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205023)

作品数:26 被引量:143H指数:6
相关作者:李琪田涛刘永虎孔令锋尹增强更多>>
相关机构:大连海洋大学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中国海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2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9篇魁蚶
  • 7篇毛蚶
  • 6篇苗种
  • 4篇养殖
  • 3篇幼虫
  • 3篇鱼礁
  • 3篇人工鱼礁
  • 3篇附着变态
  • 3篇变态
  • 3篇存活
  • 2篇底播
  • 2篇幼虫生长
  • 2篇示范区
  • 2篇獐子
  • 2篇温度
  • 2篇黄河三角洲地...
  • 2篇家系
  • 2篇饵料
  • 2篇不同饵料
  • 2篇刺参

机构

  • 7篇大连海洋大学
  • 7篇山东省海洋生...
  • 6篇中国海洋大学
  • 4篇滨州市海洋与...
  • 3篇辽宁省海洋水...
  • 3篇山东省海水养...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山东省淡水渔...

作者

  • 6篇李琪
  • 5篇刘永虎
  • 5篇田涛
  • 4篇孔令锋
  • 3篇陈勇
  • 3篇刘忠颖
  • 3篇杨军
  • 3篇滕炜鸣
  • 3篇高霄龙
  • 3篇王庆志
  • 3篇付成东
  • 3篇尹增强
  • 3篇李石磊
  • 3篇张明
  • 2篇李莉
  • 2篇邱兆星
  • 2篇于红
  • 2篇刘汉超
  • 1篇刘辉
  • 1篇林杉杉

