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2CB412607)

作品数:65 被引量:927H指数:21
相关作者:唐菊兴王安建曹殿华刘俊来修群业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成都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4篇天文地球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矿业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16篇地质
  • 15篇斑岩
  • 13篇矿床
  • 12篇成矿
  • 11篇地球化
  • 11篇地球化学
  • 9篇钼矿
  • 8篇岩石
  • 8篇锆石
  • 7篇找矿
  • 7篇化学特征
  • 6篇地球化学特征
  • 6篇地质学
  • 6篇同位素
  • 6篇铅锌矿
  • 6篇锌矿
  • 6篇斑岩铜
  • 5篇定年
  • 5篇岩浆
  • 5篇铜金

机构

  • 45篇中国地质科学...
  • 41篇成都理工大学
  • 26篇中国地质大学...
  • 7篇核工业北京地...
  • 6篇中国科学院
  • 5篇中国地质调查...
  • 2篇吉林大学
  • 2篇中国国土资源...
  • 2篇四川省地质矿...
  • 1篇国家地质实验...
  • 1篇淮海工学院
  • 1篇南京大学
  • 1篇河南省地质调...
  • 1篇长安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青海省地质调...
  • 1篇湖北祥云(集...

作者

  • 31篇唐菊兴
  • 19篇王安建
  • 17篇曹殿华
  • 13篇刘俊来
  • 12篇修群业
  • 9篇李志军
  • 8篇高兰
  • 7篇李瑞萍
  • 7篇张丽
  • 7篇钟康惠
  • 7篇董树义
  • 7篇王成辉
  • 6篇张俊成
  • 6篇郎兴海
  • 6篇黄勇
  • 6篇雷传扬
  • 6篇王高尚
  • 6篇汪雄武
  • 6篇陈毓川
  • 5篇彭惠娟

传媒

  • 14篇矿床地质
  • 12篇地质学报
  • 4篇地质论评
  • 4篇成都理工大学...
  • 3篇矿物岩石
  • 3篇地质与勘探
  • 3篇岩石学报
  • 3篇地质通报
  • 2篇地球学报
  • 2篇矿业研究与开...
  • 2篇新疆地质
  • 2篇地学前缘
  • 1篇中国地质
  • 1篇矿物学报
  • 1篇中国科学(D...
  • 1篇地球物理学进...
  • 1篇高校地质学报
  • 1篇西北地质
  • 1篇地质找矿论丛
  • 1篇矿业快报

