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74050)

作品数:12 被引量:30H指数:3
相关作者:伊向艺卢渊吴元琴李沁夏涛更多>>
相关机构:成都理工大学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理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理学

主题

  • 4篇酸岩反应
  • 4篇酸液
  • 3篇盐岩
  • 3篇酸蚀
  • 3篇碳酸
  • 3篇碳酸盐
  • 3篇碳酸盐岩
  • 2篇酸蚀裂缝
  • 2篇裂缝性
  • 2篇滤失
  • 2篇交联酸
  • 2篇储层
  • 1篇导流能力
  • 1篇动力学参数
  • 1篇动滤失
  • 1篇冻胶
  • 1篇压裂
  • 1篇岩石
  • 1篇溶蚀
  • 1篇溶蚀速率

机构

  • 12篇成都理工大学
  • 6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中国石油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化
  • 1篇中国石油塔里...

作者

  • 11篇伊向艺
  • 6篇卢渊
  • 6篇吴元琴
  • 5篇李沁
  • 3篇张晖
  • 3篇孔嫦娥
  • 3篇吴红军
  • 3篇夏涛
  • 2篇陈文玲
  • 2篇李根生
  • 2篇张紫薇
  • 1篇刘豇瑜
  • 1篇叶金亮
  • 1篇宋毅
  • 1篇周珺
  • 1篇解慧
  • 1篇张浩
  • 1篇王洋
  • 1篇张玉
  • 1篇刘辉

