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73398)
- 作品数:28 被引量:204H指数:9
- 相关作者:王亚平王璐张岩岩张梦思刘俊更多>>
- 相关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重庆市妇幼保健院郑州市骨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复方苦参汤对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免疫调节机制被引量:8
- 2019年
- 目的:探讨复方苦参汤对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免疫调节机制。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化疗及输血、抗感染等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复方苦参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象[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网织红细胞(reticulocyte,Ret),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血小板(platelet,PLT)]、骨髓象(骨髓有核细胞)、骨髓细胞CD33、CD13、临床症状变化情况,并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观察组WBC、Ret、HGB、PLT、骨髓有核细胞均高于对照组(P<0.05),中医证候积分、骨髓细胞CD33及CD13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有效率为91.67%(55/60),高于对照组70.00%(42/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苦参汤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疗效显著,可减轻患者症状,促进造血功能恢复,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骨髓细胞CD33、CD13的表达有关。
- 李自军刘文刚
- 关键词:复方苦参汤急性髓系白血病免疫调节机制
- 去乙酰化酶1在人参皂苷Rg1体内正向调控造血干/祖细胞衰老中的作用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去乙酰化酶1(SIRT1)在人参皂苷Rg1体内正向调控造血干/祖细胞(HSC/HPC)衰老中的作用。方法:免疫磁性分选法分离纯化雄性供体小鼠Sca-1^+HSC/HPC连续移植3代构建HSC/HPC衰老体内模型。^60Co γ射线致死剂量辐射雌性受体鼠后分4组,照射对照组、衰老模型组、Rg1治疗衰老组和Rg1预防衰老组。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造血祖细胞混合集落(CFU-Mix)培养和细胞周期分析检测Rg1体内调控Sca-1^+HSC/HPC衰老的作用。荧光定量PCR及免疫印迹检测衰老调控分子SIRT1、核因子-κB(NF-κB)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连续移植后受体鼠Sca-1^+HSC/HPC出现细胞衰老特征,随移植代数的增加,Sca-1^+HSC/HPC G0/G1期细胞比例及SA-β-Gal染色阳性率增高,CFU-Mix数量下降。与同代衰老模型组相比,Rg1治疗衰老组及Rg1预防衰老组受体鼠Sca-1^+HSC/HPC G0/G1期细胞比例、SA-β-Gal染色阳性率下降,CFU-Mix数量升高;SIRT6 mRNA及蛋白表达上调,NF-κB mRNA及蛋白表达下调;Rg1预防衰老组各指标变化均较Rg1治疗衰老组明显。结论:Rg1可能通过调控SIRT1/NF-κB信号轴发挥其在连续移植过程中抗Sca-1^+HSC/HPC衰老的作用。
- 周玥王亚平王建伟丁继超
- 关键词:人参皂苷RG1核因子-ΚB衰老
- 中医气虚血虚模型与造血干/祖细胞衰老
- 2012年
