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271669)
- 作品数:10 被引量:109H指数:8
- 相关作者:文峰黄时洲罗光伟吴德正刘彩娇更多>>
-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爱尔眼科医院香港中文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的眼底特征分析被引量:23
- 2003年
- 目的 观察中国人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 (polypoidal choroidal vasculopathy,PCV)的眼底表现及眼底血管造影特征。 方法 分析经眼底彩色照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及吲哚青绿血管造影 (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ICGA)检查确诊的 PCV患者 4 2例4 8只患眼的眼底图像资料。 结果 PCV患眼眼底最常见表现为斑片状视网膜下出血 ,占 72 .9% ;其次是黄白色渗出 ,占 2 7.1% ;仅 14 .6 %的患眼于后极部可见特征性的视网膜下结节样橘红色病灶 ;5 4 .2 %的患眼有出血性或浆液性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 (pigment epithelium detachment,PED)。 75 .0 %的患眼显示有异常分支的脉络膜血管网及其末梢的息肉状扩张灶 ;2 5 .0 %的患眼见多个息肉状脉络膜血管扩张灶而无明显的分支状脉络膜血管网与之相连。 6 2 .5 %的息肉状病灶位于黄斑区 ;12 .5 %的息肉状病灶在血管弓区 ;6 .3%的息肉状病灶位于视盘旁区 ;18.8%的息肉状病灶在上述 2个部位同时存在。 结论 中国人PCV患眼眼底最常见表现为视网膜下出血 ,大部分患眼存在 PED。PCV好发部位为黄斑区及血管弓区 ,大部分患眼 ICGA可见特征性的脉络膜血管网及其末梢的息肉状扩张灶。
- 文峰吴德正李海涛黄时洲罗光伟刘彩娇关天芹
- 关键词:息肉脉络膜眼底血管网ICGA底图
- 高度近视黄斑病变分类及眼底血管造影特征分析被引量:20
- 2007年
-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黄斑病变的类型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特征。方法对诊断为高度近视黄斑病变的88例(125眼)患者行眼底彩色照相及FFA,分析其图像特征。结果高度近视黄斑病变根据其FFA表现可分为6种类型:(1)漆样裂纹性黄斑病变:25例36眼,占28.8%;(2)新生血管性高度近视黄斑病变:22例32眼,占25.6%;(3)漆样裂纹性黄斑出血:12例16眼,占12.8%;(4)高度近视性Fuchs斑:9例12眼,占9.6%;(5)高度近视性黄斑萎缩:14例23眼,占18.4%;(6)高度近视性黄斑裂孔:6例6眼,占4.8%.结论根据高度近视黄斑病变的FFA进行分类有助于明确病变性质、判断预后及指导治疗。
- 李士清文峰吴为菊黄时洲罗光伟吴德正
- 关键词:近视荧光血管造影术黄斑病变
- 典型性脉络膜新生血管的眼底血管造影对比分析被引量:8
- 2006年
- 目的观察典型性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与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图像特征的异同。方法回顾分析34例(36只眼)典型性CNV患者的FFA和ICGA检查资料,并将FFA与ICGA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FFA显示典型性CNV的早期形态,在15只AMD患眼中有3只眼呈绒团状或车辐状轮廓,占20%;7只病理性近视患眼中有5只眼呈绒团状,占71.4%;14只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中有9只眼呈绒团状,占64.3%。36只典型性CNV患眼,ICGA显示清楚的CNV20只眼,占55.6%;ICGA显示欠清楚的CNV15只眼,占41.6%;ICGA未能发现CNV的1只眼,占2.8%;ICGA可显示FFA不能显示的滋养血管6只眼,占16.7%。结论典型性CNV的FFA早期形态,AMD中多呈不规则形,而病理性近视和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以绒团状居多。ICGA显示典型性CNV的轮廓边界不如FFA清楚,但可发现FFA显示不出的滋养血管。
- 陈艳丽文峰孙祖华吴德正黄时洲罗光伟关天芹刘彩娇
- 关键词:荧光素血管造影术吲哚花青绿
- 50岁以上患者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的眼底特征分析被引量:9
- 2006年
