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72011)
- 作品数:5 被引量:6H指数:2
- 相关作者:裴国献毕龙李富航靳宇飞吴岩更多>>
- 相关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神经示踪技术在感觉神经化组织工程骨评价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 探讨应用神经示踪技术观察感觉神经植入组织工程骨后感觉神经束的生长情况. 方法 将12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A组(预植入隐神经的组织工程组)和B组(不植入隐神经的组织工程组)(n=6).每只兔制造右侧股骨长为15 mm的骨缺损并以钢板固定后,植入组织工程骨.A组切断隐神经远端后植入侧槽中,B组只切断隐神经而不植入侧槽中.术后15d行第2次手术,注射荧光神经示踪剂(Dil),并以14d为存活期.存活期后(术后1个月)取下组织工程骨,制作硬组织切片后以荧光显微镜进行定性分析.另将12只新西兰白兔制作感觉神经束植入模型后,分别于2、4、8、12周取材观察神经纤维的生长情况. 结果 模型制作后1个月:A组可以观察到由神经运输来的Dil荧光,B组中则无荧光.预植入组织工程骨侧槽中的感觉神经在1个月可以生长入组织工程骨的孔内.预植入的感觉神经在2周时未观察到荧光,4、8、12周可以观察到荧光.预植入的感觉神经纤维在2~4周长入组织工程骨中,8、12周时仍然存在. 结论 神经示踪技术可以被用来研究预植入感觉神经的组织工程骨中神经束的生长情况.植入组织工程骨后的感觉神经束生长到了组织工程骨的孔道中.
- 吴岩欧阳宏伟毕龙裴国献张慧
- 关键词:神经示踪
- P物质对骨髓基质干细胞来源的成骨细胞与内皮细胞体外联合培养体系的影响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 探讨P物质对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来源的成骨细胞(OB)与内皮细胞(EC)体外联合培养的影响. 方法 分别建立BMSCs来源的OB与EC单独培养体系,以及按2∶1的比例体外直接或间接共培养体系.实验组:各培养体系细胞内同时加入1×10-8 mol/L P物质(n=6),对照组:各培养体系不添加P物质(n=6).培养48 h后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的增殖与活性,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碱性磷酸酶(ALP)的表达,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骨钙素(OC)mRNA基因的表达.比较两组不同培养方式细胞功能的变化.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OB单独培养、间接共培养时细胞G1期减少,G2/M期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OB单独培养、间接共培养、直接共培养的细胞ALP增殖活性[(2.877 ±0.188)、(3.053±0.179)、(4.345±0.305)]及OCmRNA的表达量[(1.682±0.155)、(3.188±0.213)、(3.720 ±0.19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600±0.233)、(2.842±0.120)、(3.220±0.191);(1.360±0.141)、(2.272±0.143)、(2.507 ±0.17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EC单独培养的ALP增殖活性和OC mRNA的表达量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间接共培养、直接共培养的ALP增殖活性及OC mRNA的表达量较OB单独培养明显增高,且直接共培养较间接共培养也有所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BMSCs来源的OB与EC共培养细胞相容性良好,P物质可显著促进共培养体系中OB的增殖与活性.
