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772124) 作品数:15 被引量:31 H指数:4 相关作者: 王小兵 刘爱珍 翟宁 邓秀静 马芙蓉 更多>> 相关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 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 北京市眼科学与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项目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一种人眼调节时MRI图像的数字化处理方法 被引量:3 2009年 针对目前关于人眼调节机制理论的争论,为更加准确地研究人眼调节时MRI图像的形态变化特点,应用一种新的数字化图像处理方法提高图像识别效果。利用高分辨的MRI采集同一受试者在调节时的人眼图像,通过最大互信息方法对图像对位频闪,实现图像的匹配定位,便于眼科医师对人眼组织的变化进行定性观察与分析。用最大互信息的配准方法编制的软件处理后的图像可以更加直观准确地便于眼科医师的识别判断,在此基础上可以方便地获得定性变化的信息。结果提示最大互信息的配准方法应用于人眼调节时的MRI图像可以提高临床医师对于图像变化的识别质量,并为图像变化的定性和定量研究提供更好的基础。 王小兵 胡广勇 刘爱珍 陈青华 张恩平关键词:MRI 互信息 个体化设计和加工的角膜接触镜用于不规则角膜的光学矫正 2014年 对于不规则角膜,如圆锥角膜、角膜屈光手术后、角膜外伤后等,需要验配角膜接触镜来提高和改善视觉质量。硬性透氧性角膜接触镜(rigid gas permeablecontactlens,RGPCL)相对于软性角膜接触镜矫正不规则角膜的光学效果更好,因此应用得更多。根据患者角膜的不规则程度,按需要依次采用不同复杂程度的RGPCL来进行试戴和验配。 王小兵 翟宁 邓秀静 马芙蓉关键词:角膜接触镜 光学矫正 个体化设计 RGPCL 圆锥角膜 角膜屈光 常规配戴角膜接触镜对角膜的塑形作用 被引量:1 2013年 当角膜接触镜与角膜形状不一致时,配戴角膜接触镜就会对角膜产生一定的塑形作用。众所周知的角膜塑形镜就是特意将角膜接触镜设计成与角膜形状不同,而产生主动的角膜塑形作用。但大家可能不太了解的是常规配戴角膜接触镜对角膜也有塑形作用,而且在临床诊疗工作中更为常见,与临床诊疗T作也更为密切相关。下面例举两种最为典型对临床非常重要的相关情况。 王小兵关键词:戴角膜接触镜 角膜塑形镜 临床诊疗工作 甲状腺相关眼病患者眼调节功能的初步研究 2015年 目的探讨甲状腺相关眼病(TAO)对眼调节功能的影响。设计前瞻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TAO患者25例,男性8例,女性17例,年龄18-40岁,平均(31.0±6.2)岁。选取相同年龄段和屈光度范围的正常人20例为对照组。方法对患者及正常对照组行显然验光、主观调节幅度检查,使用NidekAA.1人眼调节分析仪客观检测眼调节功能。主要指标调节幅度、调节反应量。结果TAO患者调节幅度(+5.42±1.97D)比对照组(+6.54±1.66D)低(t=-2.88,P=0.005)。调节功能客观检查显示17例(68%)患者存在调节功能异常,其中11例(44%)调节不足,4例(16%)调节不足伴调节紧张,2例(8%)调节紧张。结论TAO可引起眼调节功能的异常,其异常类型以调节不足为主。 翟宁 王雪 王小兵 赵世强 邓秀静 曹琪玥 马芙蓉关键词:甲状腺相关眼病 睫状肌 圆锥角膜患者配戴RGP后视觉相关生活质量的问卷调查 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评估圆锥角膜患者长期配戴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GP)后的视觉相关生活质量。方法收集2007年6月至2013年9月就诊于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的37例初次配戴RGP治疗的圆锥角膜患者。采用美国国立眼科研究院视功能问卷(NEI-VFQ-25)中文版对纳入病人的视觉相关生活质量进行评定。对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数据运用Wicoxon秩和检验。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双眼视力与各维得分的相关性。结果纳入分析的37例问卷中,男性23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20.5±4.0)岁;轻中度圆锥角膜21例,重度圆锥角膜16例。男女组量表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轻中度和重度组患者在近距离活动、依赖程度、社会角色限制三项维得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总体视力、近距离活动、远距离活动、周边视力、社会功能、社会角色限制、精神健康、依赖程度这八项的得分与较好眼视力均有较强相关性(rs>0.7,P<0.05),各项维得分与较差眼视力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配戴恰当的RGP镜片能显著提高圆锥角膜患者的视觉相关生活质量;视觉相关生活质量的问卷调查对临床上评估不同程度圆锥角膜患者配戴RGP镜片后的疗效有一定的补充作用。 