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01JJY2030)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01JJY2030)
- 作品数:8 被引量:54H指数:5
- 相关作者:曾伯平王文彬罗玉双韩庆王京仁更多>>
- 相关机构:湖南文理学院常德师范学院常德市芷兰实验学校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洞庭湖区黄鳝体内胃瘤线虫的感染研究被引量:22
- 2003年
- 洞庭湖区6个采样点的黄鳝对胃瘤线虫的感染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常德市芦山乡所产黄鳝感染最为严重,感染率高达90%,感染强度为4 35,其次是岳阳县中洲乡,感染率37 1%,华容暂未发现有感染。不同体长组的黄鳝其感染率和感染强度没有显著性差异,可能是一个随机感染的过程。胃瘤线虫幼虫主要寄生于黄鳝的腹腔内的肠系膜和体壁内膜上,常常结囊。在肠道内发现有较多的细小胃瘤线虫寄生,说明这种线虫是经消化道而感染的。并测得胃瘤线虫在黄鳝种群中的体长为8 5~55 0mm,其中以10~20mm体长的线虫占多数,说明7~8月份可能是胃瘤线虫感染的高峰期。
- 王文彬曾伯平韩庆王京仁王智罗玉双
- 关键词:洞庭湖区黄鳝感染率
- 三种体色黄鳝的RAPD分析被引量:13
- 2005年
- 采用20个随机引物对洞庭湖区三种不同体色的黄鳝群体(分别以A、B、C区分)进行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析。结果12个引物的扩增效果良好,统计学分析表明,黄鳝A与黄鳝B的遗传距离较小(0 054107)且与A、B两个群体内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 045000、0 038217)相近,说明黄鳝A、B两个群体的遗传差异不明显;而黄鳝C与黄鳝A的遗传距离(0 123654)以及黄鳝C与黄鳝B的遗传距离(0 134074)均明显大于黄鳝A与黄鳝B的遗传距离,且由引物S326和S462扩增出的5条特异性谱带可以作为区分黄鳝C与黄鳝A、B两个群体的遗传标记,说明黄鳝C与黄鳝A、B两个群体之间遗传差异性十分明显。
- 刘良国王文彬曾伯平罗玉双韩庆
- 关键词:黄鳝随机扩增多态DNA
- 洞庭湖黄鳝体内鳗鲡独孤吸虫种群生态研究被引量:6
- 2003年
- 洞庭湖黄鳝对鳗鲡独孤吸虫的总感染率为 5 1 7% ,感染强度为 4 6 7(1~ 33) ,其中以体长 2 9 1~39cm的黄鳝感染率最高 ,其余体长的黄鳝也有较高的感染率 (37 5 %以上 )。其感染强度有随体长的增长而增大的趋势。鳗鲡独孤吸虫种群主要由体长 3~ 8mm的虫体组成 ,在黄鳝种群中呈聚集分布。鳗鲡独孤吸虫的寄生对黄鳝肥满度无明显影响。
- 王文彬曾伯平罗玉双王智韩庆王京仁
- 关键词:洞庭湖黄鳝种群生态感染率肥满度
- 澧水下游水系黄鳝感染鳗鲡独孤吸虫的研究被引量:3
- 2004年
- 产于澧水下游水系的黄鳝对鳗鲡独孤吸虫的总感染率为46 7%,感染强度为3 14(1~11)。体长24cm以下的黄鳝未检出该种吸虫;体长29 1cm以上的黄鳝均有较高的感染率(50%以上),且差异不大,其感染强度亦无显著性差异。鳗鲡独孤吸虫种群主要由体长3~5mm的虫体组成,在黄鳝种群中呈聚集分布,其负二项分布参数k=0 377。鳗鲡独孤吸虫的寄生对黄鳝肥满度有一定影响,使黄鳝肥满度系数平均下降9 8%。
- 王文彬曾伯平卢耀军陈龙巨
- 关键词:黄鳝感染率肥满度
- 寄生虫对黄鳝消化道pH值的影响
- 2005年
- 用分段测量方法研究了黄鳝消化道各段的pH值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黄鳝总感染率为90%,感染强度为13.64,平均密度为12.25;黄鳝消化道内胃,前中肠与后肠相互之间的pH值均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寄生虫(主要是棘头虫)多寄生在黄鳝前中肠内,棘头虫感染与未感染的黄鳝其前中肠的pH值也存在差异显著性(P<0.05)。