- 目的:构建中医"气虚血虚"模型,探讨造血干/祖细胞(HSC/HPC)衰老及检测相关生物学指标,为阐释中医"气虚血虚"的现代生物学机理和探讨"补气生血"药物的作用提供理论与实验依据。方法:6.5Gy的x射线一次性全身辐射C57小鼠,辐射6h内腹腔注射盐酸苯肼40mg/kg,建立"气虚血虚"模型(即骨髓抑制与贫血模型),分别在第3、7、14、28d观察小鼠的行为学变化、外周血象、骨髓单个核细胞总数、免疫磁性分选法分离鉴定小鼠Sca-1+HSC/HPC、检测骨髓单个核细胞数(MNCs)与造血干/祖细胞(Sca-1+HSC/HPC)数量、衰老SA-β-半乳糖苷酶染色检测Sca-1+HSC/HPC阳性率、Sca-1+HSC/HPC细胞周期分布、脾指数与脾脏病理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在各时间段上模型组小鼠均表现出精神萎靡,行为迟缓,进食量下降等中医"气虚血虚"症候、外周血象各项指标降低,MNCs数下降,Sca-1+HSC/HPC数下降、SA-β-半乳糖苷酶染色阳性百分率(11.82±3.24)%,高于对照组〔(2.07±2.21)%,P<0.05〕、细胞周期G1期阻滞,G0/G1期比例为(86.70±3.79)%,高于对照组〔(69.31±3.07)%,P<0.05〕,S期比例减少、脾指数降低和脾脏退行性变化显著。结论:辐射和盐酸苯肼并用法可成功的建立中医"气虚血虚"动物模型,并导致造血干/祖细胞衰老。
- 刘典锋周王月蔡世忠何轩耿珊张琛孙可王亚平
- 关键词:衰老
- 当归多糖诱导人白血病干细胞衰老与调控端粒系统机制的研究被引量:9
- 2014年
- 目的探讨当归多糖(ASP)调控人CD34+CD38-骨髓白血病干细胞(LSC)衰老的端粒与端粒酶机制。方法免疫磁性分选人骨髓CD34+CD38-LSC;CCK-8检测ASP对CD34+CD38-LSC增殖抑制能力;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检测细胞衰老情况;混合集落培养(CFU-Mix)检测细胞增殖能力;荧光定量RT-PCR检测端粒酶基因TERT变化;TRAP-PCR检测细胞端粒酶活性;Southern blotting检测细胞端粒长度变化。结果免疫磁性分选后人骨髓CD34+CD38-LSC纯度达(91.15±2.41)%,相差显微镜观察显示细胞形态饱满,透明度高,折光性强。ASP体外诱导CD34+CD38-LSC 48 h,能有效抑制其增殖且呈浓度依赖性(P<0.05),集落形成能力下降(P<0.01)。40μg/mL ASP作用CD34+CD38-LSC 48 h,SA-β-Gal染色阳性细胞率明显升高(P<0.01);CD34+CD38-LSC端粒酶基因TERT表达水平下降(P<0.05);端粒酶活性下降(P<0.05);端粒长度缩短(P<0.05)。结论 ASP在体外可能通过调控细胞端粒系统诱导人骨髓CD34+CD38-LSC衰老。
- 李成鹏刘俊贾道勇张梦思徐春燕张岩岩景鹏伟王璐王顺和王亚平
- 关键词:当归多糖白血病干细胞端粒端粒酶衰老
- 当归多糖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初步机制研究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 研究当归多糖(ASP)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肝脏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初步机制.方法 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D-半乳糖模型组:小鼠皮下注射D-半乳糖(120mg/kg),1次/d,持续42d;ASP+ D-半乳糖模型组:从D-半乳糖模型复制的第8天起,皮下注射ASP (120 mg/kg),1次/d,持续35 d;正常对照组:小鼠皮下注射等量与等时等渗盐水.药物注射完成第2 d,取眼球血制备血清,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含量,制备肝脏组织匀浆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物酶(GSH-Px)、丙二醛(MDA),晚期糖苷化产物(AGEs)含量.制备肝组织石蜡切片,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形态学变化,糖原染色观察肝脏内糖原变化,透射电镜观察肝细胞超微结构.用One-way ANOVA法进行方差分析. 结果 D-半乳糖模型组小鼠肝脏病损严重,肝细胞出现退行性变化.ASP治疗35 d后,ASP+D-半乳糖模型组与模型组比较,ALT为(21.49±4.81) U/L比(28.29±0.51) U/L,AST为(84.03±9.17) U/L比(97.93±3.56) U/L,TBil为(0.61±0.14)μmol/L比(1.19±0.18)μmol/L;SOD为(170.69±13.41) U/mg比(136.31±21.59) U/mg,MDA为(5.12±1.01)nmol/mg比(8.71±2.04)nmol/mg,GSH-Px为(47.01±8.85) U/ml比(33.22±5.44) U/m1,AEGs的含量下降,肝脏内糖原数量回升,肝脏病损和肝细胞损伤减轻. 结论 ASP能拮抗D-半乳糖所致衰老小鼠肝脏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氧化应激有关.