- 目的探讨50岁以上患者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PED)的眼底改变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10月至2004年8月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确诊为PED的31例(34只眼)50岁以上连续性病例,眼底改变的特征,患者均进行眼底彩色照相、FFA及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检查。结果31例34只PED患眼中,FFA显示浆液性PED18只眼,占52.9%,血液性PED8只眼,占23.5%,浆液血液性PED8只眼,占23.5%。ICGA结果显示,12只眼(35.3%)伴发脉络膜新生血管(CNV),17只眼(50.0%)伴发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CV),1只眼(2.9%)同时伴发CNV及PCV,4只眼(11.8%)不伴有脉络膜血管性病变。结论50岁以上患者PED可发生于CNV、PCV及无脉络膜血管性病变患眼,其中PCV患眼最常见。
- 孙祖华文峰陈艳丽吴德正黄时洲罗光伟关天芹刘彩娇
- 关键词:视网膜脱离荧光素血管造影术吲哚花青绿
- 枸杞多糖对大鼠视网膜光损伤的形态及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8
- 2009年
- 目的探讨枸杞多糖(LBP)对视网膜光损伤形态及功能的影响。设计实验性对照研究。研究对象SD大鼠60只,每组10只。方法建立视网膜光损伤模型,未治疗组于光照前、光照后1天、6天及14天行暗视闪光视网膜电图(ERG)检查,检查完后取每组大鼠眼球上方中央部视网膜行组织病理学检查。于光照前24h及0.5h腹腔注射LBP和生理盐水分别作为LBP治疗组及阳性对照组,光照后1天行暗视闪光ERG,后取眼球上方中央部视网膜标本行组织病理学检查。主要指标ERG b波振幅,视网膜形态学。结果在未治疗组,光照后各时间点标本与正常组对比ERG b波振幅明显下降,第1天降至29.97%,而第6天、第14天b波振幅无继续下降。第1天标本组织形态学显示其损伤最严重,第6天、第14天标本形态上则慢慢恢复。LBP治疗组,ERG b波振幅较阳性对照组明显升高(P=0.005),视网膜形态学未见明显凋亡改变。结论LBP对大鼠视网膜光损伤的功能和形态损害具有防护作用。
- 陈艳丽文峰孙祖华
- 关键词:枸杞多糖视网膜光损伤视网膜电图
- 黄芩素与辅酶Q_(10)对大鼠视网膜光损伤防护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0
- 2006年
- 目的观察黄芩素与辅酶Q10对实验性大鼠视网膜光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SD大鼠通过24h持续光照射,建立视网膜光损伤模型。于光照前24h及光照前30min两次尾静脉注射给药。观察视网膜组织病理学改变及流式细胞术检测视网膜细胞凋亡率。结果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阳性对照组视网膜组织结构破坏严重,而黄芩素组、辅酶Q10组和联合用药组结构损伤明显减轻。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所有用药组视网膜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阳性对照组(P<0·05),联合用药组对细胞凋亡率的降低作用明显优于两药单独用药组(P<0·05)。结论黄芩素与辅酶Q10对视网膜光损伤诱发的细胞凋亡具有保护作用和明显的协同抗凋亡作用。
- 文峰李海涛陈艳丽峰孙祖峰
- 关键词:视网膜光损伤黄芩素辅酶Q10
- 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的随访观察被引量:14
- 2004年
- 目的 观察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 (PCV)的病程变化及视力预后。 方法 对 15例临床确诊的 PCV患者的 2 0只患眼行矫正视力和眼底彩色照相随访观察 ,随访时间 2~ 6 4个月 ,平均随访时间19.1个月 ;其中 10例 14只眼采用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FFA)和吲哚青绿血管造影 (ICGA)作了眼底形态学的随访 ,随访时间 3~ 5 3个月 ,平均随访时间 2 1.0个月。 结果 2 0只眼中随访视力为 0 .3及其以上者5只眼 ,占 2 5 .0 % ;视力为 0 .1~ 0 .2者 6只眼 ,占 30 .0 % ;视力为 0 .1以下者 9只眼 ,占 4 5 .0 %。随访过程中 2只眼视力增进 ,占 10 .0 % ;10只眼视力稳定 ,占 5 0 .0 % ;8只眼视力下降 ,占 4 0 .0 %。仅 1只眼形成盘状瘢痕 ,占 5 .0 %。 14只眼底血管造影随访的患眼中 ,造影显示息肉状病灶稳定不变者 4只眼 ,占 2 8.6 % ;部分消退者 2只眼 ,占 14 .3% ;有扩展和新生者 6只眼 ,占 4 2 .8% ;消退和新生并存者 2只眼 ,占 14 .3%。 结论 PCV患眼视力预后差异较大 ;在病程进展过程中息肉状病灶可增多、消退或稳定不变。