传媒

  • 3篇科学技术与工...
  • 2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科技导报
  • 1篇油田化学
  • 1篇石油钻探技术
  • 1篇钻井液与完井...
  • 1篇石油化工应用
  • 1篇中外能源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酸液体系残酸-原油乳状液破乳室内评价被引量:1
2014年
酸压后的残酸与原油混合形成的乳状液会增加泵、管柱的载荷,也容易造成管柱腐蚀结蜡等,给实际生产带来诸多不便。因此,在酸压后的开井试产前尽量让残酸与原油混合形成的乳状液破乳,将水分脱出。为测定残酸与原油混合形成的乳状液的破乳效果,确定破乳时间,针对目前使用比较广泛的胶凝酸、冻胶酸、变黏酸体系,进行这3种酸液体系不同浓度残酸与原油混合形成的乳状液的破乳室内评价研究,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出了破乳效果胶凝酸>冻胶酸>变黏酸,在模拟井底温度(90℃)时,胶凝酸残酸原油乳状液破乳脱水率达到98%以上;酸液浓度越低,越有利于破乳,变黏酸的这项特性尤为突出;时间越长破乳效果越好,但在90 min时达到基本破乳;在高温条件下残酸与原油形成的乳状液破乳快,脱水率高。但随着开井试采,地层原油由储层流动到井口,温度降低,脱水率可能降低。
伊向艺张紫薇夏涛戴亚婷吴元琴
关键词:乳状液破乳脱水率
酸岩反应有效作用距离确定新方法探讨被引量:2
2015年
根据API行业标准,利用酸蚀裂缝导流装置开展了冻胶酸裂缝导流能力的测试,计算溶蚀速率来推导酸岩反应速率,并根据酸蚀前后导流能力计算残酸浓度,比传统的残酸浓度更精确,应用反应速率与残酸浓度值计算酸液有效作用距离。实验结果表明冻胶酸残酸浓度随着闭合应力的增大而增大,闭合应力越大越早失去效果,鲜酸浓度越高,残酸浓度越高。此法既能更精确预测酸液有效作用距离又能评价酸蚀导流能力,是一种经济适用的酸蚀效果评价方法。
顾亚鹏伊向艺戴亚婷张玉周村
聚丙烯酰胺类交联酸破胶新方法被引量:4
2014年
聚丙烯酰胺类交联酸已广泛应用于高温深井地层酸压改造中,提高其破胶效率有利于降低地层伤害和提高增产效果。通过室内试验分析了交联酸中酸的加量、温度以及破胶剂加量对交联酸破胶效果的影响,利用螯合剂络合金属离子方法,对交联酸破胶效果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当温度小于60℃、酸的加量大于15%时,交联酸的黏度大于400mPa·s,不发生破胶;当交联酸中酸的加量为20%时,过硫酸铵加量由0.1%增至0.6%对破胶效果影响不大;温度为90℃时,交联酸的黏度在10min后降至5mPa·s,残渣含量1 470mg/L,破胶不均匀。对比不同破胶方式下的破胶效果可知,交联酸中加入0.1%EDTA和0.1%胶囊破胶剂,60min后其黏度降至8mPa·s,残渣含量387mg/L,破胶效果好。这表明,应用胶囊破胶剂和EDTA(螯合剂)的组合破胶方式,可延缓破胶剂有效成分的释放速度和降低交联酸的黏度,达到改善交联酸破胶效果的目的。
李沁李根生伊向艺卢渊陈文玲
关键词:聚丙烯酰胺交联酸破胶剂螯合剂
酸蚀裂缝表面微凸体变形破碎规律
2013年
探讨酸蚀裂缝面上微凸体在地层应力作用下变形破碎规律,为酸蚀裂缝闭合机理提供理论依据。从初始和酸蚀后裂缝表面微凸体的受力分析入手,用Herz弹性接触理论和Drucker-Prager屈服破坏准则解释了酸蚀裂缝表面微凸体变形和破碎规律,结果表明,在地应力条件下初始裂缝表面微凸体受力平衡不会发生变形破碎,酸蚀后裂缝表面微凸体在承压时的变形程度与地应力、岩石的弹性模量及酸蚀后微凸体的曲率半径有关。当酸蚀后裂缝面微凸体的曲率半径大于其发生破碎的最小曲率半径时,酸蚀裂缝可保持较大的开度及导流能力。
李沁伊向艺卢渊张浩李成勇李永寿王洋解慧
关键词:酸蚀裂缝微凸体曲率半径
裂缝性灰岩储层酸液动滤失实验规律研究
2016年
碳酸盐岩储层天然裂缝比较发育,有天然裂缝存在时,酸液沿天然裂缝流动,进入到油藏深处,同时通过扩散和对流的方式运动到裂缝表面与岩石反应,增加裂缝宽度,反过来增加滤失到天然裂缝里的酸量。因此,为了获得更好的裂缝性碳酸盐岩储层的酸压效果,必须分析酸液滤失的各影响因素。本文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滤失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通过室内实验,得出了裂缝导流能力、酸液滤失速率和酸岩反应速率直接的关系,对研究酸液在裂缝中的滤失过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吴红军孔嫦娥伊向艺张晖刘豇瑜吴元琴
同离子效应对不同酸液与碳酸盐岩反应的影响
2014年
