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730953)

作品数:14 被引量:273H指数:9
相关作者:杨修群孙旭光任雪娟房佳蓓胡邦辉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解放军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天文地球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6篇降水
  • 4篇年代际
  • 3篇北太平洋
  • 2篇汛期
  • 2篇太平洋年代际...
  • 2篇年代际变化
  • 2篇年代际振荡
  • 2篇频数
  • 2篇热带
  • 2篇环流
  • 2篇极端降水
  • 2篇核函数
  • 2篇SSTA
  • 2篇ENSO
  • 1篇低频振荡
  • 1篇冬季降水
  • 1篇越赤道
  • 1篇越赤道气流
  • 1篇云量
  • 1篇振荡

机构

  • 10篇南京大学
  • 9篇解放军理工大...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中国气象局国...
  • 1篇南京军区气象...

作者

  • 9篇杨修群
  • 4篇朱益民
  • 3篇任雪娟
  • 3篇孙旭光
  • 2篇房佳蓓
  • 2篇胡轶佳
  • 2篇夏淋淋
  • 2篇谢倩
  • 2篇胡邦辉
  • 1篇俞永强
  • 1篇陈晓颖
  • 1篇蒋伶仙
  • 1篇邓林
  • 1篇刘丹军
  • 1篇王学忠
  • 1篇高传智
  • 1篇邹用昌
  • 1篇汤剑平
  • 1篇强学民
  • 1篇谢坤