- 夏婕妤樊艳玲贾道勇张梦思张岩岩李静景鹏伟王璐王亚平
- 关键词:肝损伤氧化应激D-半乳糖
- D-半乳糖诱导大鼠骨髓基质细胞衰老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建立体外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SCs)衰老模型,分析衰老BMSCs生物学特性,为进一步研究衰老BMCs对造血细胞的影响奠定实验基础。方法雄性健康SD大鼠BMSCs全骨髓贴壁法体外培养,实验分为对照组和衰老模型组。对照组为常规培养48h;衰老模型组为常规培养基内加入D-半乳糖。CCK-8法测定BMSCs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衰老特异性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观察衰老BMSCs百分率;酶学法检测BMSCs内过氧化物丙二醛(MDA)含量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DCFH-DA流式荧光检测BMSCs活性氧簇(ROS)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BMSCs衰老相关信号蛋白P16、P21、P53的水平;ELISA检测BMSCs培养上清液中IL-1β、GM-CSF、SCF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衰老模型组BMSCs增殖能力显著下降;处于G1期的BMSCs比例增高、S期细胞比例降低,细胞阻滞于G1期;BMSCs SA-β-Gal染色阳性率显著上升;胞内ROS、MDA含量上升,SOD含量下降;P16、P21、P53水平明显上调;BMSCs培养上清液中IL-1β、GM-CSF、SCF含量明显下降。结论 D-半乳糖诱导骨髓基质细胞衰老可能与氧化损伤激活衰老相关信号通路有关,衰老骨髓基质细胞分泌活性造血生长因子减少。
- 姜蓉景鹏伟宋小英熊丽溶王亚平王璐
- 关键词:骨髓基质细胞衰老氧化应激
- 当归多糖对衰老模型小鼠造血干细胞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被引量:21
- 2015年
- 目的探讨当归多糖(ASP)对衰老小鼠造血干细胞(HSCs)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6~8周雄性C57BL/6J小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ASP组,每组10只。小鼠scD-半乳糖(D-Gal,120mg/kg),每天1次,连续42d,复制衰老小鼠模型;ASP(200mg/kg)组ip给药,连续35d。给药结束后第2天,免疫磁珠分离HSCs,衰老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观察衰老HSCs百分率:造血祖细胞混合集落(CFU—Mix)培养检测HSCs形成集落能力:流式细胞术和激光共聚焦检测HSCs中活性氧(ROS)水平;Westemblotting检测HSCs胞质β-catenin、胞核β-catenin、GSK-3B、Phospho.GSK-3p和TCF-4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HSCs的SA-β-Gal染色阳性百分率和ROS水平显著增加;胞质β-catenin、胞核βcatenin、Phospho-GSK-3β和TCF-4蛋白表达上调;CFU—Mix形成能力降低;GSK-3β蛋白表达下调。与模型组比较,ASP能显著降低衰老HSCs的SA—β—Ga1染色阳性百分率和ROS水平;下调胞质13-catenin、胞核β-catenin、Phospho—GSK-36和TCF-4蛋白表达;提高CFU—Mix形成能力;上调GSK-3β蛋白表达。结论ASP能延缓或拮抗D-Gal致小鼠HSCs衰老,其机制可能与ASP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过度激活有关。
- 张岩岩李静贾道勇张梦思夏婕妤景鹏伟宋小英王璐王亚平顾恒伟
- 关键词:当归多糖造血干细胞衰老WNT/Β-CATENIN信号通路D-半乳糖
