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12ZXB004)

作品数:6 被引量:25H指数:3
相关作者:徐海红更多>>
相关机构:盐城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江苏沿海开发研究中心开放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哲学宗教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5篇生态
  • 3篇生态文明
  • 3篇主义
  • 2篇中国生态
  • 2篇社会主义
  • 2篇生态治理
  • 2篇天人合一
  • 2篇资本主义
  • 1篇样式
  • 1篇生态发展
  • 1篇生态文明建设
  • 1篇生态正义
  • 1篇批判性解读
  • 1篇唯物
  • 1篇唯物主义
  • 1篇文明
  • 1篇文明建设
  • 1篇历史唯物主义
  • 1篇历史唯物主义...
  • 1篇价值观

机构

  • 8篇盐城师范学院

作者

  • 7篇徐海红

传媒

  • 2篇盐城师范学院...
  • 1篇当代世界与社...
  • 1篇马克思主义与...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伦理学研究

年份

  • 2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中国生态发展道路的实现路径
2014年
中国面临的环境现实是"已经污染尚未治理"。在这一情形下,中国生态发展道路的实现路径为:醒思、借鉴和传承。清醒认识资本主义不再适合当代世界,社会主义是中国生态发展道路的内在根据。以一种全球性的视野、包容互鉴的心态对待发达国家和地区所走过的环保之路,避免其他国家的"环保旧痛"成为中国的"新伤",是中国生态发展道路的外在条件。中国哲学中的天人合一精神是中国生态发展道路的价值引领。
徐海红
关键词: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生态治理天人合一
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下的生态正义被引量:13
2014年
生态正义是在承认人与自然之间处于平等的基础上,人类给予自然以应有或应得。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立场、生态正义的内在要求和劳动所具有的物质交换性决定了生态正义的基础是物质性生产实践。生态正义是生产性正义、分配正义、消费正义和交换正义的统一,其中,生产性正义是根本。实现路径在于劳动的生态化。
徐海红
关键词:生态正义
生态文明的劳动基础及其样式被引量:3
2013年
生态文明研究的根本性问题之一是以什么为根据来确认生态文明具有价值合理性与社会正当性。人类中心论和生态中心论的生态文明理论,分别以人类的利益、自然的权利和内在价值为根本,具有局限性。要走出生态文明理论的研究困境,必须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方法论原则,将劳动与自然、物质生产和环境保护融合起来,以生态劳动作为生态文明的本体论基础。在生态劳动基础上所建构的生态文明理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实现了利用自然和保护自然的本质统一。
徐海红
关键词: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的劳动基础及文明样式
生态文明研究的根本性问题之一是以什么为根据来确认生态文明具有价值合理性与社会正当性。人类中心论和生态中心论的生态文明理论分别以人类的利益、自然的权利和内在价值为根本,具有局限性。要走出生态文明理论的研究困境,须运用历史唯...
徐海红
关键词:生态文明
文献传递
马克思的劳动概念:反自然还是亲自然——鲍德里亚《生产之镜》的批判性解读被引量:2
2015年
在鲍德里亚看来,马克思的错误在于把劳动理解为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把劳动置于马克思主义的本体,建构了所谓的概念帝国主义;把劳动视为雕琢自然的活动,导致了对自然的支配。据此,马克思的劳动概念是反自然的,马克思主义是反生态的。鲍德里亚对马克思劳动概念的批判,根本性错误在于单向性思维,把马克思主义理解为对自然支配的人类学。马克思把劳动界定为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使得劳动具有亲自然的性质。劳动的亲自然性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的合生态性。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物质变换断裂的批判,划清了自身与支配自然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界限。
徐海红
关键词:鲍德里亚《生产之镜》
中国生态发展道路的实现路径
中国面临的环境现实是"已经污染尚未治理"。在这一情形下,中国生态发展道路的实现路径为:醒思、互鉴和传承。清醒认识资本主义不再适合当代世界,社会主义是中国生态发展道路的内在根据。以一种全球性的视野、包容互鉴的心态对待发达国...
徐海红
关键词:生态发展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生态治理天人合一
文献传递
生态劳动何以可能——基于价值观、属性和限度的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生态伦理研究亟待由抽象转向现实。以生态劳动作为生态伦理的理论出发点,开辟了历史唯物主义生态伦理研究范式的新路向。基于生态劳动的价值观,是人与自然共为一个生命体的整体主义生态价值观。生态劳动的属性包括描述性和规范性,从生态劳动之"是"能够推出生态劳动之"应当"。生态劳动的最低限度是人与自然的互不伤害,最高限度是人与自然的共生共荣。通过价值观、属性和限度的分析,生态劳动的道德合理性和正当性得到解释和证明。只有生态劳动是可能的,确立一种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态伦理研究范式才成为可能。
徐海红
关键词:价值观
生态与文明的融合及实现基础——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被引量:6
2013年
把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在本质意义上,是要将生态的要素融入整个文明。在前生态文明时期,人类文明的发展欠缺了生态的向度,引发了人类文明的危机。要实现人类文明的生态转向,必须实现生态与文明的相互融合。生态融入文明和文明融入生态,是生态与文明融合的一体两面,其实现基础是生态劳动。以生态劳动作为生态与文明的互融中介和实现基础,担保了生态文明的实现。
徐海红
关键词:生态文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