ρ(PAHs)在水相与冰相中沿程分布规律一致,S2、S5采样点较高,S4、S7采样点相对较低.水相冻融过程中,大部分采样点的ρ(PAHs)均在稳定封河时较高.水相冻融过程中原有7种PAHs反应的信息可由3个因子来代替,分别代表生活污水及工业污废水排放源、煤燃烧排放源及交通源的污染,方差累积贡献率达80.00%.
张琦裴国霞李汗青高丽惠王晶
关键词:黄河包头段多环芳烃冻融过程
内蒙古麻地壕灌区土壤中HCHs的残留水平和影响因素分析
以内蒙古麻地壕灌区为研究区域,HCHs为目标污染物,采用气相色谱(Gas Chromatograp hy-Electron Capture Detector,GC-ECD)方法测定内蒙古麻地壕扬水灌区表层土壤中六六六(H...
高丽惠裴国霞张琦王晶
文献传递
黄河头道拐冰封期α-HCH逸度模型的建立与验证被引量:2
2014年
在稳态假设下,利用LevelⅢ环境多介质逸度模型模拟预测了黄河头道拐冰封期α-HCH在大气、冰、水、悬浮物、底泥相中的浓度分布,同时与实测值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并根据模拟结果计算了相间迁移通量和相内降解量。结果表明:α-HCH在大气中的浓度最小,在底泥中的浓度最大,底泥是α-HCH的"汇";各相间的迁移通量以气相向冰相的迁移通量为最大;随冰相光降解是α-HCH从研究区域环境介质中消失的主要途径。
韩珍裴国霞张琦曹伟娟李汗青
关键词:冰封期逸度模型
黄河头道拐冰封期水中HCHs的健康风险评价研究
2021年
通过GC-ECD检测器检测得出,黄河头道拐冰封期水中∑HCH平均值为60.895 ng/L。经分析,δ-HCH是HCHs的主要残留物,占HCHs残留总量的65%。利用USEPA推荐的暴露评价模型,从饮水、食鱼和皮肤接触三个途径对HCHs的四种异构体进行了健康风险评价,结果显示HCHs的四种异构体中,δ-HCH的致癌风险质量分数最大;HCHs综合致癌风险值为1.46×10^(-4);食鱼途径为主要的致癌风险来源,其综合致癌风险值为1.22×10^(-4);HCHs综合非致癌风险值为0.391。
韩珍张琦裴国霞
关键词:冰封期HCHS健康风险评价
黄河头道拐段冰封期PCBs的分布特征及来源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以2012-2013年度黄河头道拐断面冰封期冰、水中多氯联苯的实测值为依据,剖析该断面在冰封期多氯联苯的含量分布特征,并进行来源分析。得出结论:水中ΣPCBs的质量浓度范围为10.19-53.00 ng·L^-1,平均质量浓度为31.87 ng·L^-1、冰中ΣPCBs的质量浓度范围为2.91-34.34 ng·L^-1,平均质量浓度为15.11 ng·L^-1,低氯联苯含量高于高氯联苯,这与我国曾大量生产使用低氯联苯的实际情况相符合;与2011-2012年度同期相比低氯联苯的含量增长65.7%,高氯联苯降低20.39%,总体增长28.96%。流凌期PCBs含量最大,进入冰封期阶段,PCBs含量逐步降低,融冰期有所回升。头道拐断面冰封期冰、水中PCBs的来源主要有:变压器油、油漆添加剂和造纸漂白工业。
李汗青裴国霞张琦韩珍高丽惠
关键词:冰封期PCBS
黄河头道拐段冰体中多环芳烃的分布特征及来源解析被引量:1
2014年
采集黄河头道拐断面冰体样品,用毛细管GC-FID方法测定了冰体中EPA优先控制的16种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的残留水平。结果表明,16种PAHs的加标回收率为80.3%~106.1%,方法检出限的范围为0.01~0.12 ng·L^-1,适合该断面冰体样品中PAHs的测定。27个冰体样品中16种PAHs的含量范围为0.71~11.04 ng·L^-1,平均含量为3.88 ng·L^-1。其中荧蒽(Fla)和芘(Pyr)为最主要的污染物,检出率分别为72.7%和86.4%。