- 骨髓基质细胞衰老对造血细胞氧化应激的影响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骨髓基质细胞衰老对骨髓造血细胞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取6-8周雄性健康C57小鼠,全骨髓贴壁法培养骨髓基质细胞(BMSCs),建立衰老骨髓基质细胞体外模型。实验分为常规对照组和衰老组。对照组:常规培养基培养48h;衰老组:常规培养基内加入30g/L D-半乳糖,作用48h。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检测衰老骨髓基质细胞百分率;流式细胞术分析骨髓基细胞周期。骨髓单个核细胞(BMNCs)与骨髓基细胞共培养,锥虫蓝计数BMNCs活细胞数;流式细胞术检测骨髓基细胞周期;髓系多向性造血祖细胞(CFU-Mix)半固体培养集落计数;DCFH-DA荧光染色流式检测BMNCs和骨髓基细胞的活性氧簇(ROS)水平;激光扫描共焦显微术半定量检测骨髓基细胞连接蛋白43(Cx43)表达。结果 D-半乳糖体外诱导骨髓基细胞衰老,骨髓基细胞SA-β-Gal染色阳性率显著上升,细胞周期G1期阻滞。BMNCs与衰老组骨髓基细胞共培养48h,锥虫蓝计数BMNCs活细胞数量下降;细胞周期阻滞;CFU-Mix集落形成数量较对照组显著下降。衰老组骨髓基细胞胞内ROS含量增加,Cx43表达明显下调;与衰老骨髓基细胞共培养的BMNCs胞内ROS含量较与常规对照骨髓基细胞共培养的BMNCs胞内ROS含量上升。结论衰老骨髓基质细胞抑制骨髓造血细胞增殖分化,其机制可能与衰老骨髓基质细胞氧化应激增强,缓解造血细胞氧化应激能力下降有关。
- 宋小英景鹏伟熊丽溶贾道勇王亚平王璐
- 关键词:骨髓基质细胞造血细胞氧化应激流式细胞术
- 当归多糖联合阿糖胞苷诱导人白血病KG1α细胞株衰老的实验研究被引量:7
- 2014年
- 作者实验室最新研究发现,当归多糖(Angelica sinensis polysaccharides,ASP)对延缓造血干细胞衰老有明确的调控作用。白血病是一种造血干细胞水平的恶性血液肿瘤,ASP对白血病细胞有无调控衰老的作用却未见相关报道。该研究以对数生长期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细胞株KG1α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当归多糖组(ASP组),阿糖胞苷组(Ara-C组),当归多糖与阿糖胞苷联合组(ASP+Ara-C组)和对照组,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ASP,Ara-C和ASP+Ara-C,作用不同时间,旨在研究当归多糖联合阿糖胞苷诱导人白血病细胞株KG1α衰老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结果显示,ASP,AraC,ASP+Ara-C在体外能明显抑制KG1α细胞增殖,使细胞阻滞于G0/G1期;细胞呈现衰老形态学特点;衰老染色阳性细胞率显著增高;并能显著上调衰老相关蛋白P16与RB的表达,ASP+Ara-C组的上述指标更加显著。综上所述,ASP与Ara-C诱导KG1α细胞衰老的机制可能与调控衰老相关蛋白的表达有关,提示ASP与抗肿瘤药物联合用药在白血病治疗中可起到更好作用。
- 徐春燕耿珊刘俊朱家红张先平姜蓉王亚平
- 关键词:当归多糖白血病衰老
- 免疫磁性活化细胞分选方法优化及纯化后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检测被引量:13
- 2012年
- 目的:改良常规免疫磁性活化细胞分选(MACS)的分离纯化方法,提高分选后细胞的纯度并确保细胞仍具有良好活性及功能。方法:以干细胞抗原-1(Sca-1)标记的Sca-1+造血干/祖细胞(Sca-1+HSC/HPC)为例,分别用改良后和常规MACS法分选出小鼠骨髓细胞Sca-1+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种分选方法获得Sca-1+细胞纯度;计算阳性细胞回收率;台酚蓝染色检测分选细胞存活百分率;CCK-8检测细胞增殖,混合造血祖细胞(CFU-Mix)体外培养评价分选Sca-1+细胞分化能力。结果:改良MACS法分选获得的Sca-1+细胞纯度达93%以上(常规MACS法仅为87%),阳性细胞的回收率可达73%(常规法仅为62.3%);细胞存活率、细胞增殖和CFU-Mix集落形成能力两种分选方法无明显差别。结论:改良法能明显提高细胞分选纯度及回收率,细胞活性和功能保持良好,值得各种细胞免疫磁性分选参考采用。
- 耿珊张琛刘俊刘典锋周玥王亚平
- 关键词:生物学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