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KSCX2-1-07)
- 作品数:34 被引量:1,339H指数:20
- 相关作者:师生波周广胜赵新全王国宏韩发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甘肃省草原生态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增强UV-B辐射对麻花艽叶片的抗氧化酶的影响被引量:29
- 2005年
- 以青藏高原的特有植物麻花艽为材料 ,研究麻花艽叶片抗氧化酶系统对增强 U V- B辐射的响应 .结果表明 :在 U V- B处理初期 ,麻花艽叶片 SOD、POD的酶活性都能增加 ,但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 ,SOD、POD的活性呈现下降趋势 .麻花艽叶片 CAT的酶活性在 UV - B处理后下降明显 ,但作为清除叶绿体中 H2 O2 的关键酶 AP的酶活性表现为明显地增加趋势 ,说明在对麻花艽叶片增强 UV - B辐射反应中 AP起有着重要作用 . MDA的含量随 U V-B处理时间延长而增加 ,表明 U V- B降低了细胞内活性氧自由基的清除能力 ,膜脂过氧化作用加剧 ,导致了对麻花艽叶片的伤害效应 .
- 李惠梅师生波
- 关键词:麻花艽UV-B抗氧化酶
- 评土地利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被引量:14
- 2002年
-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可再生资源。然而,由于人类活动尤其是荒地开垦、化肥的大量使用等土地利用活动的加剧,以及大规模砍伐森林和栖息地破碎化等土地利用格局的改变,严重破坏了自然景观,改变动植物的生存环境,使生态系统功能退化,并最终导致了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因此,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问题已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
- 孙平赵新全徐世晓朱文琰
- 关键词:可再生资源化肥生物多样性砍伐破碎化
- 陆生植物对全球变化的适应性研究进展被引量:56
- 2003年
- 全球变化的过程正在加剧,影响植物的生态因子也将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大气CO_2浓度升高、温度升高、降水格局的变化及由于臭氧层变薄而引起的紫外线B辐射增强等已经严重地影响了植物的生理生态过程。从不同方面,特别是从植物对关键生态因子变化的生理生态适应机制和它们间的交互作用等方面,评述了国内外近年来的研究进展,提出了未来全球变化背景下植物对全球变化的适应性研究需重视的方面。
- 许振柱周广胜
- 关键词:陆生植物全球变化适应性生态因子CO2浓度水分利用效率
- 模拟降水对高寒矮嵩草草甸群落影响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9
- 2003年
- 通过野外控制实验,研究了高寒矮嵩草草甸不同植物类群、群落对模拟增减降水条件下的响应。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类群(禾草类、莎草类)增加降水20%,地上生物量分别比对照提高103.63、77.12g/m2。在植物生长期(6月),增加降水20%及40%,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H)分别比对照提高0.188和0.735;而均匀度指数(J)在增加降水40%时,提高了0.086。生长期(7月)增加降水20%,物种多样性指数(H)和均匀度指数(J)分别提高0.409和0.07。当降水增加20%时,植物群落中禾草类的重要值较对照提高了0.92。
- 王长庭王启基沈振西彭红春李海英
- 关键词:地上生物量均匀度指数群落特征
- 海北高寒草甸地区太阳总辐射、植被反射辐射的有关特征被引量:21
- 2002年
- 祁连山海北高寒草甸地区 ,有较强的太阳总辐射及地表反射辐射。通过 2 0 0 0年观测结果表明 ,在植物生长期的 4~ 10月 ,太阳总辐射和地表反辐射总量分别达 4 2 2 7.0 4 9MJ· m- 2 和 973.5 5 6 MJ· m- 2 。二者有明显的日变化规律 ,瞬时最高值出现于北京时间 13~ 14 h左右 ,日瞬时最大值分别可达 12 0 0 W· m- 2 和 2 2 0 W· m- 2 以上。植物生长期间太阳总辐射变化受太阳高度角及其当地气候环境的影响 ,太阳高度角高或气候干燥时太阳总辐射值大 ,而地表反辅射依太阳总辐射的变化而变化 ,二者均在 7月最高 ,5月次高。植物生长后期 ,气候湿润 ,太阳总辐射和地表反射辐射均较低。地表反射率不论在日间还是植物生长的季节间 ,均表现一“U”型变化过程 ,其中日间在中午前后最低 ,最低可达 0 .19,季节变化以 6~ 7月最低 ,约为 0 .2 1,当然受土壤潮湿程度及地表性质等影响 ,其它时间也可降到 0 .2 1。就整个植物生长期内来看 ,祁连山海北高寒草甸地区地表反射率平均约为 0 .2