传媒

  • 4篇气象科学
  • 2篇地球物理学报
  • 2篇南京大学学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热带气象学报
  • 1篇气象学报
  • 1篇Chines...
  • 1篇Journa...
  • 1篇第28届中国...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 5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热带低频振荡影响中国东部冬季降水的机理被引量:40
2010年
利用1979—2007年中国站点逐日降水记录、NCEP/NCAR大气再分析资料以及OLR资料等,分析了冬季热带低频振荡(MJO)与中国东部降水的关系及其伴随的大气环流扰动型,利用线性化全球大气环流模式模拟了大气对热带对流热源的响应,揭示了MJO影响中国东部冬季降水的机理。结果表明:热带对流活动从赤道印度洋西部东移至赤道西太平洋,中国东部冬季降水先后经历了长江流域多雨、整个南方多雨、华南多雨而长江流域少雨,这个过程大约经历了20 d左右时间。作为对东移性赤道热源的Rossby波型响应,当对流热源中心位于赤道印度洋中西部时,赤道以北地区的热源西部气旋式环流和热源东部反气旋式环流共同形成的西南气流扰动主要影响到中国长江流域,并造成那里多雨;而当对流热源中心东移到赤道印度洋东部时,西南气流扰动主要影响到中国华南地区,并造成那里多雨。
刘冬晴杨修群
关键词:低频振荡冬季降水
华南前汛期开始和结束日期的划分被引量:51
2008年
本文利用48年(1957~2004年)中国站点逐日降水资料和同期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研究了华南前汛期的开始和结束时间的划分问题.首先,选择了研究华南前汛期问题的区域和代表站点,然后对降水量、水汽(可降水量,水汽通量,水汽通量散度)、垂直速度和假相当位温等物理量的演变特征进行分析,发现:前汛期起、止前后上述要素均有阶段性的突变.其中4月第1候(19候)是华南前汛期的开始,可降水量、水汽通量和假相当位温等增加显著,对流开始活跃,水汽通量散度也由辐散变为辐合,降水量明显增加.但4月份总体雨量不强,主要为锋面降水.5月份随夏季风爆发,水汽继续增加,对流活跃,进入季风降水阶段;夏季风降水盛期时段主要集中在6月份.6月第4候(34候)前汛期结束,各降水指标骤减.然后根据降水和环流指标,提出了华南前汛期开始和结束日期的划分标准,定义了逐年的开始和结束日期.最后对华南前汛期开始期之前、之后以及结束期之前、之后的大气环流背景做了对比分析.指出,前汛期开始前,环流形势有利于华南地区增暖增湿;开始期以后则有利于冷空气南下,造成连续降水,使华南进入前汛期.而前汛期的结束,则是由于东亚大气环流的季节调整,尤其是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第一次北跳所造成的.
强学民杨修群
关键词:华南前汛期锋面降水季风降水
我国汛期极端降水事件变化特征及相关的海气异常型
利用1954—2009年我国302个台站逐日降水观测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以及英国Hadley中心整编的海表面温度资料,运用奇异值分解(SVD)、合成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我国汛期极端降水事件变化特征及其与前期冬季...
朱益民夏淋淋胡轶佳陈晓颖谢倩
关键词:极端降水事件ENSO
文献传递
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频数的年际、年代际变化及预测
利用1950-2009年60年的台风资料,研究了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频数的年际、年代际变化特征,分析并选取了影响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频数的气候因子,并据此建立了一个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生成频数的预测模型。检验结果表明,该模...
夏淋淋朱益民程乘
关键词:热带气旋
文献传递
索马里急流变异及其与东亚夏季风和中国降水异常的关系被引量:34
2008年
利用近50 a大气再分析资料、海表温度分析资料和我国降水观测资料,分析揭示了索马里急流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异及其与东亚夏季风和我国夏季降水异常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年际时间尺度上,夏季索马里急流增强,对应ENSO冷事件,马斯克林高压增强,澳大利亚高压减弱,东部越赤道气流减弱,东亚夏季风增强,我国夏季北方降水偏多,南方降水偏少;反之亦然。然而,在年代际时间尺度上,夏季索马里急流增强,对应PDO暖位相,马斯克林高压和澳大利亚高压均增强,东部越赤道气流增强,而东亚夏季风减弱,我国夏季东北、西北和长江流域降水偏多,而华北、华南和西南地区降水偏少;反之亦然。
汪卫平杨修群
关键词:越赤道气流中国降水
二氧化碳浓度增加情景下耦合气候模式中的ENSO频率变化及其机制被引量:3
2010年
利用提交给气候变化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评估报告的4个耦合气候模式(GFDL/CM2.0,CNRM/CM3,IPSL/CM4和INM/CM3.0)模拟结果,分析研究了二氧化碳浓度增加情景导致的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频率变化及其机制.结果表明,作为对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的响应,4个耦合气候模式中ENSO频率均呈现出明显的变化,其中两个模式(GFDL/CM2.0,CNRM/CM3)频率增加,而另外两个模式(IPSL/CM4,INM/CM3.0)频率减少.ENSO频率变化的这种模式依赖性源于不同模式热带太平洋气候背景态对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的响应不同,其中纬向和垂直平均的上层海洋赤道内外背景温度梯度变化对于ENSO频率变化是关键性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导致了GFDL/CM2.0和CNRM/CM3模式的赤道内外背景海温梯度增加,根据ENSO形成的充放电振子理论,这将导致ENSO事件衰亡过程中赤道内外热容量异常交换增多,赤道热容量的放电速度增快,ENSO事件时间尺度变短,从而ENSO频率增加;相反地,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导致了IPSL/CM4和INM/CM3.0模式的赤道内外背景海温梯度减少,则ENSO频率减小.
邓林杨修群谢倩
关键词:耦合气候模式
冬季东亚-西太平洋西风急流基本结构及其异常的诊断分析被引量:3
2008年
