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项目([2005]99)

作品数:36 被引量:342H指数:9
相关作者:刘庆华刘庆超王奎玲唐启和赵延明更多>>
相关机构:青岛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莱阳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4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主题

  • 7篇种子
  • 6篇萌发
  • 5篇玉米
  • 5篇种子萌发
  • 3篇叶绿
  • 3篇叶绿素
  • 3篇叶绿素荧光
  • 3篇西葫芦
  • 3篇基因
  • 3篇基因型
  • 3篇倍体
  • 2篇单倍体
  • 2篇性状
  • 2篇野生
  • 2篇园林
  • 2篇同播
  • 2篇品系
  • 2篇旗叶
  • 2篇蔷薇
  • 2篇青岛百合

机构

  • 21篇青岛农业大学
  • 11篇山东农业大学
  • 2篇莱阳农学院
  • 1篇鲁东大学
  • 1篇山东省农业科...
  • 1篇山东省林业科...
  • 1篇科技厅
  • 1篇济宁市任城区...
  • 1篇海阳市第一中...
  • 1篇山东宏大园林...

作者

  • 16篇刘庆华
  • 15篇王奎玲
  • 15篇刘庆超
  • 6篇唐启和
  • 5篇赵延明
  • 4篇赵兰勇
  • 3篇王秀峰
  • 3篇房慧旺
  • 3篇谢冰
  • 2篇王丽娜
  • 2篇刘德友
  • 2篇田纪春
  • 2篇姜新强
  • 2篇赵世杰
  • 2篇郑国生
  • 2篇张俊芳
  • 2篇王晓云
  • 2篇孟庆伟
  • 2篇陈锋
  • 2篇盖树鹏