传媒

  • 4篇齐鲁渔业
  • 4篇水产学报
  • 4篇大连海洋大学...
  • 2篇生态学报
  • 2篇海洋科学
  • 2篇河北渔业
  • 2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海洋湖沼通报...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广西科学院学...
  • 1篇水生态学杂志
  • 1篇渔业科学进展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7篇2016
  • 5篇2015
  • 6篇2014
  • 4篇2013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脉红螺附着变态与食性转换的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为实现脉红螺苗种的规模化生产,本实验通过对脉红螺幼虫培育、采苗、稚螺培育等方面的系统研究,探索了脉红螺苗种繁育过程中幼虫附着变态率低和饵料转换难的问题。结果显示:脉红螺浮游幼虫前期(0-12 d)生长较快,壳高平均日增长21.8μm;中期(13-18 d)生长较慢,壳高平均日增长3μm;后期(19-30 d)生长加快,壳高平均日增长46.8μm。用取自沉淀池中的新鲜海水对脉红螺浮游幼虫进行附着变态诱导,诱导第1天脉红螺浮游幼虫开始出现附着变态,第4天时,附着变态活动基本结束,附着变态率为40%。为变态后的稚螺投喂刚附着的长牡蛎和魁蚶稚贝,第1-8天,稚螺壳高平均日增长65.6μm;第9天开始,稚螺生长速度加快;第9-12天,稚螺壳高平均日增长136.4μm;第13-16天,稚螺壳高平均日增长307.3μm;第17-20天,稚螺壳高平均日增长445.8μm。研究表明,用取自沉淀池中的新鲜海水诱导脉红螺浮游幼虫的附着变态效果好,刚附着的长牡蛎稚贝和魁蚶稚贝可以作为脉红螺稚螺培育阶段的适宜饵料。
杨智鹏于红于瑞海孔令锋李琪
关键词:脉红螺人工育苗变态
不同饵料对魁蚶稚贝生长和存活的影响被引量:11
2014年
在温度23.5-24.0℃和盐度29.5-30.0条件下,研究了球等鞭金藻、小球藻、牟氏角毛藻和新月菱形藻4种单细胞藻类单独及组合投喂24 d后对魁蚶稚贝生长与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饵料投喂条件下,稚贝存活率均在95%以上,不同处理组间差异不显著.单一饵料投喂组中,球等鞭金藻组的稚贝生长最快,小球藻组的稚贝生长最慢.组合投喂组中,球等鞭金藻与其他3种单胞藻混合(1∶1)投喂组稚贝壳长及特定生长率均优于其他组,其中与小球藻混合投喂的效果最好,稚贝壳长和壳高的特定生长率分别为5.6%·d-1和6.4%·d-1.研究结果可为魁蚶人工苗种培育技术的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王庆志张明滕炜鸣付成东王超刘忠颖李石磊刘项峰
关键词:魁蚶稚贝特定生长率存活
大长山人工生境开发示范区水质评价被引量:2
2018年
为了评价大长山人工生境开发示范区水质环境,于2013—2015年对大连长海县大长山岛人工生境开发示范区进行了8个航次的环境调查,获取了盐度、pH、COD等20个水化学指标,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及单因子指数法研究分析了该海域的水质状况。结果表明:除2014年8月航次对照区属Ⅱ类海水标准外,其余航次、站点调查结果均显示大长山海域符合Ⅰ类海水标准;用主成分分析法将20个指标分为了6个主成分,解释了79.165%的结果;主成分得分范围为-1.535~3.706,其中,2014年8月得分最高,评价结果与单因子指数分析结果基本一致。研究表明,大长山人工生境开发示范区整体水质良好。
张露田涛马智刘永虎杨军刘汉超
关键词:水质评价主成分分析单因子指数法
生态因子对红螯相手蟹捕食毛蚶苗种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敌害生物的捕食在控制海洋底栖生物群落的丰度和组成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以红螯相手蟹(Sesarma haematocheir)和毛蚶(Scapharca subcrenata)为试验对象,研究了红螯相手蟹的密度、规格、性别,以及毛蚶的密度、规格、海水温度和底质条件对毛蚶苗种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蟹表现出了第二种类型的功能反应,高密度底播毛蚶苗种可以显著提高成活率;当毛蚶苗种壳长达到20mm以上时,蟹的摄食速率显著下降;随着蟹个体的增大,其摄食速率显著增加,毛蚶的存活率下降;当蟹的密度逐渐增加的时候,同种个体之间的干扰竞争显著提高了毛蚶存活率;雄蟹凭借强有力的螯导致了更多毛蚶苗种的死亡;海水温度较低的春季和秋季底播毛蚶苗种可以显著提高成活率;底质条件的复杂性和异质性为毛蚶的存活提供了"庇护空间",从而减少了敌害生物捕食所带来的损失。
高霄龙李莉邱兆星郑永允李琪
关键词:性别底质