- 毛先军曾伯平罗玉双王文彬谭江秀
- 关键词:黄鳝中肠寄生虫消化道PH值变化显著性差异
- 黄鳝体内胃瘤线虫的种群生物学研究被引量:19
- 2004年
- 胃瘤线虫幼虫主要寄生于黄鳝的体腔内 ,以包囊形式附着于肠壁及肠系膜等处。该线虫的感染率和感染强度有随宿主体长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 ,但有些波动 ,在体长 35 0— 4 0 0mm的黄鳝中其感染强度先有所下降 ,后又迅速增加 ,体长 4 5 0mm以上的黄鳝其感染率降低。这可能宿主鱼的食性改变及对寄生虫的感染产生免疫力等有关。胃瘤线虫的种群平均丰度随宿主体长的增加而缓慢地增加 ,其种群平均丰度 (M)与宿主体长 (L)符合直线方程M =- 1 0 76 0 +0 0 0 85L的变化规律。随着黄鳝体长的增加 ,胃瘤线虫种群在黄鳝中的频率分布的尾增长 ,即黄鳝感染较多线虫所占的比例增加。 4— 5月份黄鳝体内的胃瘤线虫种群组成中以体长较大的虫体 (4 0— 6 0mm)为主。胃瘤线虫种群在宿主黄鳝种群中呈聚集分布 ,且聚集强度随线虫种群平均丰度的增加而增加。
- 王文彬王京仁曾伯平韩庆罗玉双
- 关键词:黄鳝感染率嘴刺目
- 洞庭湖区黄鳝感染鳝锥体虫的初步调查
- 2005年12月至2006年5月,对洞庭湖区常德市芦山乡野生黄鳝血液中鳝锥体虫(Trypanosoma monopter)的感染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显示,以2005年12月份的感染率最高,为76.7%;2006年4月、5...
- 王文彬曾伯平王京仁韩庆罗玉双
- 关键词:黄鳝感染率肥满度
- 文献传递
- 两种药物对黄鳝肠道棘头虫的驱除效果试验
- 2008年
- 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灌注法(食道深部注入),对槟榔粉和阿苯达唑2种药物驱除黄鳝肠道棘头虫的效果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这2种药物都有较好的驱杀效果,其中阿苯达唑的驱虫率最高达61.3%,槟榔粉的驱虫率最高达45.6%,使用浓度分别为5 g/100mL和1.50 g/100 mL,阿苯达唑的驱虫效果明显优于槟榔粉。但槟榔粉为中草药制剂,符合目前的绿色环保要求。在生产上可以应用以槟榔碱、去甲槟榔碱为主要成分的药物防治黄鳝的棘头虫病。
- 肖流意王文彬罗玉双曾伯平
- 关键词:黄鳝棘头虫
- 洞庭湖区黄鳝体内新棘衣棘头虫的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8
- 2009年
- 2002年6月至2003年5月,对洞庭湖周边6个县(市)不同水域环境黄鳝体内新棘衣棘头虫的流行病学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2002年7、8月的感染率以岳阳点最高(93.6%),常德点次之(53.1%),华容点第3(36.2%),其余3个采样点的感染率都较低(20%以下);平均感染强度(个/尾)以岳阳点最高(13.7),湘阴点次之(6.3),岳阳点显著大于津市(1.3)、沅江(2.5)、华容(4.1)和常德点(5.9),华容点、常德点显著大于津市点.通过周年取样调查,发现常德点相同体长段(25~40cm)黄鳝在不同月份的感染有比较明显的季节变化,感染率在7月(51.1%)、10月(34.8%)、12月(31.0%)和翌年4月(61.8%)出现4个峰值,而在2月和3月感染率最低(6.0%以下);平均感染强度则在7月(6.2)、10月(7.4)和翌年1月(5.7)、5月(7.8)出现4个峰值,12月最低(1.9).表明不同采样点、不同月份之间感染的差异性,与所处水域环境的稳定程度、中间宿主——劳氏中剑水蚤的丰富度及其季节变化,以及终宿主——黄鳝的生活习性等因素相关.全部阳性宿主的频率呈正态分布,以体长30~35cm的阳性宿主最多(占29.6%),其次为体长25~30cm的宿主(占26.5%).
- 王文彬曾伯平罗玉双韩庆王京仁
- 关键词:黄鳝感染率洞庭湖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