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C2005000840)

作品数:12 被引量:34H指数:3
相关作者:张建新李永辉张会欣李兰芳张勤增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省医学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缺血
  • 12篇脑缺血
  • 10篇灶性
  • 6篇凋亡
  • 6篇灶性脑缺血
  • 5篇细胞
  • 5篇精氨酸
  • 5篇局灶
  • 5篇局灶性
  • 5篇氨酸
  • 4篇氧化氮
  • 4篇一氧化氮
  • 4篇神经元
  • 4篇神经元凋亡
  • 4篇缺血损伤
  • 4篇细胞凋亡
  • 4篇硝基精氨酸
  • 4篇脑缺血损伤
  • 4篇局灶性脑缺血
  • 4篇氨基胍

机构

  • 11篇河北省医学科...

作者

  • 11篇李兰芳
  • 11篇张会欣
  • 11篇李永辉
  • 11篇张建新
  • 2篇张勤增
  • 1篇王超
  • 1篇李国风

传媒

  • 3篇中华麻醉学杂...
  • 2篇中国药理学通...
  • 2篇中国应用生理...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中国药科大学...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国药理学与...
  • 1篇医学研究生学...

年份

  • 2篇2008
  • 5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L-精氨酸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2008年
目的 评价L-精氨酸(L-arg)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56只,体重250~300g,随机分为7组(n=8):假手术组(SH组)、脑缺血2h组(IS1组)、脑缺血2h L-arg治疗组(L—arg1组)、脑缺血6h组(IS2组)、脑缺血6h L—arg治疗组(L-arg2组)、脑缺血12h组(IS1组)及脑缺血12h L-arg治疗组(L-arg3组)。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各L-arg治疗组分别于脑缺血后腹腔注射L-精氨酸500mg/kg,2次/d,治疗3d;IS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治疗3d后取脑,测定缺血区域神经元凋亡率、Caspase-3蛋白、Bcl-2蛋白和Bax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SH组比较,IS1组、IS2组和IS2组神经元凋亡率升高,Caspase-3蛋白和Bax蛋白表达上调,Bcl-2/Bax蛋白比值降低(P〈0.01);与IS1组和IS2组比较,L—arg.组和L-arg2组神经元凋亡率降低,Caspase-3蛋白和Bax蛋白表达下调,Bcl-2蛋白表达上调,Bcl-2/Bax蛋白比值升高(P〈0.01)。IS3组与L-arg3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arg可减少脑缺血早期大鼠神经元凋亡,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Caspase-3蛋白表达、调节Bcl-2/Bax蛋白平衡有关。
张建新李兰芳李永辉张会欣
关键词:精氨酸脑缺血
氨基胍对大鼠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英文)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观察选择性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氨基胍(AG)保护大鼠缺血性脑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线栓法复制大鼠大脑中动脉梗塞模型,缺血后2,6或12 h开始给予AG(100 m.gkg-1,ip,每天2次,给药3 d)治疗。测定脑梗死体积,脑线粒体肿胀度和呼吸链的完整性,脑线粒体内NO和丙二醛(MDA)含量,总ATP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培养大鼠神经元细胞,观察AG(10,20和100μmo.lL-1)对神经元细胞形态、活力及乳酸脱氢酶(LDH)释放和NO含量的影响。结果AG显著降低脑缺血后脑梗死体积,改善缺血后神经元超微结构变化,减轻脑线粒体肿胀度和呼吸链损伤;降低NO和MDA含量,增加总ATP酶、SOD和GSH-Px活性。AG使体外培养的缺血神经细胞损伤程度明显减轻,NO含量降低,LDH释放减少,细胞活力增加。结论AG可能通过抑制氧自由基生成,增加线粒体抗氧化作用,改善线粒体能量代谢和保护线粒体形态与功能的完整而对大鼠脑缺血损伤产生保护作用。
张会欣张建新李兰芳李永辉
关键词:脑缺血一氧化氮氨基胍线粒体
氨基胍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线粒体损伤的影响被引量:9
2005年
目的观察选择性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氨基胍(aminoguanidine,AG)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线粒体损伤的作用,探讨其改善缺血性脑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对照组、AG治疗组,采用线栓法复制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分别于缺血后2、6、12h给药治疗3d,迅速断头取脑,差速离心法提取缺血侧脑组织线粒体,测定线粒体总ATP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以及线粒体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含量;电镜观察了缺血后皮层神经元超微结构的改变及AG对此改变的影响。结果在大鼠MCAO后线粒体NO生成明显增加,线粒体总ATP酶、SOD、GSHPx活性均有明显下降,线粒体MDA含量明显升高;缺血2、6、12h给予AG治疗3d与缺血对照组相比NO生成有所下降,总ATP酶、SOD、GSHPx活性均升高,MDA含量下降。电镜结果显示脑缺血后皮层神经元水肿,线粒体肿胀、嵴断裂、溶解、消失,且随缺血时间延长损伤加重;AG能明显改善脑缺血引起的神经元水肿、线粒体肿胀和空泡化。结论AG能明显抑制脑缺血后线粒体NO生成,改善线粒体能量供应,增加线粒体抗氧化作用,从而减轻脑缺血损伤。