獐子岛海洋牧场人工鱼礁区鱼类资源养护效果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3
2014年
采用手线钓和定置网法连续3年对獐子岛海洋牧场深水鱼礁区投礁后的鱼类资源状况进行了调查评估。调查结果表明:共捕获鱼类6种,主要经济鱼种为大泷六线鱼Hexagrammos otakii、许氏平鮋Sebastes schlegeli,采用手线钓法捕获两种鱼的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最大值分别为97.8、281.8g/(人·钩·h),采用定置网法捕获两种鱼的CPUE最大值分别为2039.2、163.4 g/(笼·h)。对调查获得的鱼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2年春季主要岩礁型鱼类尾均体质量与2011年相比,大泷六线鱼增长0.12倍,许氏平鮋增长0.23倍,资源量增加显著;手线钓渔获的尾均体长、体质量高于定置网,在鱼礁区手线钓作业的适宜季节为春季;鱼礁区主要鱼类为等速生长,许氏平鮋、大泷六线鱼、方氏云鳚Enedrias fangi Wang et Wang等种间丰满度有明显差异;2013年采用定置网捕获鱼礁区大泷六线鱼的尾均体质量为非鱼礁区的9.36倍,鱼类资源养护效果显著。调查结果显示,人工鱼礁区鱼类资源已得到有效养护,与投礁前相比增殖效果明显。
陈勇杨军田涛刘永虎尹增强陈雷王刚
关键词:海洋牧场人工鱼礁鱼类资源
利用微卫星标记的魁蚶混交家系鉴定被引量:5
2015年
本文使用6个具有多态性的微卫星位点,对30个魁蚶亲本及其300个子代(共330个个体)进行家系分析,评估苗种生产中亲本与子代间的遗传变异。研究表明,家系鉴定成功率与模拟结果一致,使用6个微卫星位点可以实现超过99%的鉴定率。魁蚶亲本与子代间等位基因多样性相似,子代群体的期望杂合度显著低于亲本群体(P<0.05),观测杂合度和亲本群体相比略有降低,但无显著差异。所有魁蚶父母本都参与了繁殖过程,并具有多重父权和多重母权的现象。研究显示,微卫星作为一种分子标记可以有效应用到家系鉴定中,同时对于养殖魁蚶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变化仍需要进一步的监测。本研究为魁蚶人工育苗、养殖生产制定合理的管理方针提供帮助,同时为微卫星作为分子标记进行魁蚶增殖放流溯源提供科学支持。
孙楠李琪于红孔令锋
关键词:魁蚶微卫星家系分析
干露及温度变化对毛蚶苗种成活率的影响被引量:6
2016年
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干露及温度变化对毛蚶苗种成活率的影响:在水温9.5-18.2℃范围内,体长22.01-27.72mm的毛蚶苗种,在温度升高的情况下,成活率总体呈下降趋势;试验范围内,不同种规格的毛蚶苗种在同一温度条件下,总体趋势是小规格苗种比大规格苗种成活率高。结果表明,毛蚶干露耐受力的长短,受温度影响明显,在试验范围内,小规格苗种耐干露能力比大规格苗种耐干露能力要强。
王玉清孙同秋王冲曾海祥张凯尹琳琳
关键词:干露温度
魁蚶苗种运输及海区底播关键技术控制
2016年
魁蚶(Scapharca broughtonii Schrenck)俗称赤贝、血贝等,是一种大型海洋底栖经济贝类,主要分布于我国黄海、渤海及东海3~60m水深的泥沙质海底。魁蚶成体个大体肥、肉质鲜美,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很高,深受国内外市场的欢迎,是北方沿海重要经济贝类之一。
吴莹莹张天文刘广斌刘恩孚李莉邱兆星郑永允
关键词:苗种运输魁蚶海区经济贝类
温度对室内鼠尾藻生长影响及海上快速养殖试验被引量:3
2013年
本文进行了温度对室内培养的鼠尾藻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室内培养时15℃鼠尾藻长度增长最快,但藻体鲜重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海上养殖时鼠尾藻长度增加最快时的温度是15~16℃,而鲜藻湿质量在各试验温度下都快速增加,特别是次生分枝长出后湿质量增加最快。本试验在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下(5~7月)进行海上养殖试验,鼠尾藻日平均增重率比在常规养殖期(3~7月)提高了5倍。
詹冬梅刘梦侠李翘楚卢珺
关键词:鼠尾藻温度
仿刺参不同体外标记方法效果的比较被引量:1
2013年
为筛选出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体外标记方法,研究了体腔植入标记物法、体壁半包埋法、棘部及体壁穿刺法、体壁胶粘法和石灰环嵌套法。研究结果表明,前4种方法标记保留时间均未超过2 d,且有严重排异反应,影响活动和摄食,难以满足标记要求,体壁胶粘法保留时间可达2 d,且活动摄食正常,可用于短期标记。使用石灰环嵌套法标记小规格仿刺参10 d后标签保留率达到75.8%,标记大规格仿刺参3个月后标签保留率可达93%,初步确定石灰环嵌套法可作为仿刺参体外长效标记的方法。
孙璐邱天龙许强刘辉林承刚杨红生
关键词:体外标记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