- 李英年赵新全曹广民师生波
- 关键词:太阳总辐射反射率
- 放牧强度对羊草草原的影响被引量:171
- 2002年
- 研究放牧强度对羊草草原植物群落组成、数量特征、生物量及土壤特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 ,羊草草原的植被盖度和生物量随之降低 ,优势羊草群落将逐渐被盐生植物所替代 ,群落结构趋于简化 ,物种向旱生化和盐生化演替。同时土壤容重、含水量、有机质和氮、磷、钾、钙、镁等营养元素含量亦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春季过度放牧对土壤表层的水分、有机质和钙、镁等元素造成的损失最为严重。因此 ,制定科学的草原管理措施 。
- 王玉辉何兴元周广胜
- 关键词:放牧强度羊草草原群落特征土壤特性
- 青藏高原不同海拔矮嵩草抗氧化系统的比较被引量:31
- 2003年
- 对生长在青藏高原不同海拔自然生境下的多年生典型抗寒植物—矮嵩草 Kobresiahumilis 的抗氧化系统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矮嵩草的叶组织中,非酶抗氧化系统物质脯氨酸 Pro 和抗坏血酸 AsA ,随着海拔升高具有明显的增加趋势.在抗氧化酶系统中,过氧化物酶 POD 和过氧化氢酶 CAT 活性均随海拔的升高,而明显增强.但叶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随着海拔的升高,其活性有下降趋势,三者变化趋势并不一致.高海拔矮嵩草的植株与低海拔的植株相比,叶细胞内的膜脂过氧化加剧,丙二醛 MDA 含量明显增加.细胞可溶性蛋白也随海拔升高显著增加.根中的抗氧化系统变化与叶中的有所不同.根中AsA含量随海拔而显著升高,且较叶中的增加明显,但Pro含量则有所减少.根中的CAT和POD活性变化与叶中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且随海拔高度的增加,根中的CAT活性较叶中的变化更为明显.而根中的SOD活性变化不如叶中明显,MDA含量随海拔增高,其变化趋势比叶中的小.可见,青藏高原典型抗寒植物矮嵩草体内的两类抗氧化系统,在不同海拔条件下可能存在互补协同的调节作用,这可能是矮嵩草适应或抵抗高原极端高寒低温和强UV-B辐射等环境胁迫的重要生理机制之一.
- 韩发周党卫滕中华朱文琰师生波
- 关键词:青藏高原矮嵩草抗氧化系统海拔
- 基于BIOME1模型对中国气候——植被关系和植物功能型划分的探讨
- 尽管动态植被模型有了很大发展,各种复杂的生态、生理、生物物理和于扰过程被包括近来,但是气候—植被分布的关系仍然是其重要的基础性问题。植物功能型(Plant Functional Types,PFTs)在全球动态植被模型中...
- 翁恩生周广胜
- 关键词:植物功能型
- 文献传递
- 限量灌溉对冬小麦水分利用的影响被引量:67
- 2003年
- 利用防雨池栽方式研究了不同灌水处理的土壤水分变化规律及其土壤干旱对冬小麦水分利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冬小麦对土壤供水具有较高的利用能力。耗水强度最大的时期是拔节至开花期,平均日耗水量达到5.71mm;耗水强度最小的是越冬至返青期,日耗水量不足0.25mm。灌水后使耗水强度加大,总灌水量为420mm的处理(E)的耗水强度是只在播前灌60mm底墒水处理(A)的4.65倍,而前者全生育期耗水量是处理A的1.92倍。生育后期过多灌水或土壤严重缺水均显著影响冬小麦对土壤水分的利用效率。过多灌水显著地降低了灌溉的边际效益,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
- 许振柱于振文
- 关键词:冬小麦耗水强度灌水水分利用灌溉耗水量
- 农业水分利用率及其对环境和管理活动的响应被引量:30
- 2003年
- 全球变化引起全球温度升高,降水格局发生变化,使淡水资源更加匮乏。农业是占据首位的用水大户。如何节约农用水,提高农业水分利用率(WUE)是节约淡水资源,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加快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农业水分利用效率的概念及其表达式根据不同尺度、应用目的等而不同。提高WUE主要有两种原则:减少地表径流和蒸发,以及提高作物的蒸腾效率。论文描绘了提高农业水分利用率的模式图,提出了今后应着重研究的方向。
- 许振柱周广胜
- 关键词:气候变化地表径流水分蒸发农业生产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