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佛山市科技攻关项目(200808047)

作品数:2 被引量:7H指数:1
相关作者:伍伟健郭如华丁肖华更多>>
相关机构:佛山市中心血站更多>>
发文基金:佛山市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新生儿
  • 1篇新生儿溶血
  • 1篇新生儿溶血病
  • 1篇序列特异性
  • 1篇序列特异性引...
  • 1篇序列特异性引...
  • 1篇血清
  • 1篇血清学
  • 1篇血清学分型
  • 1篇溶血
  • 1篇溶血病
  • 1篇特异
  • 1篇特异性
  • 1篇配血
  • 1篇先证者
  • 1篇酶链反应
  • 1篇聚合酶
  • 1篇聚合酶链反应
  • 1篇基因分型
  • 1篇家系

机构

  • 2篇佛山市中心血...

作者

  • 2篇郭如华
  • 2篇伍伟健
  • 1篇丁肖华

传媒

  • 1篇中国生物制品...
  • 1篇国际输血及血...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09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1例Rh缺失型D--导致新生儿溶血病临床及家系的调查分析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分析1例受检产妇交叉配血不合及患儿新生儿溶血病(HDN)发生的原因,初步探讨产妇Rh缺失型D--形成的遗传背景。方法对产妇、其夫及患儿标本进行ABO及Rh血型鉴定,对产妇及患儿标本进行血型抗体检测,并对产妇家系作血型调查。结果产妇为Rh缺失型D--,产生IgG的多凝集抗体。结论产妇为Rh缺失型D--,产生IgG的多凝集抗体,是造成其交叉配血不合及患儿HDN发生的原因;产妇Rh缺失型D--形成,有一定遗传因素的影响。
伍伟健郭如华丁肖华
关键词:RH缺失型交叉配血新生儿溶血病
两种技术分析Rh D-先证者形成机制的效果评价
2011年
目的 比较和评价血清学和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基因分型技术对RhD-先证者及家系成员Rh血型分型和遗传背景分析的效果.方法 对RhD-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采用血清学分型技术检测其RhD、C、c、E、e抗原;采用PCR-SSP基因分型技术检测其RHD、RHCE基因.结果 先证者家系成员Rh表型正常,PCR结果与血清学表型相符;先证者RHD基因特异性条带全部检出,未检出RHCE基因特异性序列;家系成员RHD、RHCE基因未见异常.结论 血清学方法和PCR-SSP基因分型技术在RhD-诊断中具有互补性,结合两种技术有助于分析其遗传背景.
伍伟健郭如华
关键词:血清学分型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基因分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