李永辉张建新张会欣李兰芳
关键词:脑缺血线粒体氨基胍超微结构
L-硝基精氨酸对大鼠急性脑缺血损伤后炎症因子及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观察L-硝基精氨酸(L-NA)对局灶性脑缺血损伤后炎症因子和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L-NA保护脑缺血损伤组织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体重250-280g,随机分为3组(n=10):假手术组(SH组)、缺血组(IS组)、L-NA治疗组(L-NA组)。IS、L-NA组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模型。L-NA组每次腹腔注射L-NA20mg/kg,每日2次,连续3d。IS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将大鼠断头取脑,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组织中TNF-α表达变化,放免法检测IL-1β水平变化,流式细胞仪测定脑组织神经元凋亡率、Bcl-2蛋白、Bax蛋白表达及Bcl-2蛋白与Bax蛋白比值(Bcl-2/Bax)。结果:与SH组比较,IS组脑缺血灶范围内TNF-α表达明显增强,IL-1β水平显著升高,神经凋亡率及Bax蛋白表达升高,Bcl-2/Bax降低;与IS组比较,L-NA组脑缺血灶范围内TNF-α表达及IL-1β水平显著降低,神经凋亡率降低,Bcl-2蛋白表达及Bcl-2/Bax升高,Bax蛋白表达降低。结论:L-NA通过抑制TNF-α和IL-1β的升高,增加Bcl-2蛋白表达,降低Bax蛋白表达,调节Bcl-2/Bax平衡,对脑缺血大鼠脑神经元产生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
张建新李兰芳张会欣李永辉
关键词:L-硝基精氨酸脑缺血炎症因子细胞凋亡
L-硝基精氨酸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研究非选择性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剂L-硝基精氨酸(L-NA)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线栓法复制大鼠大脑中动脉脑缺血模型;采用RT-PCR法检测大鼠缺血0,2,6,12,24 h脑组织中[内皮型NOS(eNOS)、神经型NOS(nNOS)及诱导型NOS(iNOS)]基因表达的变化;TTC染色法测定大鼠脑梗死体积,HPLC法测定纹状体、海马、皮层中氨基酸含量。结果:正常对照组可见eNOS和nNOS表达,eNOS于脑缺血后2 h达到高峰,nNOS于6 h达到高峰;正常对照组未见iNOS表达,但在脑缺血后开始表达,缺血后12 h达到高峰;缺血后12 h给予L-NA治疗3 dL-NA组中梗死体积/全脑体积(Ⅳ%)显著低于相应的缺血组;缺血组天门冬氨酸、谷氨酸、甘氨酸、GABA的含量明显高于假手术组,缺血12 h治疗3 d时,L-NA组中纹状体、海马、皮层中天门冬氨酸、谷氨酸的含量显著低于缺血组,GABA的含量显著高于缺血组,海马中甘氨酸含量显著高于缺血组。结论:缺血后期应用L-NA对脑缺血有治疗作用,可能与兴奋性氨基酸合成、释放相对减少,抑制性氨基酸合成、释放相对增加有关。
张建新张会欣李兰芳李永辉
关键词:L-硝基精氨酸局灶性脑缺血一氧化氮基因表达
氨基胍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后TNF-α、IL-1β及细胞凋亡的作用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观察氨基胍(AG)对局灶性脑缺血损伤后炎症因子和神经细胞凋亡的作用,探讨AG保护脑缺血损伤组织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30只,体重250-280g,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H组)、缺血组(IS组)、AG治疗组(AG组),每组10只。IS、AG组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模型。AG组每次腹腔注射AG100mg/kg,每日2次,连续3d。IS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将大鼠断头取脑,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组织中TNF-α表达变化,放免法检测IL-1β水平变化,流式细胞仪测定脑组织神经元凋亡率、Bcl-2蛋白、Bax蛋白表达及Bcl-2蛋白与Bax蛋白比值(Bcl-2/Bax)。结果:IS组脑缺血灶范围内TNF-α表达明显强于SH组,IL-1β水平显著高于SH组,神经凋亡率及Bax蛋白表达高于SH组,Bcl-2/Bax低于SH组;AG组脑缺血灶范围内TNF-α表达明显低于IS组,IL-1β水平显著低于IS组,神经凋亡率低于IS组,Bcl-2蛋白表达及Bcl-2/Bax高于IS组,Bax蛋白表达低于IS组。结论:AG通过抑制TNF-α和IL-1β的升高,增加Bcl-2蛋白表达,降低Bax蛋白表达,调节Bcl-2/Bax平衡,对脑缺血大鼠脑神经元产生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
张建新李兰芳张会欣李永辉
关键词:氨基胍脑缺血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1细胞凋亡
