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1日
星期二
|
欢迎来到佛山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J[2007]2081)
作品数:
1
被引量:9
H指数:1
相关作者:
李超
更多>>
相关机构:
西南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贵州省优秀科技教育人才省长资金项目
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
贵州省科技攻关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更多>>
相关作品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资助
相关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1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1篇
农业科学
主题
1篇
油菜
1篇
胚状体
1篇
培养基
1篇
甘蓝
1篇
甘蓝型
1篇
甘蓝型油菜
1篇
DH系
机构
1篇
西南大学
作者
1篇
李超
传媒
1篇
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
1篇
2008
共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甘蓝型油菜DH系培养技术优化
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研究消毒处理方式、培养基成分和胚状体培养方法对油菜游离小孢子培养的影响。[方法]以B5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的蔗糖、琼脂及不同激素组合进行试验,对油莱DH系的组培技术进行优化。[结果]含2%Cl^-的NaCIO消毒15min与0.1%HgCl,消毒10min培养效果较好,都能达到良好的消毒和产胚效果;在游离小孢子提取的过程中,B5液体培养基中蔗糖浓度为2%时能达到较好的产胚效果;小孢子培养首先在32℃暗培养5~7d,然后25℃暗培养12~15d,最后25℃振荡暗培养3~7d胚状体就可完全成熟;1/2MS培养基(附加1.2%琼脂+0.02%NAA+2.0mg/L6-BA+3.4mg/L AgNO3+2%蔗糖)有利于胚的分化和苗的形成,其褐化程度小,玻璃化程度低。[结论]该研究结果有助于甘蓝型油菜DH系的规模化生产及高效转化体系的建立。
李超
林茂
肖华贵
杨斌
饶勇
关键词:
DH系
培养基
胚状体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