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72687)
- 作品数:5 被引量:8H指数:2
- 相关作者:王飞陈旭林郭峰刘晟王仁素更多>>
- 相关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第二军医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在脂多糖诱导RAW264.7巨噬细胞促炎性细胞因子产生中的作用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在脂多糖(LPS)诱导巨噬细胞促炎性细胞因子产生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小鼠单核巨噬细胞株(RAW264.7)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ZD7155组、LPS组和LPS+ZD7155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测定各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含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RAW264.7细胞内TNF-α和IL-1β mRNA表达,凝胶电泳迁移检测法(EMSA)检测RAW264.7细胞内核因子-κB(NF-κB)和活化蛋白-1(AP-1)活性的变化。结果和空白对照组相比,ZD7155组培养上清液中的TNF-α和IL-1β含量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LPS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TNF-α和IL-1β含量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均P<0.01)和ZD7155组(均P<0.05)。LPS组细胞内的TNF-α和IL-1βmRNA表达是空白对照组的2.19倍(P<0.01)和1.77倍(P<0.01),细胞内NF-κB和AP-1活性是空白对照组的1.43倍(P<0.01)和1.90倍(P<0.01)。而LPS+ZD7155组上清液中的TNF-α和IL-1β含量较LPS组下降(均P<0.05),细胞内TNF-α和IL-1βmRNA表达较LPS组下降了34.7%(P<0.01)和49.72%(P<0.01),同时细胞内NF-κB活性和AP-1活性较LPS组下降了46.15%(P<0.05)和48.42%(P<0.05)。结论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通过活化转录因子NF-κB和AP-1,参与了LPS诱导巨噬细胞促炎性细胞因子TNF-α和IL-1β的产生和释放。
- 郭峰陈旭林王飞王永杰孙业祥
- 关键词:血管紧张素脂多糖类巨噬细胞细胞因子类
- 高迁移率族蛋白B1对严重烧伤大鼠枯否细胞的影响及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的作用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 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对严重烧伤大鼠枯否细胞(KC)分泌促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及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在该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将32只SD大鼠背部浸于98 ℃水中12 s,制成30%TBSA Ⅲ度烫伤(以下称烧伤)。伤后24 h,处死大鼠分离肝脏KC(32个样本),以每孔1×106个接种至24孔板中。(1)取部分细胞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样本数为8。对照组,加入1 mL PBS液培养;HMGB1组,加入1 mL 浓度为100 ng/mL HMGB1刺激。培养48 h后,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表面RAGE的表达(结果以灰度值比值表示)。(2)取部分细胞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样本数为8。对照组,加入1 mL PBS液培养;HMGB1组,加入1 mL 浓度为100 ng/mL HMGB1刺激;HMGB1+抗RAGE抗体组,经1 mL 浓度为20 μg/mL抗大鼠RAGE单克隆抗体孵育2 h,加入1 mL浓度为100 ng/mL HMGB1刺激;HMGB1+重组大鼠RAGE/Fc 嵌合体(rrRAGE/Fc)组,将0.5 mL浓度为100 ng/mL HMGB1 与0.5 mL浓度为5 μg/mL rrRAGE/Fc孵育2 h后,作用于细胞。培养48 h后,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NF-α 和IL-1β的含量,RNA印迹法检测细胞内TNF-α和IL-1β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以灰度值比值表示)。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t检验及LSD检验。结果 (1)培养48 h后,HMGB1组细胞RAGE表达水平(1.036±0.101)明显高于对照组(0.191±0.024,t=-23.158,P=0.000)。(2)HMGB1组、HMGB1+抗RAGE抗体组以及HMGB1+rrRAGE/Fc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NF-α含量分别为(10.59±1.39)、(9.91±1.68)、(11.51±2.27)ng/mL,IL-1β含量分别为(2.49±0.33)、(2.08±0.32)、(2.42±0.42)ng/mL;细胞内TNF-α mRNA水平分别为0.311±0.009、0.301±0.047、0.326±0.016,IL-1β mRNA水平分别为0.237±0.021、0.244±0.041、0.245±0.013,3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大于0.0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 孙立陈旭林郭峰王飞刘晟梁勋王仁素王永杰孙业祥
- 关键词:烧伤枯否细胞高迁移率族蛋白质类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促炎性细胞因子
- 高迁移率族蛋白B1在严重烧伤延迟复苏大鼠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被引量:1