利用ECMWF再分析资料ERA40中的逐月风场和温度场资料,对冬季位于东亚-西太平洋上空的西风急流(WJS)基本结构和异常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一年当中最为强盛的冬季200 hPa WJS主体稳定地分布于东亚至西太平洋上空,向上向下均迅速减小。在对流层中高层,从东亚沿海到太平洋上空的西风系统较为深厚,低层对应着显著的大气斜压区。通过对东亚-西太平洋地区冬季200 hPa纬向风异常的EOF分解得到三种异常空间分布型,第一模态的中纬度西风异常主要发生于日界线以东的中东太平洋上空,第二、三模态则分别对应WJS主体发生增强/减弱和位置的北/南移动。WJS的这三种空间异常形态与中纬度低层大气斜压性的三种异常分布型相对应。通过对冬季WJS长期趋势的初步分析发现,近二十年来,洋面上空西风急流有增强趋势,这是由于急流轴南侧洋面上空大气存在显著增暖趋势、而急流轴北侧洋面上空却有变冷的趋势所造成的。
谢坤任雪娟向洋
关键词:西风急流EOF分解
Variability of subduction rates of the subtropical North Pacific mode waters被引量:3
2011年
The climatology subduction rate for the entire Pacific is known, but the mechanism of interannual to decadal variation remains unclear. In this study, we calculated the annual subduction rates of three types of North Pacific subtropical mode waters using a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 (LICOM1.0) for the period of 1958-2001. The model experiments focused on interannual variations of ocean dynamical processes under daily wind forcings and seasonal heat fluxes. The mode water formation region was defined by a potential vorticity minimum at outcrop locations. The model results show that two subduction rate maxima (>100 m/a) were located in the Subtropical Mode Water (STMW) and the Central Mode Water (CMW) formation regions. These regions are consistent with a climatologically calculated value. The subduction rate in the Eastern Subtropical Mode Water (ESTMW) formation region was smaller at about 75 m/a. The subduction rate shows clear interannual and decadal variations associated with oceanic dynamic variabilities. The average subduction rate of the STMW was much smaller during the period of 1981-1990 compared with other periods, while that of the CMW had a negative anomaly before 1975 and a positive anomaly after 1978. The variability agreed with Ekman and geostrophic advections and mixed layer depths. The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of the subduction rate for the ESTMW was smallest during 1970-1990, as a result of a weak wind stress curl. This paper explores how interannual signals from the atmosphere are stored in different parts of the ocean, and thus may contribute to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feedback mechanisms for the 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 (PDO) event.
胡海波刘秦玉张媛刘伟
东亚—北太平洋大气环流和瞬变扰动的年代际变化被引量:9
2011年
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东亚—北太平洋大气环流、大气斜压性和天气尺度瞬变扰动活动的年代际变化特征。东亚—北太平洋地区低层大气温度和比湿及高层的西风急流都存在明显的年代际变化。西风年代际异常与大气斜压性年代际异常之间有密切联系。夏季北太平洋北部到西伯利亚高原上空的天气尺度瞬变扰动活动年代际增强,但夏季低层瞬变热力和瞬变水汽强迫的年代际异常对北太平洋中纬度低层平均温度和比湿年代际异常的作用并不显著。冬季,西太平洋西风急流年代际增强与急流下方大气斜压性年代际增加相一致,使该地区瞬变扰动年代际增强,增强的瞬变扰动将更多能量传送给西风气流,巩固了西风急流的年代际异常。年代际尺度上冬季异常的瞬变热力强迫和瞬变水汽强迫对低层大气温度和比湿异常有显著的削弱作用。
蒋伶仙任雪娟杨修群
关键词:大气环流年代际变化
FGOALS_g快速耦合模式模拟的北太平洋年代际变率被引量:15
2008年
本文分析了由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IAP)最新发展的FGOALS_g快速耦合模式300a积分模拟结果,通过与多种观测资料的对比分析,讨论了北太平洋年代际变率的时空结构、主要年代际模态的演变特征以及与ENSO的联系等研究内容.结果表明:该模式能成功模拟出北太平洋年代际变率的主要空间分布特征;模拟的年代际模态具有多时间尺度性,其中最显著的是周期约为10-20a左右的准20年振荡模态,该模态上层海洋热容量异常的演变过程主要表现为大致沿副热带海洋涡旋做海盆尺度顺时针旋转的特征,相应的大气异常不仅与阿留申低压的变异有关,而且与太平洋-北美(PNA)遥相关型以及上游的欧亚大气环流异常有密切关系;模拟的北太平洋年代际变率对年际ENSO循环的发生频率和强度有明显的调制作用.但模拟的KOE区和阿拉斯加湾SST异常振幅比观测偏强,这与模式海冰偏多、高纬度SST偏冷的误差有关.
朱益民杨修群俞永强赵珊珊孙旭光谭言科
关键词:年代际变率ENSO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