马芙蓉 王小兵 翟宁 杜向红关键词:圆锥角膜 视力 问卷调查 人眼调节前后眼球形态的磁共振成像初步研究 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利用磁共振成像(MRI)探讨人眼调节时的晶状体及相关结构形态变化特点。设计前瞻性研究。研究对象健康志愿者。方法对8例健康志愿者11只正视眼分别在视近状态和视远状态进行MRI检查,对晶状体、前房及眼轴的MRI图像进行测量,调节前后晶状体及相关因素的变化进行配对t检验。主要指标晶状体的厚度、截面积,前房深度及眼轴长度。结果 11只正视眼视远时晶状体厚度、截面积、前房深度、眼轴平均为(3.51±0.20)mm、(22.89±1.82)mm2、(3.54±0.27)mm、(23.91±0.90)mm,视近时平均为(3.73±0.34)mm、(23.17±1.66)mm2、(3.29±0.32)mm、(23.82±1.07)mm,调节前后晶状体厚度、前房深度有显著性差异(t=3.563、P=0.007;t=4.804、P=0.001),晶状体截面积、眼轴差异无显著性(t=1.890、P=0.095;t=0.913、P=0.388),晶状体厚度差、前房深度差差异有显著性(P=0.000)。结论 MRI能反映晶状体在调节状态下的形态特点,有望成为研究人眼调节机制的重要方法之一。 陈青华 王小兵 刘爱珍 王振常关键词:晶状体 磁共振成像 现场和远程主觉验光的一致性比较 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比较现场和远程主觉验光检查屈光度的一致性。设计诊断试验。研究对象屈光不正志愿者49例(98眼)。方法现场和远程主觉验光在国家眼科诊断与治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不同楼层的实验室内完成。同一受试者现场和远程主觉验光由同一专业验光师在不同日期(7天内)完成。用全自动综合验光仪做现场主觉验光,通过宽带网络远程操控全自动综合验光仪做远程主觉验光,由一名非医学背景的助手做电脑自动验光仪验光,结果通过蓝牙传送到平板电脑,再传至验光师电脑端,验光师通过宽带网络远程操控综合验光仪,并远程与受试者语音交流。根据屈光度不同分为近视组(等效球镜度<-0.50 D)和远视组(等效球镜度≥+0.50 D),分别进行分析。利用MedCalc12.7软件进行Bland-Altman一致性分析,比较现场和远程主觉验光测得屈光度的一致性。主要指标现场和远程主觉验光的球镜度数、柱镜度数、柱镜轴位、等效球镜度的95%一致性界限及95%-致性界限外点的比率。结果所有眼现场和远程主觉验光的球镜度数、柱镜度数、柱镜轴位、等效球镜度的95%一致性界限分别为(0.00±0.54)D、(-0.02±0.34)D、(0.70±24.30)°、(0.00±0.52)D。所有眼球镜度数、柱镜度数、柱镜轴位、等效球镜度在95%一致性界限外点的比率分别为1.02%、4.84%、4.84%、2.04%。近视组和远视组球镜度数、柱镜度数、柱镜轴位及等效球镜的95%一致性界限分别为(-0.01±0.52)D、(-0.01±0.32)D、(1.10±18.40)°、(-0.01±0.51)D和(0.20±0.54)D、(-0.05±0.22)D、(-8.00±40.80)°、(0.18±0.53)D;95%一致性界限外点的比率分别为1.08%、3.51%、5.26%、2.15%、和0.00%、0.00%、0.00%、0.00%。结论现场和远程主觉验光所有眼、近视组及远视组的球镜度数、柱镜度数和等效球镜度一致性高,但柱镜轴位一致性较差。 崔娟 王小兵 甄毅关键词:远程医疗 屈光不正 主觉验光 近视眼患者的裸眼视力表现虚高的现象 被引量:5 2008年 视力是眼科临床常规进行诊断和疗效评估的重要依据,了解近视眼的视力表现对于临床诊疗具有实际的意义。一些经典的论著对于近视眼和视力之间的关系都已有所论述。本文对近视眼的裸眼视力相对于其近视度数偏高的现象进行临床观察,并对这一现象的原因进行分析讨论。 王小兵 王飒 刘爱珍关键词:近视眼患者 视力表 疗效评估 临床诊疗 近视度数 裸眼视力 人眼调节功能客观检查技术的初步应用与评估 目的对一种新的人眼调节功能客观检查技术进行初步的应用,评估并分析这种新的检查技术的检查结果与临床印象的吻合程度。方法检查仪器为Nidek ARK-730(内置软件AA-1)。检查对象为26例疑有调节异常可能的门诊患者,男... 王小兵 赵世强 吕梦 刘爱珍文献传递 人眼调节功能客观检查技术的初步应用与评估 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探讨人眼调节功能客观检查技术的初步应用,评估并分析这种新技术检查结果对于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多种人眼调节功能检查的比较研究。检查仪器为日本Nidek公司ARK-730(内置软件AA-1)。检查对象为26例疑有调节异常可能的门诊患者,男性20例,女性6例,年龄(21±6)岁,用Kappa一致性检验比较仪器自动诊断结果和临床印象以及最终的综合印象之间的一致性。结果仪器自动诊断、临床印象、综合印象的调节异常检出率分别为61.5%、46.2%、61.5%,仪器自动诊断结果与临床印象之间的一致性程度弱(k=0.244,P=0.191);仪器自动诊断结果与综合印象之间的一致性程度为中度(k=0.513,P=0.009);临床印象与综合印象之间的一致性程度为高度(k=0.698,P=0.000)。结论调节功能的客观检查技术相对于以前的主观检查技术是一种补充和进步。对于传统方法不能确定的部分可疑患者,通过此项检查可以进一步提高诊断的准确度。目前仪器的自动诊断程序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客观检查结合临床资料的综合判定更具有实用价值。 王小兵 赵世强 吕梦 刘爱珍关键词:眼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