传媒

  • 8篇中国农学通报
  • 4篇北方园艺
  • 4篇西北农业学报
  • 3篇安徽农业科学
  • 3篇中国种业
  • 2篇江西农业学报
  • 1篇中国果菜
  • 1篇玉米科学
  • 1篇山东农业科学
  • 1篇食品科学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江苏林业科技
  • 1篇核农学报
  • 1篇合肥学院学报...
  • 1篇农业科技与信...
  • 1篇农学学报
  • 1篇山东省植物生...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2
  • 1篇2011
  • 6篇2010
  • 9篇2009
  • 14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秋水仙素诱导青岛百合四倍体研究被引量:23
2009年
以青岛百合试管苗为试验材料,采用浸泡法和混培法研究了秋水仙素对青岛百合进行染色体加倍的诱导效果。结果表明:以0.05%的秋水仙素浸泡处理24h的诱导效果最佳,诱导频率高达53.3%;经秋水仙素诱导的多倍体与正常二倍体植株比较,植株叶片变大,根系粗壮,气孔显著增大而单位面积气孔数减少。对变异材料的细胞学研究发现,四倍体植株的染色体数目为2n=4x=48。
张俊芳刘庆华王奎玲刘庆超孙阳
关键词:青岛百合秋水仙素四倍体
卫矛属3种常绿阔叶树木抗寒性研究被引量:14
2012年
为了研究常绿阔叶树种抗寒性机理,以卫矛属3种常绿阔叶树木为研究对象,测定电解质外渗率,并拟合logistic方程求半致死温度,研究低温对POD活性、可溶性糖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低温胁迫加剧,电解质外渗率呈增加趋势,POD活性及可溶性糖等渗透调节物质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同属不同种的树木抗寒性差别明显。3个树种抗寒性由强到弱顺序为:北海道黄杨‘、傲雪’北海道黄杨、大叶黄杨,半致死温度分别为:-28.27℃、-26.42℃、-25.70℃。
崔帅赵兰勇李承水张玲王新刚
关键词:常绿阔叶树抗寒性生理生化
玉竹种子萌发特性研究被引量:8
2008年
玉竹是一种观赏价值极高的野生地被植物,可用于园林中的遮阴环境。目前人工栽培玉竹主要靠根茎繁殖,其繁殖系数较低,关于种子萌发的研究不多,有必要确定种子萌发的适宜条件,为野生玉竹的引种驯化和园林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笔者采用了温度、光照、浸种等不同处理对崂山地区野生玉竹种子萌发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玉竹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20℃、20℃/25℃和25℃;避光处理对种子萌发有较明显促进作用;在35~40℃温水中浸种18~24h有利于种子萌发,发芽率为86.7%。
赵贯志刘庆华王奎玲刘庆超刘明健
关键词:玉竹种子萌发特性
不同基因型玉米不同播期单倍体诱导效果初步研究被引量:8
2010年
利用Stock6和H02单倍体诱导系对不同基因型玉米、不同播期单倍体诱导效果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H02平均诱导率比Stock6高2.11%~2.17%;不同基因型玉米单倍体诱导率差异明显;夏播材料诱导率高于春播材料。
刘德友赵延明刘治先张海艳丁照华宋再华
关键词:玉米单倍体诱导率
西葫芦胚囊植株及其自交后代主要农艺性状的初步观察被引量:4
2009年
以西葫芦离体雌核发育胚囊植株当代(R0)及其自交一代(R1)、自交二代(R2)的部分植株为试材,对其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初步观察。结果显示,各世代胚囊植株的第一雌花节位、雌花节率以及果实性状等有良好的整齐度,并与供体及杂交组合亲本的相关性状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胚囊植株的育性有一定程度的分离。
谢冰王晓云王秀峰王丽娜樊治成
关键词:西葫芦自交后代农艺性状
野生地榆种子萌发特性研究被引量:9
2008年
以野生地榆(Sanguisorba officinalis)种子为试材,对其萌发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地榆种子长约2.548mm,椭球形,灰褐色至紫黑色,千粒重为2.471g;种子休眠属种壳休眠,破除休眠可采用98%浓硫酸处理,以酸蚀30min为宜,发芽率为85.33%;最适萌发温度为20℃;200mg/L赤霉素浸种发芽率达到86.67%。
姜新强王奎玲刘庆超唐启和刘庆华
关键词:地榆种子萌发特性
三种不同衰老类型牡丹叶片叶绿素荧光特性的比较被引量:5
2008年
以三种不同衰老类型的牡丹品种卷叶红、大胡红和肉芙蓉为试材,比较其叶片在不同时期的强光下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差异,探讨牡丹叶片光抑制发生的机理和叶片衰老差异的原因。结果显示,7月中旬至8月下旬,与大胡红和肉芙蓉相比,卷叶红的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Ⅱ电子传递量子产率(PSⅡ)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P)下降较小,且保持了较高的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表明叶黄素循环的热耗散迅速增加,提高了对强光的适应,而可逆失活和不可逆破坏则加重了光合机构的损伤,这造成了衰老的先后次序为肉芙蓉、大胡红、卷叶红。Fv/Fm、NPQ、qP和PSⅡ对光强响应的差异明显,使之可以作为鉴定耐光抑制能力大小的指标。
周梅赵炎盖树鹏郑国生
关键词:强光叶绿素荧光参数光抑制
‘伏脆蜜’枣高效栽培关键技术被引量:1
2016年
为促进‘伏脆蜜’枣的提质增效,2005-2015年在枣庄市市中区、薛城区、峄城区、山亭区等地,对‘伏脆蜜’枣优质苗木繁育、建园、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有害生物防控等高效栽培关键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以期为引种者提供技术参考。
黄书涛张晓南孟林林徐继永朱恒金安广池
关键词:高效栽培
夏玉米穗部性状的遗传相关与通径分析被引量:8
2008年
通过对44个夏玉米杂交种穗部6个主要性状与单株粒重遗传相关与通径分析表明:穗长与穗粗在影响单株子粒产量诸因素中占据主导地位,在对穗长、穗粗重点选择的基础上,考虑对穗行数、行粒数、出子率的选择,容重可独立进行选择。穗部性状的选择必须考虑性状间的相互制约关系,综合利用某一穗部性状对单株粒重的直接效应和通过其他性状的间接效应。
吕文明赵延明于文谭业杰
关键词:玉米穗部性状通径分析
以电导法配合Logistic方程确定四种竹子的抗寒性被引量:34
2009年
电导法测定低温胁迫下4种竹类植物电解质外渗率(REC)变化曲线,并利用Logistic方程对变化曲线进行拟合,分别计算其半致死温度(LT50)。结果表明:4种竹子的REC均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而呈"S"形上升,由此计算出"S"形拐点对应的温度即为LT50,其抗寒性强弱顺序为:黄竿京竹>黄槽竹>桂竹>斑竹,LT50分别为-23.87℃-、20.18℃-、17.36℃-、16.43℃。
徐传保赵兰勇张廷强戴庆敏
关键词:竹子抗寒性半致死温度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