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472178)
- 作品数:10 被引量:78H指数:6
- 相关作者:徐江平刘旭程玉芳陆兵勋王卫东更多>>
- 相关机构:南方医科大学解放军第401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基于谱效关系表达的中药三七药效物质筛选研究被引量:12
- 2016年
- 目的:以犬心肌缺血模型为对象,研究中药三七对犬心肌缺血保护作用谱效关系及药效物质基础。方法:在建立中药三七液相指纹图谱分析方法的基础上,采用结扎犬冠状动脉致急性心肌缺血的模型,运用双变量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将三七提取物药效数据与指纹图谱共有峰的相对峰面积相关联,研究药物治疗心肌缺血作用的物质基础及谱效关系。结果:研究证实人参皂苷Rg_1、人参皂苷Rb_1、三七皂苷R_1均与药效呈显著正相关,其中人参皂苷Rb_1可显著降低血清中乳酸等物质水平的升高,人参皂苷Rg_1可显著降低血清FFA水平升高,是中药三七治疗心肌缺血的主要有效成分。结论:通过谱效关系研究获得了药效活性物质,建立了三七药材谱效关系评价的方法,客观反映了药物内在质量,为该类中药的创新研究提供了借鉴。
- 刘旭李晓崔晓博李明春
- 关键词:指纹图谱谱效关系
- 淫羊藿苷对高脂血症大鼠粘附分子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7
- 2008年
- 目的研究淫羊藿苷对高脂血症大鼠粘附分子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高脂饮食组、高脂饮食+低剂量淫羊藿苷组、高脂饮食+高剂量淫羊藿苷组,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脂质水平及观察主动脉病理学改变。并采用荧光实时聚合酶链反应法比较主动脉壁细胞间粘附分子1和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基因的表达。结果与高脂饮食组比较,淫羊藿苷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P<0.05或0.01)降低,细胞间粘附分子1mRNA的表达显著减低(P<0.01),而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mRNA的表达没有显著改变(P>0.05)。结论淫羊藿苷能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并抑制细胞间粘附分子1mRNA的表达。
- 王茜林焕冰程玉芳徐江平
- 关键词:淫羊藿苷高脂血症细胞间粘附分子1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
- 病毒载体介导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表达对大鼠脑缺血后齿状回神经发生的影响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观察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载体介导人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hVEGF165)基因转移表达对成年大鼠缺血性脑损伤后,海马齿状回神经前体细胞增殖水平的影响。方法SD大鼠27只,随机分为rAAV2组(18只)和对照组(9只),将携带hVEGF165基因的rAAV颗粒立体定向给药至rAAV2组大鼠右侧海马2周后,全部大鼠采用4血管闭塞方法建立大鼠缺血性脑损伤模型,于缺血后6、24和48天时,各组随机选取1/3的大鼠处死,分别应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大鼠海马hVEGF165 mRNA的表达水平或齿状回神经前体细胞的增殖水平。结果荧光显微镜下观察,rAAV2组大鼠海马齿状回均可见报告基因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rAAV2组大鼠缺血后6、24和48天时,均有海马hVEGF165 mRNA表达,3个时间点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rAAV2组大鼠缺血后6、24和48天时,齿状回神经前体细胞增殖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结论rAAV载体可介导目的基因hVEGF165高效转染海马神经元,并促进缺血诱导的齿状回神经前体细胞增殖。
- 谭洁王卫东蒋立新徐江平陆兵勋
- 关键词:脑缺血腺病毒科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基因表达齿状回
- 细胞黏附分子与药物研制被引量:1
- 2005年
- 黏附分子参与多种疾病的过程 ,目前已经发现许多抗炎药物直接或间接抑制黏附分子表达。近年来以细胞黏附分子为靶点的药物筛选迅速发展起来 ,诸如小分子抑制剂、黏附分子单抗、非甾体抗炎药、中草药等 ,本文对与细胞黏附分子相关的抗炎药物研究进行综述。
- 程玉芳徐江平
- 关键词:细胞黏附分子炎症药物筛选
- GC法测定冰片中龙脑的含量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建立冰片中龙脑含量测定的方法,比较不同来源批号的冰片质量。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用石英毛细管色谱柱(30m ×0.53mm ×0.6μm)进行检测,最终柱温:200℃。结果:对所采用的测定方法进行了线性回归考察,计算回归方程为:Y =0.286X -0.0215, r =0.9996;样品在0.28~1.42 m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结论:经精密度试验,稳定性试验和回收率试验,并经样品含量的测定,表明该检测方法重现性好,准确可靠,可为含冰片的复方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