- 李富航靳宇飞毕龙樊俊俊户刚裴国献
- 关键词:P物质成骨细胞内皮细胞共同培养技术
- P物质在BMSCs来源的成骨细胞与内皮细胞体外联合培养中的作用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观察P物质(substance P,SP)在BMSCs来源的成骨细胞与内皮细胞体外联合培养中的作用,研究P物质作用于种子细胞的最适浓度指导组织工程骨修复骨缺损。方法:采用新生新西兰大白兔胎兔(雌雄不限)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行体外培养和连续传代,获得较纯的BMSCs。取生长状态良好的第3代BMSCs行成骨诱导培养及成血管内皮细胞诱导培养并鉴定。将诱导7 d的两种细胞按2:1比例混合培养,待细胞传至2代加入不同浓度的SP作为实验组,以正常未加SP的细胞培养基为对照组。培养后1、3、5、7 d采用CCK-8法测定细胞增殖并绘制生长曲线,观察细胞生长数量,测定碱性磷酸酶活性及观察细胞周期分布。结果:浓度范围从1×10-12-1×10-6mol/L的SP对联合共培养的成骨细胞增殖和活性都有促进作用,在浓度为1×10-8mol/L对联合共培养的成骨细胞增殖和活性的作用功效最强。结论:在体外直接联合共培养的体系中,SP对新种子细胞促进效果明显,其在1×10-8mol/L对联合共培养的成骨细胞增殖和活性作用最强。
- 李富航靳宇飞毕龙裴国献
- 关键词:P物质BMSCS成骨细胞内皮细胞共培养
- 显微外科技术构建家兔股动脉局部去交感神经模型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研究显微外科技术在体内去除兔股动脉交感神经的可行性。排除血管外膜交感神经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组织工程骨神经化机制提供可靠的动物实验模型。方法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将21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4组:对照组(n=3)、4周组(n=6)、8周组(n=6)、12周组(n=6)。分离21只新西兰大白兔双侧股动脉,实验组于股动脉中段剥除血管外膜,对照组仅做分离。于术后4周、8周、12周分别取材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血管壁结构、乙醛酸荧光染色观察交感神经分布及其荧光强度、Westemblot检测交感神经特异性蛋白酪氨酸羟化酶(TH)的含量。结果HE染色的结果:对照组动脉血管各层结构完整,3个实验组动脉外膜层缺失或明显变薄。乙醛酸染色结果:对照组、4周组、8周组、12周组的荧光强度A值分别为0.8626±0.03519、0.3631±0.03019、0.3964±0.02239、0.3487±0.02356,各实验组相比对照组荧光分布范围明显缩小,荧光强度显著减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实验组之间的荧光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blot结果:对照组、4周组、8周组、12周组WB条带半定量分析值分别为0.08124±0.00260、0.02920±0.00206、0.02661±0.00233、0.03094±0.00211,各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TH的含量均明显减少,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3个实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外科手术剥除法可有效去除动脉血管外膜的交感神经。该方法作用持久,交感神经去除彻底且在4周、8周、12周3个观察点内无论从神经递质方面还是特异性蛋白方面都没有观察到交感神经的明显再生,故该方法可为研究单纯血管因素对组织工程骨的影响提供持久、有效、可靠的动物模型。
- 张帅帅李亮毕龙杨柳裴国献
- 关键词:组织工程骨神经化血管外膜交感神经显微外科技术
- 6-羟多巴胺去除股动脉交感神经的动物模型建立及相关研究
- 2014年
- 目的探讨6-羟多巴胺(6-OHDA)在体内去除兔股动脉交感神经的可行性,以期为研究单纯血管本身在组织工程骨中有无神经化作用提供理想的动物实验模型。方法分离16只新西兰兔右侧股动脉,采用不同药物处理:实验组采用含0.1mg/mL6-OHDA和质量百分比为0.1%抗坏血酸Krebs缓冲液处理.为确定药物干预后交感神经的恢复时间,将实验组再分为7d、14d和28d取材组(n=4);对照组(n=4)采用仅含0.1%抗坏血酸Krebs缓冲液处理。分别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乙醛酸激发单胺荧光染色检测股动脉组织变化、交感神经分布情况,并通过Westernblot检测酪酸羟化酶(TH)和神经肽Y(NPY)蛋白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HE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3个取材组股动脉组织血管壁结构完整,无明显形态学改变。乙醛酸激发单胺荧光染色结果显示:对照组股动脉可见大量交感神经呈网状和放射状分布;7d和14d取材组几乎不可见交感神经,28d取材组有少量交感神经。Westernblot检测结果表明:对照组、7d取材组、14d取材组及28d取材组TH/β—actin比值平均分别为0.70±0.08、0.19±0.08、0.20±0.06、0.33±0.06;NPY/β-actin比值平均分别为0.68±0.14、0.14±0.02、0.17±0.02、0.53±0.10,各取材组的TH和NPY蛋白表达量较对照组均显著减少,而28d取材组的TH和NPY蛋白表达量较7d、14d取材组明显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内局部应用6-OHDA可有效去除股动脉交感神经纤维,是一种可行的血管壁去交感神经方法。本研究建立了一种理想的化学去股动脉交感神经的动物模型。
- 靳宇飞李富航毕龙裴国献
- 关键词:股动脉交感神经系统羟多巴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