年份

  • 5篇2011
  • 17篇2010
  • 12篇2009
  • 6篇2008
  • 12篇2007
  • 8篇2006
  • 4篇2005
  • 3篇2004
6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云南兰坪金顶超大型铅锌矿床的成因被引量:58
2009年
在前人大量工作和资料积累的基础上,从成矿构造地质背景、容矿系统、容矿岩石的归属与成因、成矿时代和成矿物质来源方面论述了云南兰坪金顶超大型铅锌矿的成因,指出金顶超大型铅锌矿床是新生代陆陆碰撞造山背景下,在晚始新世至渐新世(大约33Ma)区域挤压推覆转变为区域拉张伸展构造环境转换时期,幔源岩浆和热流驱动盆山转换前被封闭在裂谷或前陆盆地深部富含油气、膏盐和金属的流体,沿着造山带两组伸展构造交汇部位上升,在构造圈闭环境下,通过角砾岩侵位—流砂底辟—流体排泄—金属淀积的产物。
王安建曹殿华高兰王高尚管烨修群业刘俊来
关键词:兰坪金顶
基于模糊逻辑的中甸岛弧斑岩型铜矿定位预测被引量:12
2006年
文章选择中甸岛弧地区中比例尺地表填图所圈定的侵入岩及火山岩、航磁解译构造格架及汇水盆地沉积物多元素异常作为斑岩型铜矿定位预测的主要方法,总结提出了该区斑岩型铜矿的定位预测准则,并根据该准则在GIS平台上基于模糊逻辑模型进行了模糊成员权重赋值和模糊推理网络构建。通过模糊推理计算得到该区不同高度、不同方向航磁解译构造的交汇部位以及不同元素的组合异常特征,最终确定了该区可以发现斑岩型铜矿的模糊概率分布图。该区主要矿床如普朗、红山和雪鸡坪等均处于高模糊概率分布区,经野外检查验证发现普上和地苏嘎两处斑岩铜矿矿化新区。
曹殿华王安建管烨陈江
关键词:地质学模糊逻辑GIS斑岩铜矿
兰坪盆地演化与成矿特征被引量:19
2010年
兰坪盆地的演化受控于盆地所处的构造背景,经历了中三叠世至早侏罗世的陆内裂谷盆地、中-晚侏罗世的拗陷盆地、白垩纪的前陆盆地、古新世-中新世的走滑盆地。盆内成矿与盆地性质密切相关,陆内裂谷盆地阶段是重要的成矿期,具热水沉积矿床特征;拗陷盆地阶段多形成铜多金属矿床;前陆盆地阶段为喜山期的成矿作了物质准备;走滑盆地阶段,由于推覆构造活动强烈,深部流体和浅部红层中的盆地流体的混合,提供了大量的矿物质,并就位于构造圈闭中,形成如金顶铅锌矿等大型矿床。
张峰唐菊兴陈洪德范小华陈生华陈文彬王成辉解惠
关键词:盆地演化成矿特征
澜沧江断裂带的新生代走滑运动学特点被引量:27
2004年
通过对澜沧江断裂带北、中、南段新生代构造形迹的运动学解析,结合前人工作,论证了澜沧江断裂在新生代早期(古新世—中始新世末)、中期(晚始新世—渐新世末)、晚期(中新世—第四纪)的走滑运动序列为:中、南段,右行→左行→右行;北段,左行→左行→右行。研究表明,澜沧江断裂带早期主要表现为中、南段的右行逆冲和北段的左行逆冲,与同期发生的昌都—思茅地体颈缩事件相对应,其地球动力学背景与太平洋板块向西推挤作用以及扬子—华南板块与印度板块发生的强烈东西向碰撞挤压有关;中期,整个断裂发生左行逆冲,其地球动力学背景与南海盆地的扩张作用及其扬子—华南板块相对于印度板块北移所致的左行扭动相适应;晚期,整个断裂右行走滑,与太平洋构造域的南海盆地扩张终止,昌都—思茅地体整体向南东逃逸相适应。
钟康惠刘肇昌舒良树李凡友施央申
关键词:新生代构造形迹
普朗斑岩铜矿岩浆混合作用:岩石学及元素地球化学证据被引量:34
2009年
普朗斑岩铜矿花岗闪长斑岩中存在大量的随机分布的镁铁质微粒包体,包体与寄主岩存在渐变接触关系。包体成分为闪长质,具有岩浆结构,存在针状磷灰石,显示了快速冷却结晶的特征。包体内可见具有暗色矿物镶边的眼球状石英,表明存在岩浆混合作用。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包体与寄主岩之间有成分交换。包体和寄主岩强不相容元素均富集,高场强元素Nb、Ta、Ti均表现出显著的负异常,具有典型的岛弧岩浆岩的微量元素特征,包体和寄主岩Mg#均较高,源区均有幔源岩浆的贡献。普朗斑岩铜矿蚀变矿化模式反映了其成矿环境偏基性,暗示镁铁质岩浆的加入对成矿具有贡献。
曹殿华王安建李文昌王高尚李瑞萍李以科
关键词:斑岩铜矿镁铁质微粒包体岩浆混合作用
滇西点苍山杂岩中混合岩的地质年代学分析及其区域构造内涵被引量:33
2008年