用自主研发的酸液体系酸岩反应动力学参数测定装置,测定了4种酸液(常规酸、胶凝酸、转向酸、交联酸)与碳酸盐岩间的反应速率,并研究了同离子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常规酸、胶凝酸、转向酸、交联酸平均酸岩反应速率分别为6.0909×10-6、5.4583×10-6、10.6005×10-6、4.8191×10-6mol/(cm2·s),加入CaCl2和MgCl2后的平均酸岩反应速率分别为3.3935×10-6、5.1353×10-6、9.0923×10-6、4.7386×10-6mol/(cm2·s)。与鲜酸酸岩反应相比,加入同离子后,常规酸酸岩反应变得平缓,相同反应时间下的酸浓度增加;在反应8、4、12 min后,同离子效应分别对胶凝酸、转向酸、交联酸酸岩反应的影响增大。4种酸液的黏度大小依次为交联酸(250 mPa·s)>胶凝酸(31 mPa·s)>转向酸(18 mPa·s)>常规酸(3 mPa·s);加入同离子后,4种酸液反应速率降幅依次为常规酸(44.29%)>转向酸(14.23%)>胶凝酸(5.92%)>交联酸(1.68%)。同离子效应的影响反比于酸液的黏度,黏度越大,同离子效应的影响越小。
伊向艺叶金亮李沁张剑周珺刘建川夏涛
关键词:同离子效应碳酸盐岩
酸岩反应中的H^+扩散系数规律被引量:4
2015年
H^+扩散系数是酸岩反应模型计算的关键参数,分析判断酸岩反应过程中H^+扩散系数规律,有助于优化酸压工艺设计方案,提高改造效果。通过引入幂律流体雷诺数与施密特数,修正了不同黏度酸液酸岩反应动力学参数测定装置的H^+扩散系数计算方法。结合在不同酸液浓度、反应温度和流速条件下的酸岩反应实验,获得了稠化酸和交联酸的酸岩反应速率及H^+扩散系数相关规律。结果表明:酸液浓度、反应温度和流速增大时,酸岩反应速率均加快,酸液黏度升高会导致各因素对酸岩反应的影响程度降低。酸液浓度为0.006mol/cm^3,离子间的牵制作用导致H^+扩散系数最小。酸液流动过程存在边界层效应,当稠化酸和交联酸流速分别超过113.21cm/s和158.38cm/s时,H^+扩散系数趋于稳定。
李沁李根生伊向艺卢渊陈文玲
关键词:酸化压裂稠化酸交联酸
真实面容比对酸岩反应动力学参数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酸岩反应动力学实验研究是酸压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验结果为酸压设计的优化和酸液体系的优选提供准确参数和依据,选用成都理工大学自主研发设计适用于测试高黏度酸液酸岩反应"不同黏度酸岩反应模拟实验装置"测定酸岩反应速率,在实验数据的基础上结合三维激光数字扫描数据,探讨了真实面容比对反应动力学方程的影响,分析得出面容比越大反应速率越大,真实面容比对酸岩反应动力学方程主要影响反应速度常数,真实面容比越大反应速度常数也越大,进一步为更加准确的设计和评价酸压施工效果提供了依据。
吴元琴卢渊李莹田明石栗
关键词:动力学参数三维激光扫描数字化
裂缝性碳酸盐岩酸蚀蚓孔数字化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在裂缝性碳酸盐岩储层酸压过程中容易形成酸蚀蚓孔,有效沟通渗流通道,而酸液滤失前/后裂缝表面形态的研究,存在着描述的量化问题。利用三维激光扫描仪对滤失前后裂缝壁面形态进行扫描及数字化处理,量化地描述酸蚀蚓孔。数字化分析研究表明,从数字化得出的裂缝壁面形态等值线图与三维图可清楚看到裂缝壁面酸蚀蚓孔形态;从裂缝间距等值线图和三维图可直接得到酸蚀蚓孔在不同位置处的大小;从裂缝壁面吻合度柱状图和裂缝间距分布柱状图,可得到酸蚀蚓孔不同间距的点云数量及其所占比例,计算酸蚀蚓孔体积,为酸压设计提供指导作用。
吴红军孔嫦娥伊向艺张晖刘辉吴元琴
关键词:酸蚀蚓孔
基于FLUENT的高黏度酸液酸岩反应流场模拟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高黏度酸液酸岩反应时流体的流动情况比较复杂,很难用实验手段直接测量。采用流体计算力学(CFD)软件FLUENT对高黏度酸液在反应釜内部的流动情况进行模拟。结果表明:对于高黏度酸液而言,随着转速的增加,壁面速度损失愈加增大。得出了转速与壁面速度损失的关系式和转速与壁面速度的关系式,以此两关系式可以较为精确地计算各转速下壁面速度损失与壁面速度;将模拟结果与地层裂缝联系起来,得到了施工排量与实验装置转速的关系,从而优化实验设计。捕捉到了模拟装置反应釜内部流场的流动细节,为以后的实验提供了参考;并对反应釜的设计改造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导方向。
张紫薇伊向艺卢渊吴元琴夏涛沈婷任金钰
关键词:流场模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