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麻醉学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KJS050002)
- 作品数:2 被引量:9H指数:1
- 相关作者:曾因明朱珊珊付宝军申文周丽更多>>
- 相关机构:江苏省麻醉学重点实验室徐州医学院徐州市肿瘤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徐州市科技局社会发展基金江苏省麻醉学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鞘内联合应用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氯胺酮对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影响
- 2010年
-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nterleukin-1 receptor antagonist,IL-1ra)与氯胺酮联合应用对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CCI)模型。雄性SD大鼠40只,按完全随机原则随机分为假手术组、CCI组、IL-1ra组、氯胺酮组、IL—1ra+氯胺酮组。各实验组造模后,分别于第21天鞘内注射前2h及注射后第2、4、6小时,采用von Frey纤维丝和热痛刺激仪检测大鼠机械性缩爪潜伏期(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MWT)和热痛缩爪潜伏期(thermal withdrawal latency,TWL),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脊髓背角神经元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phospho-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p-ERK)表达的情况。结果与CCI组相比,鞘内联合应用IL-1ra+氯胺酮组,明显减轻神经病理痛大鼠的痛行为,给药2h后MWT(7.1±2.2)显著升高,TWL(13.5±3.6)显著延长,其效应持续至给药后6h(P〈0.01)。脊髓背角p-ERK表达明显减少(P〈0.01),免疫组化p-ERK阳性细胞数也明显减少(P〈0.01)。同时比单独高剂量应用各药物效应有增强的趋势。结论IL-1ra与氯胺酮在较低剂量联合应用能明显减轻神经病理性疼痛,与降低p-ERK表达有关。
- 周丽朱珊珊曾因明
- 关键词:氯胺酮神经病理性痛
- 鞘内注射米诺四环素对慢性坐骨神经结扎大鼠机械痛敏和热痛敏的影响被引量:9
- 2007年
- 目的观察鞘内注射小胶质细胞抑制剂米诺四环素对慢性坐骨神经结扎大鼠机械痛敏和热痛敏的影响。方法所有大鼠术前8d鞘内置管,用机械缩足反射阈值和热缩足潜伏期来分别评价大鼠机械痛敏和热痛敏。前给药组:生理盐水10μl或米诺四环素50μg,于坐骨神经结扎前1d开始持续到术后1d(每天2次)鞘内注射,机械缩足反射阈值和热缩足潜伏期分别于术前2d,术后1,3,5,7,14d测定;后给药组:坐骨神经结扎后7d,鞘内注射1次生理盐水10μl或米诺四环素50μg,其对机械缩足反射阈值和热缩足潜伏期的影响分别于给药后0.5、1、2、4、8h测定。结果CCI大鼠从术后1d形成稳定的热痛敏和机械痛敏,前鞘内注射米诺四环素明显增加CCI大鼠MWT和TWL(P<0.05,P<0.01),相反,后鞘内注射米诺四环素对CCI大鼠MWT和TWL无明显影响。结论前鞘内注射米诺四环素明显抑制CCI大鼠机械痛敏和热痛敏,提示小胶质细胞的活化参与慢性坐骨神经结扎引发神经病理痛的形成。
- 付宝军朱珊珊申文曾因明
- 关键词:神经病理性疼痛小胶质细胞脊髓背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