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0272026)

作品数:50 被引量:1,408H指数:20
相关作者:李维安唐跃军张国萍徐伟孙国强更多>>
相关机构:南开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天津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社会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5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2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4篇公司治理
  • 12篇上市公司
  • 10篇公司治理评价
  • 9篇网络组织
  • 8篇企业
  • 8篇绩效
  • 7篇董事
  • 7篇实证
  • 5篇董事会
  • 5篇审计
  • 5篇实证研究
  • 5篇股东
  • 4篇董事会治理
  • 4篇业绩
  • 4篇披露
  • 4篇网络治理
  • 4篇股权
  • 4篇管理层
  • 3篇治理绩效
  • 3篇审计意见

机构

  • 35篇南开大学
  • 6篇山西财经大学
  • 2篇天津商学院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山东财政学院
  • 1篇山东大学

作者

  • 11篇李维安
  • 9篇唐跃军
  • 6篇孙国强
  • 5篇张国萍
  • 5篇徐伟
  • 4篇王德禄
  • 3篇张耀伟
  • 3篇郝臣
  • 3篇周建
  • 2篇武立东
  • 2篇宋琳
  • 2篇左晶晶
  • 2篇程新生
  • 1篇王博钊
  • 1篇马连福
  • 1篇张凤香
  • 1篇范建红
  • 1篇田晓霞
  • 1篇吴德胜
  • 1篇王维祝

