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1CZZ001)

作品数:2 被引量:9H指数:2
相关作者:申建林储建国更多>>
相关机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篇道德
  • 1篇人权
  • 1篇权利
  • 1篇自然权利
  • 1篇自由主义
  • 1篇自由主义者
  • 1篇误解
  • 1篇消极
  • 1篇论战

机构

  • 1篇武汉大学
  • 1篇中南财经政法...

作者

  • 2篇申建林
  • 1篇储建国

传媒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广西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06
  • 1篇200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对自然权利理论的三个误解被引量:6
2006年
近代西方自然权利理论首次系统论证了人权,随着人权理想进入政治法律实践领域,自然权利作为一种理论却受到学术界的质疑。最典型的质疑有三种:在性质上,人权能摆脱社会关系而成为自然的吗?在适用性上,人权能超越于人的多样性以及不同的历史文化传统而成为普遍有效的规范吗?在理论依据上,人权作为一种价值追求能根据理性来论证吗?本文根据自然权利理论本身的思路而论证了:这些质疑存在某些曲解或误解,并没有对自然权利理论构成实质性的威胁。
申建林
关键词:自然权利人权
自由与道德、能力、市场——消极自由主义者与积极自由主义者的论战被引量:3
2004年
消极自由观与积极自由观是当代西方各种自由观分歧的焦点,而这种分歧集中体现在自由与道德、自由与能力、自由与市场三个方面。这两种自由观各有得失,消极自由主义者所确立的物理主义的自由观虽然实现了客观性和道德中立性,但它不过是一种对个人价值、基本利益和需要漠不关心的"流浪汉式"的自由观;而积极自由观虽然关注权利、财富和机会的分配制度,但它是一种求助于人性论和价值观的高度规范性的解释方式,难以使自由主义成为客观的"科学"。最后,文章指出了双方发生理论分歧的现实基础和社会根源。
申建林储建国
关键词:道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