L-硝基精氨酸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神经元凋亡的影响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观察非选择性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硝基精氨酸(L-NA)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诱导的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探讨L-NA对脑缺血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健康♂SD大鼠,体重250~300 g,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组)、缺血组(IS组)、L-NA治疗组(L-NA组)。IS和L-NA组按缺血后时间分为3个亚组:2、6、12 h。每组6只大鼠。L-NA组每次按20 mg.kg-1,ip给药,每日2次,连续3 d。IS组给等容量的生理盐水。插线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阻断模型。采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脑组织细胞凋亡率、W estern b lot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caspase-3蛋白的表达、FCM和免疫组化法检测bc l-2和Bax蛋白的表达。结果大鼠脑缺血后,细胞凋亡率、caspase-3和Bax蛋白表达明显升高,bc l-2蛋白表达无差异,bc l-2/Bax降低,缺血12 h治疗3 d时,L-NA组中细胞凋亡率、caspase-3和Bax蛋白表达低于相应的IS组,bc l-2蛋白表达、bc l-2/Bax高于IS组,缺血2,6 h治疗3 dL-NA组中细胞凋亡率、caspase-3、bc l-2、Bax蛋白表达和bc l-2/Bax与IS组比差异无显著。结论缺血后期应用L-NA对脑缺血有治疗作用,与降低caspase-3、增加bc l-2蛋白表达、降低Bax蛋白表达、调节bc l-2蛋白/Bax蛋白平衡有关。
张建新张会欣李兰芳李永辉
关键词:脑缺血L-硝基精氨酸细胞凋亡
L-硝基精氨酸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氨基酸含量的影响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观察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剂L-硝基精氨酸(L-NA)对脑缺血大鼠纹状体、海马、皮质中天冬氨酸、谷氨酸、甘氨酸、γ-氨基丁酸(GABA)含量的影响,探讨L-NA对大鼠脑缺血组织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线栓法复制大鼠大脑中动脉梗塞(MCAO)模型,缺血后给予L-NA治疗。相应时间断头取脑,然后测定脑梗死体积、脑组织中氨基酸的含量。结果:脑梗死体积L-NA组较缺血组明显缩小;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组大鼠纹状体、海马、皮质中天冬氨酸、谷氨酸、甘氨酸、GABA含量显著增加,给予L-NA治疗后,缺血后12 h治疗组中天冬氨酸、谷氨酸的含量明显降低,甘氨酸、GABA含量明显升高。结论:L-NA降低脑组织中兴奋性氨基酸的含量及升高抑制性氨基酸的含量可能是保护脑缺血的重要机制。
张建新张会欣李兰芳张勤增李永辉
关键词:脑缺血一氧化氮L-硝基精氨酸
L-精氨酸对局灶性脑缺血损伤大鼠脑组织TNF-α、IL-1β及神经元凋亡的影响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L-精氨酸对局灶性脑缺血损伤大鼠脑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30只,体重250~280g,随机分为3组(n=10):假手术组(SH组)、缺血组(IS组)和L-广精氨酸治疗组(L-arg组)。L-arg组腹腔注射L-精氨酸500mg/kg,每日2次,连续3d;IS组给予等容量的生理盐水;2组均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模型。将大鼠断头取脑,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组织TNF-α表达,放免法检测脑组织IL-1β含量,流式细胞仪测定神经元凋亡情况、Bcl-2蛋白、Bax蛋白表达计算Bcl-2/Bax蛋白比值。结果与SH组比较,IS组脑组织TNF-α表达、IL-1β含量、神经元凋亡率升高,Bax蛋白表达上调,Bcl-2/Bax蛋白比值降低(P〈0.01);与IS组比较,L-arg组脑组织TNF-α表达、IL-1β含量、神经元凋亡率降低,Bcl-2蛋白表达上调,Bax蛋白表达下调,Bcl-2/Bax蛋白比值升高(P〈0.01)。结论L-精氨酸通过抑制脑组织TNF-α和IL-1β水平的升高,上调Bcl-2蛋白表达,下调Bax蛋白表达,调节Bcl-2/Bax蛋白比值平衡,抑制神经元凋亡,从而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元产生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
张建新李兰芳张会欣李永辉
关键词:脑缺血白细胞介素1神经元
L-精氨酸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氨基酸含量的影响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观察L-精氨酸对脑缺血大鼠纹状体、海马、皮层中天门冬氨酸(Asp)、谷氨酸(Glu)、甘氨酸(Gly)、γ-氨基丁酸(GABA)含量的影响,探讨L-精氨酸对大鼠脑缺血组织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线栓法复制大鼠中脑动脉梗塞(MCAO)模型,缺血后给予L-精氨酸治疗。相应时间断头取脑,然后测定脑梗死体积、脑组织中氨基酸的含量。结果L-精氨酸组脑梗死体积较缺血组明显缩小;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组纹状体、海马、皮层中Asp、Glu、Gly、GABA含量显著增加,给予L-精氨酸治疗后,缺血后2、6h治疗组Asp、Glu的含量明显降低,Gly、GABA含量明显升高。结论L-精氨酸降低脑组织中兴奋性氨基酸的含量及升高抑制性氨基酸的含量可能是保护脑缺血的重要机制。
张建新张会欣李兰芳张勤增李永辉
关键词:脑缺血一氧化氮L-精氨酸氨基酸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