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0424420021)
- 作品数:4 被引量:50H指数:3
- 相关作者:王振河霍云凤王斌申进文田丹丹更多>>
- 相关机构:河南科技学院河南省科学院河南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理学更多>>
- 裂褶菌及裂褶菌多糖研究进展被引量:24
- 2006年
- 裂褶菌是一种十分重要的食药兼用真菌,含有丰富的生理活性物质,裂褶菌多糖作为一种极有开发前景的生物活性物质已得到国内外的普遍重视。综述了裂褶菌的生物学特性、营养成分、药用价值、栽培现状以及裂褶菌多糖的化学分析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裂褶菌和裂褶菌多糖的研究前景。
- 王振河霍云凤
- 关键词:裂褶菌生物学特性
- 微波溶样ICP-AES法测定三种珍稀药用真菌中的微量元素被引量:2
- 2007年
- 采用微波消解ICP-AES法同时测定了茯苓、桑黄和桦褐孔菌子实体中Ca、Mg、Fe、Zn、Cu、Mn、Se和Cr 8种微量元素。结果显示,3种药用真菌中均含有这8种元素,其中茯苓样品中Ca和Fe含量最高,为212.36μg.·g 1和164.08μg.g-1;桑黄样品中Mn、Zn和Se含量最高,为22.62μg.g-1、91.03μg.·g 1和2.68μg.g-1;而桦褐孔菌样品中Mg、Cu和Cr含量最高,分别是953.60μg.g-1、10.25μg.g-1和2.59μg.·g 1。检出限<0.008μg.mL-1,方法简便、可靠,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 王振河王斌霍云凤
- 关键词:药用真菌微量元素
- 正交设计优化裂褶菌发酵全液多糖提取工艺被引量:8
- 2007年
- 采用正交设计试验方法进行了裂褶菌发酵全液中裂褶菌多糖的提取工艺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多糖提取的因素依次是料水比>浸提温度>浸提时间,三个因素的最佳组合是A4B2C3,即料水比为1∶3,浸提温度为80℃,浸提时间为4 h。在此条件下,发酵全液中多糖的最大得率达到3.65 g/L。
- 王振河万学东武忠伟田丹丹
- 关键词:裂褶菌正交设计
- 桦褐孔菌液体深层培养研究被引量:18
- 2006年
- 研究了不同碳源、氮源、生长因子和无机盐对桦褐孔菌液体深层培养菌丝体产量的影响。采用“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设计”对培养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当培养基配方为小麦淀粉水解糖100.83g/L(还原糖含量为24%)、酵母粉18.70g/L、玉米浆11.01g/L、KH2PO44.59g/L、MgSO4·7H2O1.5g/L、pH6.0,在30℃、160r/min的恒温培养振荡器上振荡培养120h,生物量可达19.80g/L。
- 王振河霍云凤王斌申进文
- 关键词:营养因子生物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