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C30903)
- 作品数:4 被引量:36H指数:3
- 相关作者:丁彦青杨磊周军杨红军张进华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南方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广东地区2 037例大肠癌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14
- 2003年
- 目的探讨广东地区大肠癌发病特点.方法统计南方医院1986~2002年经病理确诊的所有大肠癌病例并进行分析.结果17年共收治大肠癌2 037例,其中男性患者1 165(57.19%)例、女性患者872(42.81%)例,男女比例为1.34:1.41~70岁为发病高峰(70.74%).发病人数从1994年来呈现较快增长的趋势.直肠仍为大肠癌的最好发部位(55.87%),但结肠癌有明显上升趋势(44.13%).与中老年大肠癌病人相比,青年病人(年龄≤40岁)右半结肠癌发生率较高.根据Dukes分期,B、C和D三期病例共占96.17%,表明大肠癌患者就诊时大部分已为中、晚期.组织学类型主要为高、中分化腺癌(71.18%),而低分化癌、粘液癌也有较高比例(21.11%).青年大肠癌以低分化癌及粘液癌居多(35.96%),远高于中老年患者(12.74%),按Dukes分期则以C、D两期所占比例多.结论该地区大肠癌呈较快增长趋势,且患者就诊时多为中晚期.由于青年大肠癌多具有家族遗传倾向,因此对大肠癌应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从而提高病人生存率.
- 杨磊丁彦青张进华
- 关键词:大肠癌病理学流行病学
- hMSH2蛋白表达缺失在筛选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中的意义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 探讨hMSH2蛋白表达缺失在筛选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中的作用及其意义。方法 对收集的166例石蜡包埋的疑似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组织进行hMSH2蛋白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hMSH2蛋白表达阴性 ( 0分 ) 3 5例 ,占 2 1 1% ,阳性 ( 1~ 4分 ) 12 6例 ,占 75 9%。在右半、左半结肠和直肠表达缺失率分别为 3 3 3 % ( 15 / 45 ) ,15 4% ( 6/ 3 9)和 18 2 % ( 14 / 77)。右半结肠癌的表达缺失明显高于左半结肠癌 (P <0 0 5 )和直肠癌 (P <0 0 5 )。结论 hMSH2蛋白免疫组化染色做为一个简单易行的方法在今后检测和确定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 杨磊丁彦青周军杨红军翁德胜
- 关键词:HMSH2蛋白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
- 青年大肠癌264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18
- 2004年
- 杨磊丁彦青韩豫生
- 关键词:大肠癌青年病理
- 青年大肠癌微卫星不稳定和hMLH1/hMSH2表达缺失在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初筛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07年
- 目的探讨青年大肠癌中微卫星不稳定发生率和hMLH1/hMSH2表达缺失率及其在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初步筛查中的作用。方法对73例中国南方青年大肠癌患者(年龄≤40岁)进行微卫星不稳定和hMLH1/hMSH2蛋白免疫组化检测。结果微卫星不稳定性发生率为56.16%,hMLH1和/或hMSH2表达缺失率为49.32%,二者皆随患者发病年龄的降低而迅速增加;二者对阳性病例的检出率相似。结论中国人青年大肠癌DNA错配修复基因缺陷为频发事件,运用微卫星不稳定分析和hMLH1/hMSH2蛋白免疫组化检测可在青年大肠癌有效地进行HNPCC患者及家系的初步筛查。
- 杨磊丁彦青李国新余江王瑜周军杨红军张进华
- 关键词:遗传性非息肉性青年发病微卫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