- 文峰吴德正李海涛
- 关键词: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CV吲哚花青绿色素上皮血管疾病
- 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与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眼底形态学的对比分析被引量:14
- 2004年
- 目的 观察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 (AMD)与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 (PCV)眼底表现的异同。 方法 回顾性分析渗出型 AMD患者 12 3例 137只眼及 PCV患者 4 2例 4 8只眼的眼底彩色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FFA)和吲哚青绿血管造影 (ICGA)检查资料。 结果 137只渗出型 AMD患眼中 ,FFA显示 16只眼为典型脉络膜新生血管 (CNV) ,占 11.7% ;隐匿型 CNV12 1只眼 ,占 88.3%。隐匿型 CNV患眼中 ,4 2只眼 ICGA检查可见“热点状”(hot spots)荧光 ,占 34.7% ;74只眼表现为后期斑状强荧光 ,占6 1.2 % ;2只眼 CNV与 PCV共存 ,占 1.7%。 4 8只 PCV眼中 ,7只眼的眼底彩色像可见特有的视网膜下橘红色结节样病灶 ,占 14 .6 % ;2只眼 FFA即显示出分支状脉络膜血管网及息肉状病灶 ,占 4 .2 % ;36只眼ICGA显示异常分支的脉络膜血管网及其末梢的息肉状扩张灶 ,占 75 .0 % ;12只眼 ICGA显示多个息肉状扩张灶而未见伴有分支状脉络膜血管网 ,占 2 5 .0 %。息肉状病灶呈葡萄串样外观者 16只眼 ,占 33.3% ;,呈多个孤立并存者 32只眼 ,占 6 6 .7%。造影后期部分息肉状病灶染料渗漏或染色 ,部分呈息肉状病灶中心为弱荧光 ,周围环状染色的“冲刷现象”。 结论 渗出型 AMD与 PCV不同的 ICGA表现及
- 文峰吴德正陈艳丽孙祖华黄时洲罗光伟关天芹刘彩娇
- 关键词:息肉脉络膜ICGA渗出CNV
- 先天性视网膜血管变异的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2
- 2003年
- 目的 探讨先天性视网膜血管变异的分类及临床特征。 方法 对诊断为先天性视网膜血管变异的 9例 (12只眼 )患者全部进行全身、眼部、眼底彩色照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fundus fluoresceinangiography,FFA)检查 ,其中 3例 (4只眼 )同时行吲哚青绿血管造影 (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ICGA)检查。 结果 8例 10只眼的血管变异位于视网膜后极部 ,1例 2只眼血管变异从后极部延伸至中周部。先天性视网膜血管变异有以下几种类型 :1先天性视网膜粗大血管 1例 (1只眼 ) ;2先天性视网膜小动脉纡曲 2例 (3只眼 ) ;3先天性视网膜静脉纡曲 1例 (2只眼 ) ;4先天性视盘及视网膜前血管袢 5例 (6只眼 ) ,其中伴有 Valsalva动作导致自发性视网膜出血有 4例 (5只眼 )。 结论 先天性视网膜血管变异常好发于视网膜后极部 ,变异可发生在视网膜动脉或静脉 ,并可因 Valsalva动作诱发自发性出血。
- 李海涛文峰吴德正黄时洲罗光伟
- 关键词:先天性视网膜血管ICGA大血管
- 漆样裂纹性高度近视黄斑出血的眼底特征及视力预后被引量:12
- 2003年
- 目的 探讨不伴脉络膜新生血管 (CNV)的高度近视黄斑出血的眼底改变特征和视力预后。方法 对 3 7例(3 8眼 )不伴CNV的高度近视黄斑出血患者行眼底彩色照相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FFA)及矫正视力的随访观察 ,其中11例 (11眼 )行吲哚菁绿血管造影 (ICGA)检查。结果 84 2 %的患眼在出血吸收后于原出血下方可见新的漆样裂纹形成 ;行ICGA的 11只患眼中 ,7眼 (63 6% )于ICGA可透过出血发现呈弱荧光条索的早期漆样裂纹。 81 6%的患眼于出血吸收后视力均有明显增进。结论 不伴CNV的高度近视黄斑出血与新漆样裂纹形成相关 ,建议称之为漆样裂纹性黄斑出血。
- 李海涛文峰吴德正罗光伟黄时洲关天芹刘彩娇
- 关键词:高度近视黄斑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