- 2012年
- 急性肺损伤能引起机体缺氧,导致远隔烧伤部位的脏器损害和功能不全。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l)作为重要的促炎性细胞因子,在炎症疾病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日益受到关注。新近研究显示,HMGB1参与了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发生。HMGBl在严重烧伤延迟复苏后急性肺损伤发生中的作用如何,目前尚不明确。本文对此进行有关实验研究。
- 梁勋陈旭林刘晟王飞孙立王仁素
- 关键词:高迁移率族蛋白B1急性肺损伤烧伤延迟复苏促炎性细胞因子机体缺氧
-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在急性肺损伤小鼠肺核因子κB和激活蛋白1活化中的作用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 了解血管紧张素Ⅱ1型(AT1)受体在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ALI)小鼠肺脏NF-κB和激活蛋白1(AP-1)活化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8只BALB/c小鼠分为对照组8只、LPS组40只、LPS+AT1受体拮抗剂ZD7155组40只.3组小鼠均行气管穿刺.LPS+ZD7155组小鼠腹腔注射ZD7155(10 mg/kg),对照组和LPS组小鼠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30 min后,将1 mg/mL LPS分别滴入LPS组和LPS+ZD7155组小鼠气管中(2 mg/kg),对照组小鼠以等体积生理盐水替代LPS经气管滴入.于滴注LPS后1、3、6、12、24 h,留取LPS组和LPS+ZD7155组小鼠肺组织标本;对照组小鼠于滴注后24 h取肺组织标本.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肺组织AT1受体的表达,用凝胶电泳迁移率变化分析法检测肺组织NF-κB和AP-1活性.对各实验结果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LPS组小鼠各时相点肺组织AT1受体蛋白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0.69±0.28)明显升高(F=9.356,P值均小于0.01),6 h时达高峰(3.44±0.90);LPS+ZD7155组各时相点均低于LPS组(F=9.356,P值均小于0.01).LPS组小鼠各时相点肺组织NF-κB活性较对照组(5.47±0.08)显著升高(P=26.443,P值均小于0.05),3 h时达高峰(52.33±3.25);LPS+ZD7155组各时相点肺组织NF-κB活性均明显低于LPS组(F=26.443,P值均小于0.05).LPS组小鼠各时相点肺组织AP-1活性较对照组(2.5±0.4)显著升高(F=34.685,P值均小于0.05),其中6 h时达高峰(73.3±9.5),LPS+ZD7155组各时相点肺组织AP-1活性均明显低于LPS组(F=34.685,P值均小于0.05).结论 AT1受体通过激活NF-κB和AP-1,参与LPS诱导的AL1发生.
- 王飞陈旭林贾一韬
- 关键词:内毒素类NF-ΚB激活蛋白1
- 血管紧张素Ⅱ-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途径在巨噬细胞生成促炎因子中的作用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 了解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途径在介导巨噬细胞促炎因子产生中的作用和初步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体外培养的小鼠单核巨噬细胞株RAW 264.7分为4组,每组3个培养皿,均采用含体积分数10%FBS的DMEM培养液培养.(1)空白对照组:常规培养6 h,不加任何刺激因素.(2)ZD7155组:预先用含38 μmol/L特异性AT1R拮抗剂ZD7155的培养液作用细胞1 h,换液后培养6 h.(3)AngⅡ组:用含0.01 μmol/LAngⅡ的培养液培养6 h.(4)ZD7155+AngⅡ组:先用含38 μmol/L ZD7155的培养液处理1 h,再改用含0.01 μmol/L AngⅡ的培养液作用6 h.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NF-α和IL-1β含量,RT-PCR法检测细胞TNF-α和IL-1β mRNA表达,凝胶电泳迁移率变化分析法检测细胞NF-κB和激活蛋白1(AP-1)活性.对数据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1)AngⅡ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NF-α、IL-1β含量分别为(119±14)、(105±17)pg/mL,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24±11)、(24±6)Pg/mL,F值分别为1.62、8.03,P值均小于0.01]、ZD7155组[(22±11)、(25±8)pg/mL,F值分别为1.62、4.52,P值均小于0.01]以及ZD7155+AngⅡ组[(45±13)、(62±11)pg/mL,F值分别为1.16、2.29,P<0.05或P<0.01].(2)AngⅡ组细胞TNF-α和IL-1 β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F值分别为7.59、3.38,P<0.05或P<0.01)、ZD7155组(F值分别为10.66、2.24,P值均小于0.05)和ZD7155+AngⅡ组(F值分别为5.10、5.09,P值均小于0.01).(3)AngⅡ组细胞内转录因子NF-κB和AP-1活性分别为69 027±2502、36 752±2055,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45 709±1203、20 325±2695,F值分别为4.32、1.72,P值均小于0.01)、ZD7155组(46 303±1897、21 951±2517,F值分别为1.74、1.50,P值均小于0.01)和ZD7155+AngⅡ组(38 271±690、22 365±3797,F值分别为13.13、3.41,P值均小于0.01).结论 AngⅡ与AT1R结合可以介导巨噬细胞�
- 郭峰陈旭林王飞
- 关键词:巨噬细胞促炎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