- 刘旭甘为崔晓博
- 关键词:冰片龙脑GC法
- 中药三七对大鼠心肌缺血保护作用的谱效学研究被引量:20
- 2013年
- 目的以大鼠心肌缺血模型为对象,研究中药三七对大鼠心肌缺血保护作用谱效关系及药效物质基础。方法在建立中药三七液相指纹图谱分析方法的基础上,研究药物治疗心肌缺血作用的物质基础及谱效关系。结果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三七皂苷R1是中药三七治疗心肌缺血的主要有效成分。结论通过谱效关系研究直接获得药效活性物质,建立了三七药材谱效关系评价的新方法,客观反映了药物的内在质量,为该类中药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 刘旭李明春徐霞纪松岗徐江平李秀忠
- 关键词:指纹图谱谱效关系
- 纳豆激酶对兔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影响被引量:6
- 2008年
- 目的研究纳豆激酶对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防治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56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7组:溶剂对照组、模型组、纳豆激酶(粗)灌胃组、纳豆激酶(精)灌胃组、纳豆激酶(精)注射组、硫酸氯吡格雷组、硫酸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组。用球囊导管自股动脉插管建立家兔主动脉球囊损伤模型,检测各组血小板数目及聚集情况、腹主动脉组织病理学改变,并采用免疫组化法对MMP-2、9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与模型组相比,3个纳豆激酶给药组血小板数目及聚集情况均无明显改变(P>0.05);狭窄指数均显著提高,内膜增殖指数均降低(P<0.01或0.05);MMP-2、9表达均无明显改变。结论纳豆激酶可抑制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但不是通过作用于血小板和影响MMP-2、9表达发挥作用的。
- 龚敏林涣冰王茜徐江平
- 关键词:血管成形术再狭窄纳豆激酶
- 内源性VEGF表达对缺血性脑损伤后成年大鼠海马齿状回神经发生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观察缺血性脑损伤后成年大鼠海马内源性VEGF表达对齿状回神经前体细胞增殖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携带靶向干扰大鼠VEGF基因shRNA的重组腺相关病毒颗粒通过立体定向给药的方法递送至大鼠右侧海马,术后通过改良的4血管闭塞方法建立成年大鼠缺血性脑损伤动物模型。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大鼠海马VEGF mRNA的表达水平及齿状回神经前体细胞的增殖水平。结果荧光显微镜下观察重组腺相关病毒颗粒立体定向给药至海马区的大鼠脑片,可见报告基因EGFP的表达。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发现rAAV2-EGFP-U6-shRNA(VEGF)立体定向给药大鼠缺血性脑损伤后24h和6d时缺血性脑损伤诱导的大鼠海马VEGF mRNA表达水平反应性升高可被抑制(P<0.05),海马内源性VEGF mRNA表达水平的降低可显著下调缺血性脑损伤后齿状回神经前体细胞增殖水平。结论内源性VEGF基因表达可能是缺血性脑损伤后齿状回神经前体细胞增殖的一个重要启动信号。VEGF是耦联缺血性脑损伤和齿状回神经发生的关键分子。
- 王卫东王琳邓丽影徐江平陆兵勋
- 关键词:齿状回神经发生
- 靶向hVEGF165基因shRNA质粒表达载体的构建及筛选
- 2008年
- 目的构建编码hVEGF165mRNA的shRNA质粒表达载体,并筛选出基因沉默效果最明显的shRNA质粒表达载体。方法以hVEGF165mRNA编码区中第5和第7外显子序列作为RNA干扰靶点,分别构建3个shRNA质粒表达载体和1个阴性对照质粒表达载体并通过PCR进行鉴定。经鉴定后分别转染稳定表达hVEGF165基因的BHK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从mRNA和蛋白质水平检测抑制效果。结果构建的质粒表达载体PCR鉴定均可扩增出预期条带,构建成功。靶向hVEGF165基因的shRNA对所转染稳定表达hVEGF165基因的BHK细胞中hVEGF165基因mRNA和蛋白质表达均有抑制作用,其中shRNA2最为明显。结论成功构建了靶向hVEGF165基因的shRNA质粒表达载体,其中抑制效果最为明显的shRNA质粒表达载体为pDC316-EGFP-U6-shRNA2质粒。
- 王卫东蒋立新徐江平陆兵勋
- 关键词:RNA干扰
- 银杏叶提取物对IL-1β诱导的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及与NO的关系
- 2006年
-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GBE)对IL-1β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探讨该过程中NO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分离培养新生牛脑微血管内皮细胞;采用ELISA方法测定E-选择素(E-selectin)、αvβ3整合素的表达。结果:GBE能够降低IL-1β诱导的E-选择素和αvβ3表达,NO增强剂L精-氨酸可进一步降低IL-1β诱导的E选-择素和αvβ3表达,而给予NO拮抗剂后GBE的抑制作用明显减弱。结论:影响NO生成可能是GBE抑制E-选择素和αvβ3整合素表达途径之一。
- 程玉芳徐江平
- 关键词:银杏叶提取物E-选择素一氧化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