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不同负荷类型运动对大学生足型的影响。方法:选取26名正常足型男性大学生,研究相同时间下跑、行走、自然站立后足型和肌电值(electromyography,EMG)的变化。采用双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自变量(运动负荷类型×运动前后)对各因变参数(足长、足宽、足围度、内侧纵弓高度、足背高度、足舟骨高度、足弓指数、足弓指数、拇外翻角度、肌电信号值)的影响。结果:(1)足型:①跑后拇外翻角度增加(P<0.05),足长、足宽、足围度增加(P<0.01),内侧纵弓高度、足背高度、舟骨高度下降(P<0.01);走后足宽、足围度增加(P<0.01);站后足长、足弓指数增加(P<0.05),足宽、足围度增加(P<0.01),舟骨高度下降(P<0.05),内侧纵弓高度下降(P<0.01)。②跑后舟骨高度小于走后(P<0.05),足长大于走后和站后(P<0.01),足背高度小于走后(P<0.01);走后舟骨高度大于站后(P<0.05),足背高度大于站后(P<0.01)。(2)肌电信号:①胫骨前肌平均整流肌电值(average rectified value or average EMG,AEMG)跑、走、站后增大(P<0.01),腓肠肌外侧头AEMG值跑后增大(P<0.01)、站后增大(P<0.05)。腓肠肌内侧头AEMG值走后增大(P<0.01)。腓肠肌外侧头AEMG值跑后大于走后(P<0.05),腓肠肌内侧头AEMG值走后大于跑、站后(P<0.01)。②跑后胫骨前肌平均功率频率值(mean power frequncy,MPF)下降(P<0.05);走后胫骨前肌MPF值下降(P<0.05),腓肠肌内侧头MPF值增大(P<0.01);站后腓肠肌内侧MPF值下降(P<0.05)。结论:1.运动负荷类型是影响足型的重要因素,三种运动后跑对足型的影响最大,走对足型的影响最小。2.在本实验条件下,运动会使足部体积增加,足弓下降会导致足长增加。3.三种不同负荷类型运动对足型变化的影响因素不同:足部承受持续过量载荷是导致大负荷运动后足型变化的重要因素;小负荷运动后对足型没有影响;足部蠕变是静力性负荷支撑后足型变化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