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100072110034985)
- 作品数:4 被引量:18H指数:2
- 相关作者:林志芬石恬恬高雅王大力花文凤更多>>
- 相关机构:同济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三嗪类除草剂对羊角月牙藻单一及联合毒性的研究
- <正>三嗪类除草剂是广泛使用的一类农药,在除草剂的使用过程中,真正作用于靶标物的部分不足施用量的1%,大部分除草剂都被吸附于土壤,并进入水体环境中。由于其残留时间长、环境危害较大,因此研究其毒性效应对于环境污染控制有积极...
- 郑晓峰林志芬尹大强
- 文献传递
- 针胞藻与三角褐指藻的竞争作用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以两种能引发赤潮的海洋微藻(针胞藻与三角褐指藻)为研究对象,对比微藻在f/2培养基中和其他微藻滤液中的生长情况,测定了两种微藻单独培养和共培养时的最大环境容量(K)和生长速率(r)等参数,利用逻辑斯蒂方程和Lotka-Voltwrra的竞争模型比较了微藻间的竞争力参数(α和β)。结果表明,针胞藻与三角褐指藻共培养的最大环境容量(K)低于单独培养的,对数期生长率u也较单独培养的小,而且针胞藻对三角褐指藻有强烈的抑制作用(α=3.03),而三角褐指藻对针胞藻抑制非常轻微(β=0.19)。这表明微藻间存在接触性竞争,而且在竞争中针胞藻占优势。
- 石恬恬李尚张孝先袁梦郭小菊林志芬
- 关键词: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三角褐指藻赤潮
- 微囊藻毒素与酚类和脂肪酸类化感化合物相关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4年
- 从微囊藻毒素作为化感化合物的角度,简要介绍了微囊藻毒素的合成机理、理化性质和环境特征,重点分析了微囊藻毒素与其他化感化合物的相关关系,详细阐述了微囊藻毒素在藻类群落演替及水华中的作用,以推动人类对藻毒素本质作用的全面、科学的认识进程,从而更好地管理和利用藻毒素。
- 李伟英石恬恬孔令云花文凤林志芬
- 关键词: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微囊藻毒素群落演替化感物质
- 纳米金属氧化物对羊角月牙藻的毒性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纳米金属氧化物因其独特的性质被应用于很多工业领域,其本身所带来的环境安全问题已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测定了16种纳米金属氧化物对羊角月牙藻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不同纳米材料对羊角月牙藻生长的96 h半最大效应浓度(EC50)从大到小为ZnO、Pr6O11、Sm2O3、Nd2O3、Co3O4、CeO2、Fe3O4、SnO2、α-Fe2O3、CuO、Cr2O3、γ-Fe2O3、NiO、TiO2、WO3、ZrO2。除Sm2O3、CeO2、SnO2、TiO2和ZrO2外,比较其他11种纳米物质对羊角月牙藻和明亮发光杆菌的毒性效应,发现供试化合物对这两类生物的毒性效应之间存在较好的种间替代关系。同时比较了这两种受试生物间的毒性差异,它们对供试纳米金属氧化物颗粒的敏感性不同,羊角月牙藻对纳米金属氧化物更为敏感,因而提出光照和溶出离子可能是引起纳米金属氧化物对藻和发光菌产生毒性差异的影响因子。
- 花文凤王大力高雅孔令云石恬恬林志芬张饮江
- 关键词:环境学纳米金属氧化物羊角月牙藻明亮发光杆菌毒性效应
- 反应性化合物的关键原子电荷决定它们的联合效应:以腈醛化合物为例
- <正>环境污染物常常以混合形式共同存在,许多污染物(尤其是一些反应性毒物)在共同存在时会发生胞内化学反应,进而产生协同或拮抗效应,这对环境风险评价和生态安全构成了威胁。原子电荷是描述分子中原子的电荷分布情况的一个常见的量...
- 田大勇林志芬尹大强
- 文献传递
- 抗生素的急慢性联合毒性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英文)
- <正>Organisms are typically exposed to mixtures of chemicals over long periods of time;thus,chronic mixture tox...
- 林志芬尹大强邹小明
- 文献传递
- 金属和氧化物纳米颗粒对细菌毒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2
- 2012年
- 阐述了纳米颗粒的组分、尺寸、形状和表面电荷等性质与毒性的关系,介绍了纳米颗粒对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的毒性差异,指出了分散介质、暴露方式等毒性试验条件对纳米颗粒细菌毒性的影响,讨论了纳米颗粒对细菌毒性的可能机制,如氧化损伤、破坏细胞壁、作用于蛋白和核酸以及释放出金属离子等。针对目前纳米毒性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的现状,提出了建立纳米材料的毒性评价方法,加强从分子生物学水平开展对毒性机制的研究等建议。
- 王大力郁建桥高雅朱丽华林志芬尹大强
- 关键词: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细菌影响因素毒性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