PAHs的时空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凌汛期含量较少,初始冰盖形成后达到最大值,当河道内连续冰盖形成后,随冰层厚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且下层冰体含量高于上层冰体。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定量解析其污染来源,从16种PAHs中提取3个主成分,总方差贡献率为80.5%,主成分的贡献率分别为煤炭燃烧源36.6%、交通源36.4%及炼焦和木材燃烧来源7.5%。
张琦裴国霞李汗青刘耕耘
关键词:多环芳烃
金海水库冰封期水质研究及与夏季水质对比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针对冰封期水库水体具有独特特征及冬季市区供水存在异味问题,在2012年11月至2013年2月期间,对处于冰封期的呼和浩特市水源地金海水库的理化指标和浮游藻类进行了监测,并将其结果与夏季监测值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了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水库水质良好,但存在轻度污染;水体中共检测到浮游藻类6门24属27种,其主要优势种为绿藻、硅藻和隐藻;相关性分析表明叶绿素a(Chla)、总磷(TP)与浮游藻类数量呈正相关关系,而总氮(TN)则无明显的相关性,溶解氧(DO)和透明度(SD)均呈负相关关系;冰封期水体的理化指标与夏季的相比,高锰酸钾指数(CODMn)、TN和TP值较大,而Chla、pH和SD值略小;夏季的浮游藻类数量明显高于冬季,但不同的季节优势种类存在区别,由此可得冰封期水质较差与浮游藻类的种类和数量存在一定的联系。
魏乐裴国霞郭琦李汗青
关键词:水质分析浮游藻类冰封期
金海水库浮游细菌时空分布特征被引量:1
2020年
为探究呼和浩特市金海水库水体有机污染程度和营养状况,对水体中浮游细菌及主要环境因子进行为期一年的监测。结果显示:水体中浮游细菌数量夏季>春季>冬季>秋季,全年介于4.4×10^2~9700.0×10^2个/mL,最高和最低值分别出现在6月和11月,表明夏季水库水体有机污染程度最大,秋季水体洁净程度较高。在空间上,浮游细菌数量主要受水体流动性影响,水库内各点位细菌数量的空间差异较明显,呈现出春、秋季从进水口向库区内部逐渐减少,夏、冬季从进水口向库区内部逐渐增加的分布格局。浮游细菌与温度、pH值呈现良好的正相关性,与总氮、总磷、叶绿素a呈现负相关关系,其中与总磷的负相关性较为突出,相关系数达0.69。各季节水体均属β-中污带,为轻度污染。
王利明赵胜男郭琦裴国霞
关键词:浮游细菌环境因子
黄河内蒙古段水体中POPs健康风险评价被引量:4
2013年
为研究黄河内蒙古段水体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对人体健康产生的潜在危害风险,应用健康风险评价方法,从饮水、皮肤接触和食鱼三条途径,对黄河内蒙古段水体中POPs健康风险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黄河内蒙古段水体中POPs的总致癌风险值为6.94×10-5~19.3×10-5,平均为14.9×10-5,中下游断面(5-17)的总致癌风险值高于USEPA推荐的可接受的致癌风险水平,α-HCH是致癌风险的主要因素;总非致癌风险指数值为13.6×10-4~37.1×10-4,平均为28.4×10-4,低于USEPA推荐的可接受的非致癌风险水平。不同的暴露途径对比表明,食鱼途径是水体中POPs危害人体健康的主要途径,其对人体健康总风险的贡献远大于饮水和皮肤接触。
韩艳红裴国霞张岩张琦易其海曹伟娟
关键词:POPS健康风险评价黄河内蒙古段水体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