传媒

  • 9篇南开管理评论
  • 4篇天津社会科学
  • 3篇财经问题研究
  • 2篇经济理论与经...
  • 2篇财贸经济
  • 2篇管理世界
  • 2篇山西财经大学...
  • 1篇首都经济贸易...
  • 1篇审计与经济研...
  • 1篇生产力研究
  • 1篇管理现代化
  • 1篇经济研究
  • 1篇经济与管理研...
  • 1篇经济问题
  • 1篇会计研究
  • 1篇商业经济与管...
  • 1篇中州学刊
  • 1篇统计与决策
  • 1篇外国经济与管...
  • 1篇当代财经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7
  • 7篇2006
  • 26篇2005
  • 7篇2004
  • 9篇2003
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好消息、坏消息与季报预约披露的时间选择——管理层的组合动机与信息操作被引量:20
2006年
本文构建回归模型并依据中国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假设检验,考察公司业绩组合(好消息与坏消息的组合)、业绩差异与一季度季报预约披露的时间选择之间的关系以及一季度季报预约披露时间的信息内涵。实证研究显示,由于一季度季报和上年年报均要求在4月30日之前披露的特殊性,上市公司管理层在信息披露的过程中可能存在组合动机与信息操作行为,一季度季报预约披露的时间选择可能关键取决于上年年报和一季度季报预约披露的好消息或坏消息带来的积极影响或消极影响的组合与权衡。
唐跃军谢仍明
关键词:好消息坏消息
公司治理与企业过度投资行为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被引量:187
2007年
本文实证验证了我国上市公司存在过度投资行为;证实公司治理机制能够对过度投资行为形成有效的治理。研究表明,股东行为治理、董事会治理、利益相关者治理对抑制过度投资积极有效,但监事会、经理层、信息披露机制的作用不明显。本文将上市公司治理的综合评价系统——公司治理评价指数(南开治理指数)应用于我国上市公司投资行为研究尚属首次。
李维安姜涛
关键词:过度投资公司治理公司治理指数
网络组织的决策协调机制:分散与集中的均衡被引量:17
2005年
在网络组织治理逻辑框架内分析企业网络化合作的决策协调机制及其作用机理,可以认为基于资源部分让渡与共同拥有的重大合作事件的共同参与决策,基于知识分裂的分工业务的分散独立决策以及借助发达的信息网络技术的互动式相机协调,是网络组织治理中保证决策科学性的三大基石。网络组织成为解决集中化和分散化困境的有效方法。
孙国强王博钊
关键词:网络组织
上市公司利益相关者治理机制、治理指数与企业业绩被引量:63
2005年
有鉴于利益相关者的相关问题已成为现行公司治理框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设置利益相关者治理评价指标考察中国上市公司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和利益相关者权益的保护状况并得出利益相关者治理指数(CCGINKSTH)。进一步的实证研究表明,利益相关者治理指数对每股收益(EPS)、净资产收益率(ROE)、股本扩张能力(NAPS)均有显著的正面影响,这表明上市公司良好的利益相关者治理机制和较高的利益相关者治理水平有助于增强公司的盈利能力,进而提升包括股本扩张能力在内的企业成长与发展潜力。同时,利益相关者治理机制所涉及的5个方面对企业业绩和企业价值也存在重要影响。因此,建议在公司治理中考虑利益相关者的权益,鼓励利益相关者适当而有效地参与公司治理和管理。
李维安唐跃军
关键词:上市公司利益相关者企业业绩企业管理
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指数与治理绩效的实证分析被引量:202
2004年
本文根据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环境 ,设置了公司治理状况评价指标体系 ,并建立公司治理指数评价模型。在对模型的稳定性与可靠性检验的基础上 ,对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股权结构是决定公司治理质量的关键因素 ,国有股一股独大不利于公司治理机制的完善;良好的公司治理将使公司在未来具有较高的财务安全性、有利于公司盈利能力的提高 ,投资者愿意为治理状况好的公司支付溢价;控股股东的行为具有很强的负外部性;董事会治理状况尚有待改善 ,董事会参与战略决策的功能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监事会治理水平对公司治理绩效并没有显著影响;我国经理层治理的总体水平较低 ,激励约束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公司治理水平对信息披露质量产生了影响。
南开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公司治理评价课题组
关键词:公司治理结构股权结构信息披露绩效评价
“国退民进”与委托代理关系的调整被引量:14
2003年
本文在剖析“国退民进”改制与委托代理关系调整的基础上 ,分析了“国退民进”后 ,企业相关委托代理关系仍然存在着体制性缺陷和自然性缺陷等障碍 ,并进一步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对于体制性缺陷 ,一是完善市场机制 ,健全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为解决企业委托代理问题提供外部保证 ;二是改革社会的索求职能、政府的监管职能 ,为企业提供必要的咨询服务。对于自然性缺陷 ,一是建立科学的公司治理机制 ,关注利益相关者的共赢 ;二是引入以员工持股与股票期权计划为主要形式的股权激励机制 ;三是深化“三项制度”改革 ,实施内部机制创新战略 ,形成既有外部压力又有内在动力的企业经营机制。
张国萍
关键词:委托代理关系国有企业民营企业
上市公司年报非标准审计意见与行业差异分析——基于2000~2003行业样本的实证研究被引量:19
2005年
本文基于国外的相关研究和中国股市及上市公司的特征,提出七个研究假设,然后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依据我们所选择的四个行业样本进行假设检验.基于样本总体的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同等条件下,未预期盈利高、审计迟滞时间短、财务杠杆低、现金比率高、非ST、上一年度未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以及未更换会计师事务所的上市公司年报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小.但是,行业差异是现实存在的,文中基于2000~2003年行业样本的研究较为可靠的揭示了中国上市公司行业之间的差异以及某些行业中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状况.在对行业差异和盈余管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我们还提出了相关建议以资参考.
唐跃军左晶晶
关键词:非标准审计意见企业业绩盈余管理
中国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评价实证研究被引量:55
2005年
董事会治理是公司治理的核心,董事会治理评价是公司治理评价系统的关键内容。本文在对国内外有关研究文献进行评述的基础上,构筑了董事会治理评价指标体系,并从不同的角度对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状况及其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显示:第一,控股股东性质、行业因素会对董事会治理水平产生一定的影响,民营企业具有显著的治理优势;第二,公司治理绩效与董事会治理水平之间呈现一种倒U曲线关系。实证结果验证了Rediker与Seth关于董事会治理机制间替代效应的观点。该结论的政策含义是,在当前董事会治理缺乏外部治理机制、大股东治理弱化、内部董事间的相互监督和经理人持股的激励效应都不强的情况下,董事会治理改革的关键在于,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特别是民间战略投资者,完善董事会专业委员会的制度建设,强化内部治理机制。
李维安张耀伟
关键词:董事会董事会治理公司治理
中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机制评价及信息披露指数研究被引量:24
2005年
本文借鉴中外有关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研究成果和法律法规,以信息透明度为核心选择信息披露完整性、真实 性、及时性三项评价指标,依据实证调研的数据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及时性和完整性进行统计分析并作出初步 评价。中国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真实性、及时性、完整性及信息披露指数上的表现均不尽如人意,并且具有明显的不平衡 性。分属不同行业、第一大股东性质不同、分属不同省区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状况总体偏差,信息披露指数比较低。
唐跃军程新生吕斐适
关键词:信息披露完整性及时性信息披露指数公司治理
网络治理:内涵、结构、机制与价值创造被引量:55
2005年
本文以网络经济形态为研究背景,尝试探索作为一种新的组织形式的网络治理的基本内涵、结构、机制以及应用领域。本文认为,网络治理的核心属性是有关网络化背景中经济主体决策的科学化、合理化,其内涵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网络组织之间的决策科学化问题、网络技术条件下的公司治理问题,以及网络组织自身的决策科学化问题。作为一种新的组织形式,网络治理相比于市场治理和层级治理这样的组织交易模式,逐渐形成了自身特有的为经济主体创造价值的路径和机制。
李维安周建
关键词:网络经济网络治理公司治理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