位于红河-哀牢山断裂带北延的点苍山杂岩由中部深变质杂岩、西侧中生界浅变质-未变质的火山-沉积岩系和东部叠加退变质岩带组成。中部深变质杂岩包括类片麻岩-长英质岩类、云母片岩、大理岩类和角闪质岩石。岩石普遍遭受角闪岩相变质作用和混合岩化作用的改造,形成条带状、条纹状、条痕状和角砾状等具有不同构造特点的混合岩。混合岩中有两种不同的脉体物质(花岗质岩脉),它们含有具不同特点的锆石颗粒,即由混合岩化作用改造形成的低 Th/U 比值锆石颗粒和由岩浆结晶作用形成的高 Th/U 比值锆石颗粒。对于锆石颗粒采用 SHRIMP U-Pb 测年,揭示出二者具有相近的年龄值,分别为842.5±9.9Ma与833±9Ma。它们的存在揭示出从混合岩化作用向岩浆作用的转变。混合岩的变形作用、变质作用特点分析,尤其是对于花岗质脉体的锆石年代学研究揭示出,点苍山深变质杂岩与扬子地块基底具有显著的相似性。结合扬子地块新元古代整体构造.岩浆活动性规律,揭示出由板块俯冲与消减引起,早于新元古代 Rodinia 裂解时期地幔柱上涌事件。
刘俊来王安建曹淑云邹运鑫唐渊陈越
关键词:混合岩新元古代SHRIMP年龄
云南金顶矿床矿体三维模型的建立及其研究意义被引量:29
2005年
利用澳大利亚Surpac公司的三维立体制作软件将“金顶铅锌矿详细勘探地质报告”中的318个钻孔、14多万个数据和49张勘探线剖面图等资料,首次做出了可从任意角度观察的金顶矿床矿体三维空间实体模型。铅锌矿体展示了穹隆状分布特征,(硬)石膏、天青石矿体在空间上展现了残余盐丘的某些特点,为盐丘破坏、油气逃逸形成超大型铅锌矿的模式提供了佐证。文章初步讨论了砂岩型矿体和灰岩角砾岩型矿体的关系。
修群业王军高兰曹殿华王安建刘俊来范世家王高尚
关键词:地质学三维模型矿床地质矿体
云南兰坪金顶铅锌矿区土壤中Pb分布特征被引量:19
2009年
采用连续提取法测定兰坪金顶铅锌矿区土壤中Pb的形态含量,通过地统计方法分析污染物的空间分布、化学形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金顶矿区土壤中Pb大范围严重超标,按照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Ⅲ级),Pb的中位值超标1.77倍,平均值超标约19倍。插值分布图显示Pb的污染及形态分布受矿体空间展布、地形变化、矿业活动、地表径流等的影响,其中水溶态Pb受植被和水系影响更大。土壤中Pb形态含量依次为残渣态>碳酸盐态>活性铁锰态>有机结合态>离子交换态>水溶态,环境有效态(水溶态、离子交换态与碳酸盐态之和)含量比较高,对兰坪矿区及沘江流域具有潜在的巨大危害。
李瑞萍王安建曹殿华耿诺高兰邹为雷赵以辛修群业
关键词:铅锌矿重金属形态分析兰坪金顶
纳日贡玛斑岩铜钼矿成矿元素沉淀机制探讨被引量:3
2008年
纳日贡玛铜钼矿是青海南部发现的一个最重要的斑岩型铜钼矿床。通过分析成矿元素铜和钼的迁移形式,对成矿元素的沉淀机制进行了探讨。认为在成矿流体的演化过程中,温度降低、pH值增大,是本矿床中黄铜矿、辉钼矿等硫化物沉淀的主要原因。
南征兵唐菊兴李葆华
关键词:斑岩铜钼矿成矿元素纳日贡玛
用陆块旋转解释藏东南渐新世—中新世伸展作用——来自点苍山及邻区变质核杂岩的证据被引量:53
2007年
沿红河断裂带(RRFZ)分布的点苍山变质核杂岩是一个不完整的变质核杂岩,它由两个特征迥异的单元组成,包括被同构造二长花岗岩侵入角闪岩相构造岩组成的下盘和绿片岩相的拆离断层带。下盘岩石包括具有高温构造组合,具有指示左行走滑剪切运动方向的L型糜棱岩或LS型糜棱岩。拆离断层带是一个上盘向E到SE伸展剪切的低温剪切带,由具有剪应变和压应变的典型S-L糜棱岩构成。低温构造岩也包括发育于下盘的几个糜棱岩化似斑状二长花岗岩侵入体。变质核杂岩与西侧覆盖未变质的中生代沉积岩并置,东部受第四纪断层作用影响为沿洱海分布的更新世—全新世沉积盆地。通过对点苍山变质核杂岩的构造研究,结合邻区变质核杂岩的地质年代学及古地磁学分析,我们认为:位于东南亚红河断裂和实皆断裂带之间的扇形区域内出现的变质核杂岩与渐新世—中新世时期区域性伸展作用有关,而伸展作用是由印支地块的差异性旋转产生的,其原因是由于约33Ma开始斜向俯冲的印度板块的顺时针旋转和回退所致。
刘俊来曹淑云翟云峰宋志杰王安建修群业曹殿华高兰管烨
关键词:变质核杂岩红河断裂带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